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顺-环辛烯 | 931-87-3

中文名称
顺-环辛烯
中文别名
环辛烯;顺环辛烯
英文名称
(Z)-Cyclooctene
英文别名
cis-Cyclooctene;Cyclooctene
顺-环辛烯化学式
CAS
931-87-3
化学式
C8H14
mdl
MFCD00001753
分子量
110.199
InChiKey
URYYVOIYTNXXBN-UPHRSUR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 °C(lit.)
  • 沸点:
    32-34 °C12 mm Hg(lit.)
  • 密度:
    0.848 g/mL at 20 °C(lit.)
  • 闪点:
    77 °F
  • 溶解度:
    H2O:不溶
  • LogP:
    5 at 25℃
  • 物理描述:
    Liquid
  • 保留指数:
    904.8
  • 稳定性/保质期:
    1. 稳定性<sup>[11]</sup>:稳定。 2. 禁配物<sup>[12]</sup>:强氧化剂、酸类、卤代烃、卤素等。 3. 应避免的接触条件<sup>[13]</sup>:受热或接触空气。 4. 聚合危害<sup>[14]</sup>:可能发生聚合。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23,S29,S33,S62
  • 危险类别码:
    R10,R65
  • WGK Germany:
    2,3
  • 海关编码:
    2902199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95 3/PG 3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 远离火源和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 - 包装需密封,避免与空气接触。 -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存。 - 不宜大量存储或长期保存。 - 使用防爆型照明和通风设备。 - 禁止使用能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 储存区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及合适的收集材料。

SDS

SDS:d501f2c54947057a6da9ba349e6aec43
查看
国标编号: 32027
CAS: 931-87-3
中文名称: 环辛烯
英文名称: cyclooctene
别 名:
分子式: C 8 H 14 ;(CH 2 ) 6 CHCH
分子量: 110.19
熔 点: -12℃/顺;-59℃/反 ?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5
蒸汽压: 2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用 途: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用途简介
暂无具体内容。

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1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顺-环辛烯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40.0 ℃ 、496.52 kPa 条件下, 以87%的产率得到环辛烷
    参考文献:
    名称:
    Continuous-flow hydrogenation of olefins and nitrobenzenes catalyzed by platinum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in an amphiphilic polymer
    摘要:
    用ARP-Pt进行烯烃和硝基苯的连续流加氢。
    DOI:
    10.1039/c5ra07563g
  • 作为产物:
    描述:
    环辛烷 在 Ru3(CO)12/C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2.8 mmol的产率得到顺-环辛烯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相三核钌簇配合物对环辛烷的热催化脱氢
    摘要:
    由 Ru3(CO)12 和高表面活性碳在环己烷中热制备的杂化钌簇在沸腾和回流条件下对环辛烷脱氢具有催化活性(13.6 转换/Ru-金属(24 小时))。根据红外光谱,一半的 CO 配体以 [Ru(CO)2X2]n 形式存在。参考其分子大小与微孔直径的适合度讨论了分散在碳载体上的三核簇的催化作用。
    DOI:
    10.1246/cl.1992.1177
  • 作为试剂:
    描述:
    2-苯基-2-丙醇顺-环辛烯 、 (PCP)RuH(NBD) 、 sodium methylate 、 palladium diacetate 、 三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对二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7.0h, 生成 2-(biphenyl-2-yl)-2-prop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Pincer Ruthenium 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Silylation of C(sp2)–H Bonds
    摘要:
    本文报告了一种由一种夹环钌配合物催化的高效分子内芳香族C-H键硅化反应,以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在广泛底物范围和低催化剂负载下生成苯氧硅烷类化合物。硅化产物可以通过Pd催化的Hiyama-Denmark交叉偶联反应进一步转化为联苯产物。
    DOI:
    10.1055/s-0036-15909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azines and Azides via the Metal-Catalyzed Hydrohydrazination and Hydroazidation of Olefins
    作者:Jérôme Waser、Boris Gaspar、Hisanori Nambu、Erick M. Carreira
    DOI:10.1021/ja062355+
    日期:2006.9.1
    which the H and the N atoms come from two different reagents, a silane and an oxidizing nitrogen source (azodicarboxylate or sulfonyl azide). The hydrohydrazination reaction using di-tert-butyl azodicarboxylat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ase of use, large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broad scope, including mono-, di-, tri-, and tetrasubstituted olefins.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azidation
    报道了 Co 和 Mn 催化的烯烃加氢肼和加氢叠氮化反应的发现、研究和实施。这些反应等效于 CC 双键与受保护的肼或偶氮酸的直接加氢胺化,但基于不同的概念,其中 H 和 N 原子来自两种不同的试剂,硅烷和氧化性氮源(偶氮二羧酸或磺酰叠氮化物) )。使用偶氮二羧酸二叔丁酯的加氢肼反应具有使用方便、官能团耐受性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包括单、二、三和四取代烯烃。氢叠氮化反应发展的关键是使用磺酰叠氮化物作为氮源和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活化作用。发现该反应对于单、二和三取代烯烃的官能化是有效的,并且只有少数官能团是不能容忍的。获得的烷基叠氮化物是通用中间体,可以在不分离叠氮化物的情况下转化为游离胺或三唑。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烯烃的氢化钴是限速的,然后是胺化反应。不能排除并可能涉及自由基中间体。然后进行胺化反应。不能排除并可能涉及自由基中间体。然后进行胺化反应。不能排除并可能涉及自由基中间体。
  • Catalytic Azido‐Hydrazination of Alkenes Enabled by Visible Light: Mechanistic Studies and Synthetic Applications
    作者:Peng Wang、Yunxuan Luo、Songsong Zhu、Dengfu Lu、Yuefa Gong
    DOI:10.1002/adsc.201901041
    日期:2019.12.17
    visible‐light‐enabled catalytic intermolecular azido‐hydrazination method for unactivated alkenes is developed via an orderly radical addition sequence. This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metal‐free and redox‐neutral conditions and is applicable to a wide range of alkenes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eagents. Mechanistic and kinetic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azide radical enabled by fluorenone
    通过有序的自由基加成顺序,开发出了一种可在可见光下催化的未活化烯烃分子间叠氮酰肼化方法。这种转变具有无金属和氧化还原中性的条件,适用于使用市售试剂的多种烯烃。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芴酮在可见光下有效生成叠氮化物自由基对于该方法至关重要。通过该反应制备的β-叠氮基烷基肼可方便地衍生为有价值的合成构件,并且其中一种产品已成功用于(±)-依鲁替尼的全合成,用于治疗B细胞癌。
  • Copper−Nitrenoid Formation and Transfer in Catalytic Olefin Aziridination Utilizing Chelating 2-Pyridylsulfonyl Moieties
    作者:Hoon Han、Seong Byeong Park、Sang Kyu Kim、Sukbok Chang
    DOI:10.1021/jo800134j
    日期:2008.4.1
    developed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copper-catalyzed olefin aziridination using 5-methyl-2-pyridinesulfonamide or 2-pyridinesulfonyl azide as the nitrenoid source. The presence of a 2-pyridyl group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s aziridin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reaction is driven by the favorable formation of a pyridyl-coordinated nitrenoid intermediate. Using this chelation-assisted strategy, synthetically
    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有效的方案,用于使用5-甲基-2-吡啶磺酰胺或2-吡啶磺酰基叠氮化物作为类固醇源的铜催化烯烃叠氮化。2-吡啶基的存在显着促进了叠氮基化,表明该反应是由吡啶基配位的亚硝基化合物中间体的有利形成驱动的。使用这种螯合辅助策略,即使在没有外部配体的情况下,使用一系列芳基烯烃也可以获得合成可接受的氮丙啶收率。重要的是,不需要大量过量的烯烃。X射线晶体学,ESI-MS,哈米特图分析,动力学研究和计算工作都强烈支持观察到的叠氮化是由内部配位驱动的。
  • Nitrogen-enriched porous carbon supported Pd-nanoparticles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lkenes
    作者:Jie Li、Xin Zhou、Ning-Zhao Shang、Cheng Feng、Shu-Tao Gao、Chun Wang
    DOI:10.1039/c8nj03656j
    日期:——
    g-C3N4 as a nitrogen source and a self-sacrificial template. The prepared Pd@NPC exhibited superio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chemoselectivity for the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lke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 formic acid as a hydrogen donor. Moreover, the catalyst displays high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can be reused for five run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its catalytic activity and
    将超细钯纳米颗粒固定在富氮多孔碳纳米片(NPC)上,该碳纳米片是用gC 3 N 4作为氮源和自牺牲模板制备的。所制得的Pd @ NPC在温和条件下,以甲酸为氢供体,对烯烃进行催化转移加氢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化学选择性。而且,该催化剂显示出高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五次而不会显着降低其催化活性和明显的Pd浸出。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来制造富氮碳纳米片,并构造高级钯负载的多相催化剂以实现高催化活性。
  • Biphasic copper-catalyzed C–H bond activation of arylalkanes to ketones with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in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Md. Munkir Hossain、Shin-Guang Shyu
    DOI:10.1016/j.tet.2016.05.066
    日期:2016.7
    A facile C–H bond activation of arylalkanes to their corresponding ketones catalyzed by copper salts using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as an oxidant in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is described. Easy product separation, simple reaction procedures (without using base or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 and catalyst recycling make the catalytic system attractive. It is also active beyond activated benzylic methylene
    描述了在室温下水中叔丁基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通过铜盐催化的芳基烷烃轻松实现C–H键与相应酮的活化反应。容易的产品分离,简单的反应程序(不使用碱或相转移催化)和催化剂循环利用,使催化体系具有吸引力。它在活化的苄基亚甲基位置以外也具有活性,并且可以耐受具有不同基团的派系化芳基烷烃。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