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苯基-2-丙炔-1-醇 | 1504-58-1

中文名称
3-苯基-2-丙炔-1-醇
中文别名
3-苯基炔丙醇;1-苯基-1-丙炔-3-醇;1-羟甲基-2-苯乙炔
英文名称
3-Phenyl-2-propyn-1-ol
英文别名
3-phenylprop-2-ynol;3-phenylprop-2-yn-1-ol;3-phenylpropargyl alcohol
3-苯基-2-丙炔-1-醇化学式
CAS
1504-58-1
化学式
C9H8O
mdl
——
分子量
132.162
InChiKey
NITUNGCLDSFVD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9-122 °C
  • 沸点:
    129-130 °C/10 mmHg (lit.)
  • 密度:
    1.06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易溶于乙醚、丙酮、苯、氯仿、乙酸乙酯、甲醇。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使用和储存,通常不会发生分解,也没有已知的危险反应。应避免接触氧化物、酸或碱。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6299090
  • 危险类别:
    IRRITANT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保持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同时,确保工作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238f65f50f71ff4de9186dd22b2dc38d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3-Phenyl-2-propyn-1-ol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9H8O
分子式
: 132.16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3-Phenyl-2-propyn-1-ol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1504-58-1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透明,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29 - 130 °C 在 13 hPa - lit.
g) 闪点
> 11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06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应用

3-苯基-2-丙炔-1-醇是一种有机中间体,可通过碘苯和丙-2-炔-1-醇在偶联反应中制备得到。它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在实验室研发及化工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制备

将8.0克(39.2毫摩尔)的碘苯溶于50毫升四氢呋喃中,然后在冰浴下加入7.93克(78.4毫摩尔)三乙胺、566毫克(0.784毫摩尔)双(三苯膦)二氯化钯(II)及519毫克(2.74毫摩尔)碘化铜(I),搅拌30分钟。随后,通过滴液漏斗加入2.20克(39.2毫摩尔)丙-2-炔-1-醇的四氢呋喃溶液10毫升,并升温至室温,继续搅拌30分钟后,使用硅胶短柱(直径64-210微米、内径1.5厘米×高25厘米)终止反应。产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三次,再用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褐色油状物质6.29克。

最后,通过以己烷-乙酸乙酯(0-20-100%梯度洗脱)为洗脱液的硅胶柱色谱处理(289克,内径2.1厘米×长度40厘米),得到3-苯基-2-丙炔-1-醇(褐色油状物质,4.56克),收率为8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苯基-2-丙炔-1-醇 在 [Rh(rac-BINAP)(cod)]BF4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32%的产率得到反式肉桂醛
    参考文献:
    名称:
    阳离子铑(I)/双膦配合物催化仲炔醇异构化为α,β-烯酮
    摘要:
    我们已经确定氢化阳离子 Rh(I)/双膦配合物是用于将仲炔醇异构化为 α,β-烯酮的高活性催化剂。仲炔醇的动力学拆分以 [Rh((R)-BINAP)]OTf 作为催化剂以中等选择性进行。机理研究表明,异构化通过分子内 1,3- 和 1,2- 氢迁移途径进行。还研究了炔二醇衍生物的异构化,结果表明 1,4-二酮、呋喃和 α,β-烯酮是从 2-butyn-1,4-diol、1-methoxy-2-butyn-4- ol 和 1-acetoxy-2-butyn-4-ol 衍生物,分别。此外,研究了炔二醇异构化的化学选择性,并观察到炔丙基羟基的优先氧化。
    DOI:
    10.1002/ejoc.2007000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芳基ulf盐作为交叉偶联伙伴的Sonogashira反应
    摘要:
    三芳基ulf,烷基和氟烷基(二芳基)ulf和芳基(二烷基)ulf三氟甲磺酸盐已成功用作Sonogashira反应中的交叉偶联新家族,如芳基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和四苯基phosph盐。发现末端炔烃在室温下在Pd-和Cu-共催化下与三芳基(或三氟甲磺酸(2,2,2-三氟乙基)二苯基mild轻度反应,以高达> 99%的产率得到相应的芳基炔。该方案代表在Pd / Cu催化的Sonogashira反应中首次使用芳基ulf盐作为交叉偶联伴侣。
    DOI:
    10.1021/acs.orglett.7b02764
  • 作为试剂:
    描述:
    1-benzyl-3-diazo-1,3-dihydro-2H-indol-2-one 在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 氯[2-(二叔丁基磷)二苯基]金3-苯基-2-丙炔-1-醇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以45%的产率得到1,1'-dibenzyl-3,3'-biindolinylidene-2,2'-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2,5-Dihydrofurans via a Gold(I)-Catalyzed Formal [4 + 1] Cycloaddition of α-Diazoesters and Propargyl Alcohols
    摘要:
    A gold(I)-catalyzed formal [4 + 1] cycloaddition of alpha-diazoesters and propargyl alcohols is disclosed, offering access to a variety of 2,5-dihydrofurans. The reaction shows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this reaction most likely occurs through a 5-endo-dig cyclization of an alpha-hydroxy allene intermediate.
    DOI:
    10.1021/acs.orglett.5b026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vestigations on Gold‐Catalyzed Thioalkyne Activation Toward Facile Synthesis of Ketene Dithioacetals
    作者:Xiaohan Ye、Jin Wang、Shengtao Ding、Seyedmorteza Hosseyni、Lukasz Wojtas、Novruz G. Akhmedov、Xiaodong Shi
    DOI:10.1002/chem.201702710
    日期:2017.8.4
    from a gold‐associated thioketene intermediate. Based on this interesting mechanistic insight, a gold(I)‐catalyzed thioether addition to thioalkynes was developed as a novel approach to prepare ketene dithioacetals with good yields and high efficiency.
    在各种催化条件下研究了硫代炔烃的亲核加成反应,并确定金(I)配合物是最佳催化剂。产品的结构评估揭示了意外的顺式加成,由金缔合的硫烯酮中间体产生。基于这一有趣的机制见解,金(I)催化的硫醚加成硫代炔被开发为一种制备烯酮二硫缩醛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收率和高效率。
  • A Series of Deoxyfluorination Reagents Featuring OCF<sub>2</sub> Functional Groups
    作者:Shiyu Zhao、Yong Guo、Zhaoben Su、Wei Cao、Chengying Wu、Qing-Yun Chen
    DOI:10.1021/acs.orglett.0c03238
    日期:2020.11.6
    utilization of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f PFECAs. We report herein a new series of deoxyfluorination reagents featuring OCF2 functional groups derived from certain PFECAs. Alkyl fluorides were generated from various alcohols in ≤97% yield by these novel reagents. The mechanistic experiment verified in situ generation of carbonic difluoride (COF2).
    为了保护环境,继续进行全氟烷基醚羧酸(PFECAs)替代全氟烷基物质的研究。但是,关于PFECA分解产物的利用了解甚少。我们在此报告了一系列新的脱氧氟化试剂,其特征在于衍生自某些PFECA的OCF 2官能团。这些新型试剂可从各种醇中生成烷基氟化物,产率≤97%。机理实验证实了原位生成二氟化碳(COF 2)。
  • Access to Spirocyclized Oxindoles and Indolenines via Palladium-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s of Propargyl Carbonates with 2-Oxotryptamines and Tryptamines
    作者:Antoinette E. Nibbs、Thomas D. Montgomery、Ye Zhu、Viresh H. Rawal
    DOI:10.1021/acs.joc.5b00277
    日期:2015.5.15
    through a process wherein the first nucleophilic unit on the oxindole or indole reacts with an allenyl-palladium species, formed from oxidative addition of Pd(0) to propargyl carbonates, to generate a π-allyl palladium intermediate that then reacts further with the second nucleophilic component of the oxindole or indole. The cascade process forges two bonds en route to spirocyclized oxindole and indolenine
    这里报道的是直接构建一系列螺环化的吲哚和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它们的产率都很高到极好。具体来说,我们报告了钯和双炔碳酸酯,它们均作为双亲核试剂与羟吲哚和吲哚发生钯催化反应,以提供在新形成的环上具有环外双键的螺环产物。反应通过一个过程进行,在该过程中,羟吲哚或吲哚上的第一个亲核单元与通过将Pd(0)氧化加成炔丙基碳酸酯而形成的烯丙基-钯物质反应,生成π-烯丙基钯中间体,然后该中间体进一步与羟吲哚或吲哚的第二个亲核组分。级联过程在螺环化的吲哚和吲哚烯产品中形成了两个键。
  • Fabrication of Mn<sub>2</sub>O<sub>3</sub> nanorod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sel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alcohols to aldehydes
    作者:Hasimur Rahaman、Radha M. Laha、Dilip K. Maiti、Sujit Kumar Ghosh
    DOI:10.1039/c5ra02504d
    日期:——
    through an effective polymer–surfactant interaction. Its outstanding catalytic property for the sel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alcohols to aldehydes has been reported. The polyethylene glycol/sodium dodecyl sulphate conjugates act as soft templates for the formation of manganese oxide nanorods upon treatment of a weak base, namely, diethanolamine, with manganese acetate as a precursor under mild refluxing
    已经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湿化学方法,通过有效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来制备自组装,高表面积,纳米结构的Mn 2 O 3。据报道,其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可将醇选择性转化为醛。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共轭物在温和的回流条件下,以乙酸锰为前体处理弱碱(即二乙醇胺)后,可作为形成氧化锰纳米棒的软模板。Mn 2 O 3发现纳米棒是有效的和选择性的催化剂,用于使用低催化剂负载量在不希望的酸副产物上合成有价值的醛和酮。在良性反应条件下开发的这种直接氧化转化策略中,可耐受带有活化和未活化芳环,双键和三键以及手性糖部分的前体醇。
  • One-Pot Synthesis of 2,5-Dihydropyrroles from Terminal Alkynes, Azides, and Propargylic Alcohols by Relay Actions of Copper, Rhodium, and Gold
    作者:Tomoya Miura、Takamasa Tanaka、Kohei Matsumoto、Masahiro Murakami
    DOI:10.1002/chem.201405357
    日期:2014.12.1
    of copper, rhodium, and gold formulate a onepot multistep pathway, which directly gives 2,5‐dihydropyrroles starting from terminal alkynes, sulfonyl azides, and propargylic alcohols. Initially, copper‐catalyzed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sulfonyl azides affords 1‐sulfonyl‐1,2,3‐triazoles, which then react with propargylic alcohols under the catalysis of rhodium. The resulting
    铜,铑和金的接力作用形成了一个单步多步路径,该路径直接从末端炔烃,磺酰叠氮化物和炔丙醇开始生成2,5-二氢吡咯。最初,末端炔烃与磺酰叠氮化物的铜催化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1-磺酰基-1,2,3-三唑,然后在铑的催化下与炔丙醇反应。所得的烯基炔丙基醚随后进行热克莱森重排,得到α-烯基-α-氨基酮。最后,金催化剂提示5-内的环化,以产生2,5-二氢吡咯。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