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abietate | 127-2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abietate
英文别名
4-epi-Methyl-abietat;Methylabietat;methyl (1R,4aR,10aR)-1,4a-dimethyl-7-propan-2-yl-2,3,4,4b,5,6,10,10a-octahydrophenanthrene-1-carboxylate
methyl abietate化学式
CAS
127-25-3;24563-92-6;77355-77-2
化学式
C21H32O2
mdl
——
分子量
316.484
InChiKey
OVXRPXGVKBHGQO-YWQIWOK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 °C
  • 沸点:
    bp 360-365° with decompn
  • 密度:
    d2020 1.040
  • 闪点:
    180-218°C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许)、甲醇(少许)
  • LogP:
    6.75 at 25℃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0c853d0ca11618cad5117bdb557f4028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应用领域

该物质主要用于以下产品:空气护理产品、香和香精、药品、抛光剂和蜡、洗涤和清洁产品以及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应用

松脂酸甲酯是通过将松香树脂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枞酸作为松香的主要成分,松脂酸甲酯也被称为枞酸甲酯。它是一种天然的松香树脂酸类化合物,含有多种组分,并具有广泛生理活性,具备药物应用价值。松脂酸甲酯可以改善其油溶性、细胞穿透性和生物活性。

制备 实验步骤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250 mL三颈瓶中加入30 mL有机溶剂DMF,再分别加入枞酸(0.05 mol,15.0 g)和甲酯化试剂碳酸二甲酯(C₃H₆O₃,0.5 mol,45.0 g)、碱催化剂氢氧化锂·H₂O(LiOH·H₂O,0.1 mol,4.2 g)。使枞酸碳酸二甲酯氢氧化锂溶于DMF,在氮气保护下于100℃油浴中加热至稳定回流。当三颈瓶内回流滴数达到1~2滴/秒时即为稳定,此时的回流温度约为93℃。

每隔一小时使用薄层色谱法跟踪反应进度,直至检测到三颈瓶中的反应原料完全消失为止,反应时间总计46小时。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倒入装有600 mL去离子的烧杯中,并用3.5%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再用50 mL二氯甲烷进行萃取,获取有机相。重复此过程三次后合并三次所得有机相并加入去离子洗涤,分出有机层后使用无硫酸干燥。

干燥后的产物通过旋转蒸发器去除二氯甲烷,得到枞酸甲酯粗产物。用液相色谱检测其中的枞酸甲酯含量,并将粗产物减压浓缩至干。经硅胶柱层析(300~400目,石油醚梯度洗脱),最终获得纯度为99.6%的枞酸甲酯15.6 g。

收率

通过使用碳酸二甲酯作为枞酸甲酯化试剂,成功获得了高收率的枞酸甲酯,其收率为99.6%。

化学性质

松脂酸甲酯为淡琥珀色液态树脂。几乎无臭味。相对密度(d₂₀²₀)约为1.040,沸点在360~365℃时分解。该物质可溶于丙酮和苯,但不溶于

用途

主要用于胶姆糖咀嚼料。

生产方法

松香甲醇酯化后,再经部分氢化,并用蒸气汽提法提纯而得。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abietate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potassium carbonate间氯过氧苯甲酸三氟乙酸 、 lith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2,4,6-三甲基吡啶甲醇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52.0h, 生成 12-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双二萜酸A(邻苯二酚酸)的合成和生物学研究及其代表性类似物:SAR研究。
    摘要:
    报道了新的松果二萜二萜类(+)-液体亚甲烯酸A(花生四烯酸)(7)和几种类似物的首次半合成和生物学分析。所述化合物获自易得的脱氢松香酸甲酯(8),其衍生自(-)-松香酸(1)。根据不同的官能团进行了生物学比较,从而得出了一些基本的构效关系(SAR)。特别是,铁氧还蛋白和糖醇类似物7和10-16的特征是存在乙酰化的酚基部分,被氧化的C-7为羰基以及在C-18处具有不同的官能团(甲氧基羰基,羧酸和羟甲基)。针对一组六种代表性人类肿瘤固相细胞(A549,HBL-100,HeLa,SW1573,T-47D和WiDr),五种白血病细胞模型(NALM-06,KOPN-8,SUP-B15,UoCB1和BCR-ABL)和四种利什曼原虫种(婴儿乳杆菌,多诺尼乳杆菌,亚马逊乳杆菌,和古安湖(L. Guyanensis)。一项分子对接研究指出了这些利什曼原虫物种的一些目标。另外,还报道了化合物调节GABAA受体
    DOI:
    10.1021/acs.jnatprod.8b00884
  • 作为产物:
    描述:
    Abietinsaeure硫酸二甲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生成 methyl abi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二萜酸A(邻苯二酚酸)的合成和生物学研究及其代表性类似物:SAR研究。
    摘要:
    报道了新的松果二萜二萜类(+)-液体亚甲烯酸A(花生四烯酸)(7)和几种类似物的首次半合成和生物学分析。所述化合物获自易得的脱氢松香酸甲酯(8),其衍生自(-)-松香酸(1)。根据不同的官能团进行了生物学比较,从而得出了一些基本的构效关系(SAR)。特别是,铁氧还蛋白和糖醇类似物7和10-16的特征是存在乙酰化的酚基部分,被氧化的C-7为羰基以及在C-18处具有不同的官能团(甲氧基羰基,羧酸和羟甲基)。针对一组六种代表性人类肿瘤固相细胞(A549,HBL-100,HeLa,SW1573,T-47D和WiDr),五种白血病细胞模型(NALM-06,KOPN-8,SUP-B15,UoCB1和BCR-ABL)和四种利什曼原虫种(婴儿乳杆菌,多诺尼乳杆菌,亚马逊乳杆菌,和古安湖(L. Guyanensis)。一项分子对接研究指出了这些利什曼原虫物种的一些目标。另外,还报道了化合物调节GABAA受体
    DOI:
    10.1021/acs.jnatprod.8b008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Rearranged Abietane Prattinin A and Its Synthetic Derivatives
    作者:Mustapha Ait El Had、Manal Zefzoufi、Houda Zentar、Lahoucine Bahsis、Mouhi Eddine Hachim、Adib Ghaleb、Choukri Khelifa-Mahdjoubi、Hafida Bouamama、Ramón Alvarez-Manzaneda、José Justicia、Rachid Chahboun
    DOI:10.3390/molecules29030650
    日期:——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standard antibiotic ciprofloxacin, and strong activity against S. aureus, with an MIC of 23.4 µg/mL. Furthermore, we assessed the stability of these derivative compounds as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determine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 receptor mutant TEM-12 from E. coli (pdb:1ESU) using molecular docking via UCSF Chimera software 1.17
    利用松香酸合成了天然产物Prattinin A和一些新的衍生物。评估了最终产品和精选中间体对三种人类致病菌(大肠杆菌、绿假单胞菌和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抗菌活性根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 27 对大肠杆菌和绿假单胞菌表现出最强的活性,最低抑菌浓度 (MIC) 为 11.7 µg/mL,与标准抗生素环丙沙星相当,对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很强的活性, MIC 为 23.4 µg/mL。此外,我们评估了这些衍生化合物作为潜在抗菌剂的稳定性,并通过 UCSF Chimera 软件 1.17.3 使用分子对接确定了它们与大肠杆菌蛋白受体突变体 TEM-12 (pdb:1ESU) 晶体结构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27 具有作为天然抗生素的潜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齐墩果-12-烯-28-酸,3,7-二羰基-(9CI) 齐墩果-12-烯-28-酸,3,21,29-三羟基-,g-内酯,(3b,20b,21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