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对甲氧基苯乙酸 | 104-01-8

中文名称
对甲氧基苯乙酸
中文别名
4-甲氧基苯乙酸;4-甲氧基苯基乙酸
英文名称
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2-(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p-methoxyphenylacetic acid
对甲氧基苯乙酸化学式
CAS
104-01-8
化学式
C9H10O3
mdl
MFCD00004345
分子量
166.177
InChiKey
NRPFNQUDKRYCN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4-86 °C(lit.)
  • 沸点:
    140 °C3 mm Hg(lit.)
  • 密度:
    1.1708 (rough estimate)
  • 闪点:
    193°C
  • 溶解度:
    6克/升
  • LogP:
    1.295 at 25℃
  • 物理描述:
    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 appears as pale yellow or off white colored flakes. Severely irritates skin and eyes. May be toxic by ingestion.
  • 碰撞截面:
    137.4 Ų [M+H]+ [CCS Type: DT, Method: single field calibrated with Agilent tune mix (Agilent)]
  • 保留指数:
    1496
  • 稳定性/保质期:
    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2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22,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8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OTH
  • RTECS号:
    AI89600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70,P280,P301+P312,P305+P351+P338,P330,P337+P313,P403,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9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和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并配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以处理泄漏物。

SDS

SDS:2e1998294e74dfc22ce6daeaebe546cb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4-甲氧基苯乙酸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Homoanisic acid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Homoanisic acid
别名
: C9H10O3
分子式
: 166.17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04-01-8
No.) 203-166-4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84 - 86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40 °C 在 4 hPa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55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严重的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致癌性 - 小鼠 - 经口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成瘤性。 肺,胸,或者呼吸系统:肿瘤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AI896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对甲氧基苯乙酸(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通常为白色片状晶体,熔点为84-86℃,易溶于热水、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醚等,可溶于冷水。这种化合物是合成新一代抗抑郁药文发拉新(Venlafaxine)、葛根素以及多种心血管药物的关键性中间体。

用途

对甲氧基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及染料等领域。

合成方法

关于对甲氧基苯乙酸的合成方法,国内外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氰化法:通常使用对甲氧基苄氯与氰化钠反应生成对甲氧基苯乙腈,再经水解得到对甲氧基苯乙酸。这种方法因使用剧毒的氰化物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 苯乙酮重排法:该方法以对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与硫磺和六水哌嗪反应,通过重排及水解生成对甲氧基苯乙酸。但此过程会产生剧毒且有强烈气味的硫化氢,并且收率较低。
  3. 羰基合成法:该方法以对甲氧基氯苄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CO)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尽管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仍存在使用价格昂贵的催化剂和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缺点。
储存

4-甲氧基苯乙酸应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热源,并保持容器密封。与氧化剂分开存放,避免混储。配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在储存区域准备合适的材料以处理泄漏。

化学性质

对甲氧基苯乙酸为白色片状结晶体,熔点86-88.5℃,沸点140℃(0.4kPa),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用途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并作为葛根素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

由对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 将乙醇、硫磺及六水哌嗪加入反应锅中回流4小时。
  • 蒸出乙醇后,将所得硫化哌嗪与对甲氧基苯乙酮在135-140℃反应20小时。
  • 再加入氢氧化钠,在相同温度下继续反应20小时。
  •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35℃以下,用盐酸调节pH值至8-9。离心分离硫磺后,再中和至pH为3-4并进行冷却与离心脱水处理。
  • 最终精制即得对甲氧基苯乙酸。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对甲氧基苯乙酸4-二甲氨基吡啶2,2'-联吡啶 、 tris(bipyridine)ruthenium(II) dichloride hexahydrate 、 三乙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三苯基膦 、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S-4-methoxybenzyl benzothi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合并光氧化还原和铜催化将氧化还原活性酯的脱羧硫醇化成硫酸酯。
    摘要:
    硫酯和相关的硫醇对生物系统至关重要,也广泛用于合成重要的药物分子和高分子材料。然而,已知的合成方法经常具有仅对某些底物特异的缺点。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通过合并光氧化还原催化和铜催化而对烷基酸衍生的氧化还原活性酯进行的容易的脱羧硫酯化。该反应适用于各种羧酸,以及天然产物和药物,从而可以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各种硫酯,包括叔卤化物,这些卤化物不能通过传统的亲核取代从叔卤化物中获得。此外,通过将硫酯直接转化为磺酰氟证明了产品的利用。
    DOI:
    10.1021/acs.orglett.0c01180
  • 作为产物:
    描述:
    2,2,2-三氯-1-(4-甲氧基苯基)乙醇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二苯基二硒醚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对甲氧基苯乙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醛的一般和实际转化为均聚的羧酸。
    摘要:
    在碱性条件下,醛与三氯甲基甲烷,然后与硼氢化钠或苯基硒基(三乙基)硼酸钠反应,可以高收率得到同系羧酸。该操作简单的过程为其他认证协议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替代方法。该方法与敏感的醛兼容,包括烯醛和可烯化的醛。它还提供了方便的获取α-单十二烷基羧酸的途径。
    DOI:
    10.1021/ol8016484
  • 作为试剂:
    描述:
    对甲氧基苯乙酸 、 3-de(hexylglucopyranosyl)-3-hydroxy-11,12-carbonate-2'-O-benzoyl-8-fluoroerythromycin 在 三甲基乙酰氯三乙胺对甲氧基苯乙酸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3-de(hexylglucopyranosyl)-3-(4-methoxyphenylacetyl)-11,12-carbonate-2'-O-benzoyl-8-fluoroerythromycin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大环内酯类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环内酯类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大环内酯类抗菌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n等于1或2;X为碳或者氮原子;R选自H、C1~6的烷基、硝基、C1~6的烷氧基、卤素取代基和C1~6的卤代烷基中的任意一种。其合成路线是将氟红霉素先在盐酸缓冲液中反应,反应产物再依次与苯甲酸酐、三光气和R取代芳基酸或杂环芳基酸反应,最后在醇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大环内酯类抗菌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简单,合成产率高;所得产物抗菌性能好,对大环内酯耐药菌的抑制活性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公开号:
    CN105418706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Mechanochemical Route to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s
    作者:Rita Mocci、Lidia De Luca、Francesco Delogu、Andrea Porcheddu
    DOI:10.1002/adsc.201600350
    日期:2016.10.6
    An operationally simple, and cost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carboxylic acids into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s via a high‐energy mechanochemical activation is presented. This ball milling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a wide variety of carboxylic acids dramatically improving purification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is class of molecules, which still remain one of the main bottlenecks of classical methodologies
    提出了通过高能机械化学活化将羧酸简单,经济地转化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方法。该球磨方法论已应用于多种羧酸,大大改善了与此类分子相关的纯化问题,而这些问题仍然是经典方法学的主要瓶颈之一。
  • Design,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mpd-15 derivatives as nega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 for the β2-adrenergic receptor
    作者:Kaicheng Meng、Paul Shim、Qingtin Wang、Shuai Zhao、Ting Gu、Alem W. Kahsai、Seungkirl Ahn、Xin Chen
    DOI:10.1016/j.bmc.2018.03.023
    日期:2018.5
    The β2-adrenergic receptor (β2A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s 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target. We recently described Cmpd-15, the first small molecule nega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 (NAM) for the β2AR. Herein we report in details the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of seven Cmpd-15 derivatives. Furthermore, we provide in a dose-response paradigm, the details of the
    所述β 2 -肾上腺素能受体(β 2 AR),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我们最近描述CMPD-15,第一小分子负变构调节剂(NAM)为β 2 AR。本文中,我们详细报告了7种Cmpd-15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SAR)。此外,我们提供一种在剂量-响应范例,它们的衍生物的效果的细节在调节激动剂诱导的β 2在放射性配体竞争结合试验中,AR活性(G蛋白介导的cAMP产生和β-arrestin募集到受体)以及正构激动剂的结合亲和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修改,包括在除去甲酰胺基的第-formamido苯丙氨酸区域和溴在元-bromobenzyl甲基苯甲酰胺区域引起CMPD-15的功能活性显着降低。这些SAR结果提供了宝贵的见解NAM CMPD-15的作用机制以及为更有效和选择性调节剂的未来发展,为β的基础2基于CMPD-15的化学支架AR。
  • An approach to spirooxindoles via palladium-catalyzed remote C–H activation and dual alkylation with CH<sub>2</sub>Br<sub>2</sub>
    作者:Changdong Shao、Zhuo Wu、Xiaoming Ji、Bo Zhou、Yanghui Zhang
    DOI:10.1039/c7cc06196j
    日期:——
    A facil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spirooxindoles has been developed via the coupling of spirocyclic C, C-palladacycles with CH2Br2. The key spirocyclic palladacycles are generated catalytically via intramolecular remote C–H activation. A range of spirooxindoles can be synthesized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通过螺环C,C-palladacycles与CH2Br2的耦合,已开发出一种简便高效的合成螺硫辛多酯的方法。关键的螺环戊四环是通过分子内远程C–H活化催化生成的。可以从容易获得的起始原料中以良好至极好的产率合成一系列螺硫醇。
  • Directed Remote Lateral Metalation: Highly Substituted 2-Naphthols and BINOLs by In Situ Generation of a Directing Group
    作者:Jignesh J. Patel、Marju Laars、Wei Gan、Johnathan Board、Matthew O. Kitching、Victor Snieckus
    DOI:10.1002/anie.201805203
    日期:2018.7.20
    general synthesis of highly substituted 2‐naphthols based on a new carbanionic reaction sequence is demonstrated. The reaction exploits the dual nature of lithium bases consisting of consecutive ring opening of readily available coumarins with either LiNEt2 or LiNiPr2 into Z‐cinnamamides, thus generating a directing group in situ and allowing, by conformational freedom, a lateral directed remote metalation
    演示了基于新的碳负离子反应序列的高度取代的2-萘酚的一般合成。该反应利用了锂碱的双重性质,即将容易获得的具有LiNEt 2或LiN i Pr 2的香豆素连续开环成Z肉桂酰胺,从而在原位生成一个导向基团,并通过构象自由度允许横向定向的远程金属化以进行闭环反应,得到芳基2-萘酚,收率好至极好。可以将这些转换组合起来,以提供更有效的单锅法。对远端横向金属化步骤的机械洞察力,证明了对Z的要求描述了肉桂酰胺。还报道了该方法在高度取代的3,3'-二芳基BINOL配体合成中的应用。
  • Synthesis of (E)- and (Z)-pulvinones
    作者:Alexander C. Campbell、Maurice S. Maidment、John H. Pick、Donald F. M. Stevenson
    DOI:10.1039/p19850001567
    日期:——
    one of which involves a novel Wittig rea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members of the E-series, including the parent (E)-pulvinone, are reported and the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geometric isomers is described.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converting (E)-pulvinones into (Z)-pulvinones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a technique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isomers.
    已经开发出两种新的途径获得pulvinones,其中一种涉及新颖的Wittig反应。首次报道了E系列的成员,包括母体(E)-普尔维酮,并描述了几何异构体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将(E)-普尔维酮定量转化为(Z)-普尔维酮的方法,以及区分异构体的技术。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