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反式肉桂醛 | 14371-10-9

中文名称
反式肉桂醛
中文别名
桂皮醛;3-苯基-2-丙烯醛;反-3-苯丙烯醛;反-肉桂醛;3-苯丙烯醛;桂醛;TRANS-肉桂醛
英文名称
(E)-3-phenylpropenal
英文别名
trans-cinnamaldehyde;Cinnamaldehyde;(E)-cinnamaldehyde;(2E)-3-phenylprop-2-enal;cinnamic aldehyde;3-phenylacrylaldehyde;(E)-3-phenylprop-2-enal
反式肉桂醛化学式
CAS
14371-10-9
化学式
C9H8O
mdl
MFCD00007000
分子量
132.162
InChiKey
KJPRLNWUNMBNBZ-QPJJXVB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4 °C(lit.)
  • 沸点:
    250-252 °C(lit.)
  • 密度:
    1.05 g/mL at 25 °C(lit.)
  • 蒸气密度:
    4.6 (vs air)
  • 闪点:
    160 °F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量)、DMSO(少量)、甲醇(少量)
  • 介电常数:
    16.899999999999999
  • LogP:
    1.820
  • 物理描述:
    Cinnamaldehyde is a yellow oily liquid with a cinnamon odor and sweet taste. (NTP, 1992)
  • 颜色/状态:
    Yellowish oily liquid
  • 气味:
    PUNGENT, SPICY NOTE
  • 味道:
    BURNING TASTE
  • 蒸汽密度:
    VAPOR DENSITY: 4.6 (AIR= 1)
  • 蒸汽压力:
    2.89X10-2 mm Hg at 25 °C
  • 大气OH速率常数:
    4.80e-11 cm3/molecule*sec
  • 气味阈值:
    50-750 ppb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618-1.623 at 20 °C/D
  • 碰撞截面:
    134.25 Ų [M+H]+ [CCS Type: DT, Method: stepped-field]
  • 保留指数:
    1227;1243;1257;1235.1;1222;1224;1228;1256;1256;1266;1235;1240;1239;1224;1240;1225
  • 稳定性/保质期:
    1. 常温常压下稳定。 2. 应避免与氧化物和碱接触。 3. 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以及主流烟气中。 4. 天然存在于啤酒、酸果和番石榴中。 5.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肉桂酸,肉桂酸在单独使用时有轻微的过敏作用。IFRA建议与丁香酚或D-苧烯共用为宜。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桂醛,都是反式体。 6. 大鼠急性经口LD50值为2220mg/kg。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ADMET

代谢
研究了反式-[3-14C]肉桂醛在雄性和雌性Fischer 344大鼠以及CD1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通过腹腔注射给予2和250 mg/kg体重的剂量,以及雄性通过口服灌胃给予250 mg/kg的剂量。在两种物种中,给药剂量的约94%在72小时内通过排泄物回收,其中大部分(75-81%)出现在0-24小时的尿液中。在给药后72小时,体内残留的剂量不到2%。尿液中的代谢物通过色谱特性进行鉴定。在两种物种中,主要的尿液代谢物是马尿酸,伴随着3-羟基-3-苯基丙酸、苯甲酸和苯甲酰葡萄糖苷。肉桂酸与甘氨酸形成的结合物仅在鼠标体内大量生成。肉桂醛的氧化代谢基本上遵循肉桂酸的代谢途径,通过类似于脂肪酸的β-氧化。除了肉桂酸和肉桂醛共有的代谢物外,大鼠0-24小时尿液中7%的14C归因于两个新的代谢物,而在小鼠中是三个新的代谢物,其他研究工作已经表明这些新的代谢物来自于肉桂醛代谢的第二条途径,涉及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在大鼠和小鼠中,肉桂醛的排泄模式和代谢轮廓不会因性别、剂量大小和给药途径而有系统地受到影响。数据讨论了其与反式肉桂醛安全性评估的相关性,特别是从高剂量到低剂量的毒性数据外推的有效性或无效性。/反式肉桂醛/
The metabolism of trans-[3-14C]cinnamaldehyde was investigated in male and female Fischer 344 rats and CD1 mice at doses of 2 and 250 mg/kg bw given by ip injection and in males at 250 mg/kg by oral gavage. Some 94% of the administered dose was recovered in the excreta in 72 hr in both species with most (75-81%) present in the 0-24-hr urine. Less than 2% of the administered dose was found in the carcasses at 72 hr after dosing. Urinary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by their chromat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species the major urinary metabolite was hippuric acid accompanied by 3-hydroxy-3-phenylpropionic acid, benzoic acid and benzoyl glucuronide. The glycine conjugate of cinnamic acid was formed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only in the mouse. The oxidative metabolism of cinnamaldehyde essentially follows that of cinnamic acid, by beta-oxidation analogous to that of fatty acids. Apart from the metabolites common to cinnamic acid and cinnamaldehyde, 7% of 0-24-hr urinary 14C was accounted for by two new metabolites in the rat and three in the mouse, which have been shown in other work to arise from a second pathway of cinnamaldehyde metabolism involving conjugation with glutathione. The excretion pattern and metabolic profile of cinnamaldehyde in rats and mice are not systematically affected by sex, dose size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he data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relevance to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trans-cinnamaldehyde, particularly the validity or otherwise of extrapolation of toxicity data from high to low dose. /trans-Cinnamaldehyd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为了评估肉桂醛和肉桂醇在人类皮肤中的代谢程度,并为皮肤中的醇脱氢酶(ADH)和醛脱氢酶(ALDH)在此类代谢中的作用提供证据……研究了肉桂醇和醛在人类皮肤匀浆和亚细胞组分中的代谢程度……研究在有和无ADH/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4-甲基吡唑和细胞质ALDH抑制剂双硫仑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到在各个亚细胞组分中对肉桂醇和肉桂醛的不同代谢:皮肤细胞质被认为是肉桂化合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在整体皮肤匀浆和细胞质组分中,使用4-甲基吡唑和双硫仑观察到显著的代谢抑制……这项研究已经证明,位于特定亚细胞隔室内的皮肤ADH和ALDH活性在皮肤中激活和解毒CAlc和CAld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cinnamaldehyde and cinnamic alcohol metabolism in human ski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cutaneous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 in such metabolism ... the extent of cinnamic alcohol and aldehyde metabolism was investigated in human skin homogenates and sub-cellular fractions ...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the ADH/cytochrome P450 inhibitor 4-methylpyrazole and the cytosolic ALDH inhibitor, disulfiram. Differential metabolism of cinnamic alcohol and cinnamaldehyde was observed in various subcellular fractions: skin cytosol was seen to be the major site of cinnamic compound metabolism. Significant metabolic inhibition was observed using 4-methylpyrazole and disulfiram in whole skin homogenates and cytosolic fractions only ...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cutaneous ADH and ALDH activities, located within defined subcellular compartment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activ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CAlc and CAld in skin ...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将肉桂醛通过腹膜内给药给家兔后,在尿液中以肉桂酸、肉桂酰甘氨酸、苯甲酸和苯甲酸的形式排出。
Cinnamaldehyde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to a rabbit was excreted in the urine as cinnamic acid, cinnamoylglycine, benzoic acid and hippuric aci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在大鼠尿液中鉴定出两种含硫的肉桂醛代谢物,分别为3-S-(N-乙酰半胱氨酰基)-3-苯基丙醇和3-S-(N-乙酰半胱氨酰基)-3-苯基丙酸。
Identification of 2 sulfur containing urinary metabolites of cinnamic aldehyde in rat which are 3-S-(N-acetylcysteinyl)-3-phenylpropyl alcohol and 3-S-(N-acetylcysteinyl)-3-phenylpropionic aci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肉桂醛是肉桂酸的已知人体代谢物。
Cinnamaldehyde is a known human metabolite of cinnarizine.
来源:NORMAN Suspect List Exchange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肉桂醛是一种过敏原。肉桂醛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增加组胺释放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实现的。
Cinnamaldehyde is an allergen. The physiologic effect of cinnamaldehyde is by means of increased histamine release and cell-mediated immunity.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对人类不具有致癌性(未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名)。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not listed by IARC).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过敏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吸入;皮肤接触;吞食
Inhalation; dermal; ingestion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症状
肉桂醛过敏可能在不同患者中导致各种症状,从严重的过敏性反应到哮喘、腹部症状、湿疹或头痛等。
The specific symptoms that can result from cinnamic aldehyde allergy can vary considerably amongst patients from a severe anaphylactic reaction to asthma, abdominal symptoms, eczema or headaches. (L2140)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 吸收
肉桂醛通过皮肤的吸收率为52%,并且已经证明能够从肠道快速吸收。
Cinnamaldehyde is 52%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 and shown to be rapidly absorbed from the gut.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 消除途径
肉桂醛主要通过尿液代谢和排泄,在较小程度上通过粪便排泄。在大鼠和小鼠口服或腹膜内给药后,24小时内,肉桂醛剂量的69-98%在尿液和粪便中被回收。
Cinnamaldehyde is metabolized and excreted primarily in the urine and, to a minor extent, in the feces. After oral or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to rats and mice, 69–98% of the dose of cinnamaldehyde was recovered in the urine and feces within 24 h.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丁香醛(CNMA)的生物利用度在F344雄性大鼠中进行了研究。大鼠通过口服灌胃的方式给予CNMA玉米油悬浮液,分别使用微囊化或纯化学物质,剂量为50、250和500毫克/千克。在任何剂量下,两种配方的CNMA血液浓度曲线或尿中马尿酸排泄速率都没有发现差异。两种配方在250和500毫克/千克的剂量下都显示出低生物利用度(<20%)。无论使用哪种配方,口服灌胃CNMA都显著增加了尿中马尿酸的排泄。大约75%的CNMA剂量被代谢成马尿酸并从尿液中回收。在50小时的尿液中回收的马尿酸总量与CNMA剂量密切相关。数据表明,CNMA从微囊中完全释放,并且CNMA的微囊化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或代谢...
The bioavailability of microencapsulated cinnamaldehyde (CNMA) was investigated in male F344 rats. Rats were gavaged with CNMA in corn oil using either microencapsulated or the neat chemical at doses of 50, 250, and 500 mg/kg.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ormulations at any of the doses were found in either CNMA blood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r in the rate of urinary hippuric acid excretion. Both formulations showed a low bioavailability (< 20%) at 250 and 500 mg/kg. Regardless of the formulation used, oral gavage of CNM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urinary excretion of hippuric acid. About 75% of the dose of CNMA was metabolized to hippuric acid and recovered in the urine. The total amount of hippuric acid recovered in a 50-hr urinary collection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CNMA dose.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re was complete release of CNMA from the microcapsules and that microencapsulation of CNMA does not affect its bioavailability or its metabolism ...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肉桂醛可能在体内被氧化成肉桂酸,后者以苯甲酸和苯甲酰甘氨酸的形式从尿液中排出。
/Cinnamaldehyde is/ presumably oxidized in vivo to cinnamic acid, which is excreted in urine as benzoic and hippuric acid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大鼠服用肉桂醛后,尿液中的硫醚排泄量占剂量的6.5%。
After ip admin of cinnamic aldehyde to rats, urinary thio ether excretion amounted to 6.5% of dos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Xi
  • 安全说明:
    S24,S26,S36/37,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21,R43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22990,29122900
  • RTECS号:
    GD6476000
  • 包装等级:
    I; II; III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7,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铝桶或玻璃瓶进行密封包装,并应储存在阴凉且避光的地方,储存温度需保持在4°C以下。

SDS

SDS:7a168afc1475ee09af024356c66d22c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反式肉桂醛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皮肤过敏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27 可燃液体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2 禁止将污染的工作服带出作业场所。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3 + P313 如出现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9H8O
分子式
: 132.16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rans-Cinnamaldehy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4371-10-9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对空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基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3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Butoject® (KCL 897 / Z677647,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4 mm
溶剂渗透时间: 30 min
测试过的物质Camatril® (KCL 730 / Z67744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7.5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248 °C 在 1,013 hPa
g) 闪点
71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4.56 - (空气= 1.0)
m) 密度/相对密度
1.050 g/cm3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9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仓鼠 - 成纤维细胞
细胞发生分析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仓鼠 - 成纤维细胞
形态变形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仓鼠 - 子宫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细胞突变性-体内试验 - 小鼠 - 经口
微核测试
细胞突变性-体内试验 - 大鼠 - 经口
微核测试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GD6476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此易爆炸产品可以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与残留量标准 桂醛

添加剂中文名称: 桂醛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
添加剂功能: 防腐剂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残留量≤0.3mg/kg

目标
Target Value
TRPA1
化学性质

淡黄色油状液体,熔点-7.5℃,沸点253℃(部分分解),127℃(2.13kPa),相对密度1.0497(20/4℃),折光率1.6195,闪点71℃。溶于醇、氯仿,微溶于水。具有特殊的肉桂芳香气味,能随水蒸汽挥发。肉桂醛是我国产桂皮油和锡兰桂油的主要成分,含量约55-85%,天然品和合成品都是反式结构。

用途

重要的合成香料,主要用于调制素馨、铃兰、玫瑰等日用香精,也用于食品香料,赋予食品肉桂香味。除了在调味品类、肉桂、甜酒中使用外,还广泛应用于苹果、樱桃等水果香精。肉桂醛在食品中的用量分别为:清凉饮料为10ppm,冰淇淋类为8ppm,糖果为700ppm,点心类为200ppm,口香糖为5000ppm,调味品为20ppm,肉类为60ppm。肉桂醛也是医药的中间体。

用途

用作溶剂、食品调味剂及化学品的香料。

生产方法

将肉桂油、桂皮油等天然油与亚硫酸氢钠加成,再经精馏而得该品。合成的方法是由苯甲醛和乙醛在稀碱的作用下发生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制得。具体步骤如下:在反应锅内加入133kg苯甲醛,400kg水,并于20℃条件下加入10kg 40-50%氢氧化钠、66.6kg乙醛。然后加入40-50kg苯,搅拌反应5小时后分层,取苯层中和,减压蒸馏,收集130℃(2.67kPa)的馏分,得到肉桂醛约55-60kg。同时回收苯甲醛80kg(8.0/1.33kg)。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 5
    • 6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反式肉桂醛sodium hydroxide盐酸羟胺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cinnamaldehyde oxim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锅铜(I)催化合成3,5-二取代异恶唑
    摘要:
    通过便利的一锅三步程序,利用原位生成的腈氧化物和末端乙炔之间的区域选择性铜(I)催化的环加成反应,以方便的一锅三步程序以高收率获得了3,5-二取代的异恶唑。大多数官能团不干扰反应,该反应可以在水性溶剂中进行而无需氧气的保护。由于所有试剂都以化学计量的形式使用,因此副产物的形成得以最小化。
    DOI:
    10.1021/jo050163b
  • 作为产物:
    描述:
    (E)-1-phenyl-3-phenylselanylprop-2-en-1-ol 在 硫酸silica gel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0%的产率得到反式肉桂醛
    参考文献:
    名称:
    β-Phenylseone α,β-不饱和醛,高效的三碳同源试剂。1,3-羰基转座
    摘要:
    摘要 容易得到的 β-苯基硒基 α,β-不饱和醛与格氏试剂和正丁基锂反应生成 1,2-加成产物,在硅胶存在下酸水解得到不含硒的 α,β -具有 1,3-羰基转位的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DOI:
    10.1080/00397919108021067
  • 作为试剂:
    描述:
    2-环己烯-1-酮1,2-乙二硫醇反式肉桂醛四氯化硅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4-二硫杂螺[4.5]癸-6-烯
    参考文献:
    名称:
    Ku, Bonchul; Oh, Dong Young,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1989, vol. 19, # 3and4, p. 433 - 43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e(0)-Mediated Synthesis of Tri- and Tetra-Substituted Olefins from Carbonyl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 to Cr(II)
    作者:J. R. Falck、Romain Bejot、Deb K. Barma、Anish Bandyopadhyay、Suju Joseph、Charles Mioskowski
    DOI:10.1021/jo061445u
    日期:2006.10.1
    carbonyls by activated polyhalides. In many instances, Fe(0) was equivalent or superior to Cr(II). Notably, Fe(0), but not Cr(II), proved compatible with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ality, inter alia, unprotected phenol, aryl nitro, carboxylic acid, and alkyl nitrile. A surprising reversal of stereoselectivity for aldehydes versus ketones was observed using both metals. The resultant α-halo-α,β-unsaturated or α
    研究了Fe(0)作为Cr(II)的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替代品,用于活化多卤化物对羰基进行烯化。在许多情况下,Fe(0)等于或优于Cr(II)。值得注意的是,事实证明,Fe(0)而不是Cr(II)与广泛的官能度兼容,尤其是与未保护的苯酚,芳基硝基,羧酸和烷基腈。使用两种金属均观察到醛相对于酮的立体选择性出乎意料的逆转。所得的α-卤代-α,β-不饱和或α,β-不饱和的羧酸,酯和腈是许多目标化合物中常见的结构元素,也是制备其他官能团的关键中间体。
  •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cyclobutenones and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α-diazo β-ketophosphonates
    作者:Rindra Andriamiadanarivo、Bernard Pujol、Bernard Chantegrel、Christian Deshayes、Alain Doutheau
    DOI:10.1016/s0040-4039(00)61512-5
    日期:1993.12
    When heated in refluxing benzene or toluene, α-diazo β-ketophosphonates 2, prepared in three steps from aldehydes or ketones, gave rise to functionalized cyclobutenones 4 or phenolic compounds 5. These products are formed by electrocyclisation respectively of a vinyl or dienylketene, resulting from a Wolff rearrangement.
    当在回流的苯或甲苯中加热时,由醛或酮分三步制备的α-重氮β-酮膦酸酯2生成官能化的环丁烯酮4或酚类化合物5。这些产物是由沃尔夫夫重排分别通过乙烯基或二烯基烯酮的电环化而形成的。
  • A “one-pot” multicomponent approach to polysubstituted 4-aminopyridines
    作者:Jiaan Shao、Wanwan Yu、Zhanying Shao、Yongping Yu
    DOI:10.1039/c2cc17850h
    日期:——
    A novel and facile domino rea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synthesize a variety of polysubstituted 4-aminopyridines from α-azidovinylketones, aldehydes and methylamine derivatives in reasonably good yiel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a possible mechanism is proposed.
    一种新颖且简便的多米诺反应已被开发,用于在温和条件下以合理良好的产率合成多种多取代的4-氨基吡啶,原料为α-叠氮乙烯基酮、醛和甲胺衍生物。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机理。
  • <i>α</i>-Alkylation of<i>α</i>,<i>β</i>-Unsaturated Aldehyde Dimethylhydrazones Accompanied with the Double Bond Migration to<i>β</i>,<i>γ</i>
    作者:Masakazu Yamashita、Kaoru Matsumiya、Ken-ichi Nakano
    DOI:10.1246/bcsj.66.1759
    日期:1993.6
    Lithiated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 N,N-dimethylhydrazones reacted with alkyl halides accompanied by double bond migration to give α-alkylated β,γ-unsaturated aldehyde N,N-dimethylhydrazones in satisfactory yields. This reaction was found to be caused at the first step by deprotonation from a γ-carbon atom by lithium diisopropylamide. In the case of hydrazones with two kinds of γ-protons, deprotonation from the less hindered γ-carbon occurred selectively. Using this reaction, a novel sesquiterpene, 2,5,9-trimethyl-2-vinyl-4,8-decadienal, which has a vinyl group at the α-position, was synthesized in a good yield.
    锂化的α,β-不饱和醛N,N-二甲基脲与烷基卤化物反应,伴随着双键迁移,得到了产率良好的α-烷基化的β,γ-不饱和醛N,N-二甲基脲。首次发现该反应的第一步是由二异丙基氨基锂从γ碳原子上的脱质子作用引起的。对于具有两种γ氢的脲类化合物,选择性地从较少阻碍的γ碳上脱质子。利用这一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倍半萜,2,5,9-三甲基-2-乙烯基-4,8-癸二烯醛,其在α位具有乙烯基,产率良好。
  • 4' SUBSTITUTED COMPOUNDS HAVING 5-HT6 RECEPTOR AFFINITY
    申请人:Dunn Robert
    公开号:US20080318941A1
    公开(公告)日:2008-12-25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compounds having affinity for the 5-HT 6 receptor which are of the formula (I): wherein R 1 , R 2 , R 5 , R 6 , B, D, E, G, Q, x and n are as defined herein. The disclosure also relates to method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und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本公开提供了具有亲和力的化合物,其对5-HT 6 受体具有亲和力,其化学式为(I): 其中R1、R2、R5、R6、B、D、E、G、Q、x和n如本文所定义。本公开还涉及制备这种化合物的方法、含有这种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方法。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