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性
红斑。疼痛。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报告了48名18-40岁的女性使用含有生物降解胶囊的聚(ε-己内酰胺)蜡中的左炔诺孕酮的皮下植入物的疗效、安全性和患者接受度,其中32人接受了含有21.6毫克左炔诺孕酮的植入物,16人最初接受了含有12毫克左炔诺孕酮的植入物;对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随访。接受12毫克剂量的患者在所有周期中都有排卵,而在接受21.6毫克剂量的组中,有26.3%的周期出现排卵。接受12毫克剂量的患者的左炔诺孕酮血药水平显著较低。最初接受12毫克剂量的所有患者都被给予了同一剂量的第二个植入物。在排卵的大多数女性中,出血模式是规则的,而在大多数剩余受试者中出血模式是不规则的。尽管排卵频繁,但认为宫颈粘液和子宫内膜的变化有助于有效避孕。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79种致癌物、非致癌物及其结构相关化合物的致突变活性对沙门氏菌伤寒杆菌和酿酒酵母D3株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宿主介导的试验。ε-己内酰胺在宿主介导的试验中对沙门氏菌伤寒杆菌TA1530或TA1535株无致突变作用,并且也未增加酿酒酵母D3的丝分裂重组。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在13种直接作用的烷化剂中,只有一种非致癌物,即ε-己内酰胺,在叙利亚仓鼠胚胎细胞转化系统中进行了测试,并且在体外系统中得出了阴性结果。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