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对硝基苯甲酰胺 | 619-80-7

中文名称
对硝基苯甲酰胺
中文别名
4-硝基苯甲酰胺
英文名称
4-nitrobenzamide
英文别名
p-nitrobenzamide;para-nitrobenzamide;4-nitrophenylamide
对硝基苯甲酰胺化学式
CAS
619-80-7
化学式
C7H6N2O3
mdl
MFCD00007994
分子量
166.136
InChiKey
ZESWUEBPRPGMT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9-201 °C(lit.)
  • 沸点:
    294.32°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4334 (rough estimate)
  • 物理描述:
    P-nitrobenzamide is a white powder. (NTP, 1992)
  • 溶解度:
    less than 0.1 mg/mL at 64° F (NTP, 1992)
  • 稳定性/保质期:
    1. 稳定性:稳定。
    2.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强还原剂。
    3. 应避免的条件:受热。
    4. 聚合危害:不聚合。
    5. 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8.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
  • 危险类别码:
    R2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5kgs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CV5601000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 包装等级:
    O53
  • 安全说明:
    S27,S28,S36/37/39,S45
  • 储存条件:
    储存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存放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热源,确保包装密封。与氧化剂、还原剂及碱类分开存放,避免混合存储,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储区内应准备好合适的材料以处理可能发生的泄漏。

SDS

SDS:a7fc6f1e42ee4c668b2a0c8c7733a520
查看
国标编号: 61743
CAS: 619-80-7
中文名称: 4-硝基苯甲酰胺
英文名称: p-Nitrobenzamide
别 名: 硝基苯甲酰胺
分子式: C 7 H 6 N 2 O 3 ;NO 2 C 6 H 4 CONH 2
分子量: 166.14
熔 点:
密 度:
蒸汽压:
溶解性: 微溶于,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针状结晶
危险标记: 15(毒害品)
用 途: 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可引起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476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冲洗,经稀释的洗放入废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入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及清彻底冲洗。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或生理盐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 白色粉末,熔点为201℃。

用途: 用作医药和染料中间体。

类别: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口服):

  • 大鼠 LD50: 476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 豚鼠皮肤接触,每日2500毫克,表现为轻度刺激。

可燃性危险特性:

  • 明火条件下可燃;
  • 高温下分解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 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中;
  • 与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