D-果糖是一种吸湿性极强的白色无臭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又称左旋糖。它由甜菜菊或蔗糖经过酸解分离而得的一种酮糖,并且是糖类中最甜的糖。在许多水果及蜂蜜中都存在这种糖分,同时也是牛与人类精液中唯一发现的糖。D-果糖以呋喃糖和吡喃糖两种形式存在,在20℃的水溶液中含有20%的呋喃糖。
用途作为营养型甜味剂、食品添加剂以及加工助剂和赋形剂,D-果糖适用于各种食品。由于其良好的吸湿性,特别适合用于需要保湿的食品及糖果生产,以防止结晶发砂。它主要用于高级糖果和婴儿饮料中。此外,果糖能直接供给热能,补充体液,并营养全身,吸收利用较葡萄糖更佳。在药物、高级糖果以及婴儿饮料方面也有应用价值,也可用作生化试剂。
使用范围根据国家标准建议,D-果糖的添加量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
应用领域D-果糖具有极强的吸湿性,为白色无臭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它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6倍,在203℃下分解熔化(β型)。密度约为1.6g/cm³,并存在α-和β-两种型式,前者旋光度[α]²⁰为-63.6°,后者旋光度[α]²⁰为-135.5°,水溶液平衡后的旋光度[α]²⁰为-92.3°。果糖易溶于水(1g/14ml)和甲醇(1g/14ml),不溶于乙醚。
用途D-果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适用于需要保湿的食品及糖果制作。它广泛用于高级糖果、婴儿饮料等产品中,并能直接供给热能,补充体液并营养全身,比葡萄糖更易吸收利用,在作为药物的同时也用于高级糖果和婴儿饮料。
用途(继续)D-果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易于被机体吸收利用。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从含菊糖量高的菊科植物中获得,也可以通过玉米糖浆经过葡萄糖异构酶转化或由葡萄糖经酸、碱或酶处理后异构化制得。目前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果糖主要来源于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通过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转化为含有42%果糖和58%葡萄糖的混合物(果葡萄糖浆或高果糖浆),它的甜度与蔗糖相当,并具有天然蜂蜜的香味以及较低的成本,在饮料和糖果糕点等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D-阿洛酮糖 | D-psicose | 551-68-8 | C6H12O6 | 180.158 |
L-果糖 | L-fructose | 7776-48-9 | C6H12O6 | 180.158 |
D-山梨糖 | D-Sorbose | 3615-56-3 | C6H12O6 | 180.158 |
D-塔格糖 | D-tagatose | 87-81-0 | C6H12O6 | 180.158 |
L-阿洛酮糖 | L-psicose | 16354-64-6 | C6H12O6 | 180.158 |
L-塔格糖 | L-tagatose | 17598-82-2 | C6H12O6 | 180.158 |
L-山梨糖 | L-sorbose | 87-79-6 | C6H12O6 | 180.158 |
D-葡糖醛酮 | D-glucosone | 1854-25-7 | C6H10O6 | 178.142 |
葡萄糖 | D-glucose | 50-99-7 | C6H12O6 | 180.158 |
D-阿洛糖 | D-Allose | 6038-51-3 | C6H12O6 | 180.158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D-阿洛酮糖 | D-psicose | 551-68-8 | C6H12O6 | 180.158 |
L-山梨糖 | L-sorbose | 87-79-6 | C6H12O6 | 180.158 |
L-果糖 | L-fructose | 7776-48-9 | C6H12O6 | 180.158 |
D-塔格糖 | D-tagatose | 87-81-0 | C6H12O6 | 180.158 |
D-山梨糖 | D-Sorbose | 3615-56-3 | C6H12O6 | 180.158 |
L-阿洛酮糖 | L-psicose | 16354-64-6 | C6H12O6 | 180.158 |
墨角藻糖 | 5-deoxy-D-fructose | 4429-06-5 | C6H12O5 | 164.158 |
—— | O1-methyl-D-fructose | 55905-50-5 | C7H14O6 | 194.185 |
D-葡糖醛酮 | D-glucosone | 1854-25-7 | C6H10O6 | 178.142 |
—— | D-arabino-1,3,5,6-Tetrahydroxy-4-methoxy-hexan-2-on | 162588-31-0 | C7H14O6 | 194.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