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alanine;Ala)的化学名称为2-氨基丙酸,是一种脂肪族非极性α-氨基酸。作为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丙氨酸主要用于合成泛酸和泛酸钙、肌肽、帕米膦酸钠、巴柳氮等,在医药、饲料、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此外,它还用于电镀缓蚀剂和生化试剂。
主要特点结构类型:丙氨酸在生物化学中是唯一自发生成的氨基酸,其氨基位于羧酸盐的β位,因此按照IUPAC的命名规则应被称为3-氨基-丙氨酸。与常见的左旋α-丙氨酸不同,β型丙氨酸没有手性中心。
生物体内作用:在生物体内,β型丙氨酸并不参与蛋白质或酶的合成,通常由二氢尿嘧啶和肌肽的降解产生。它也是自发生成的缩氨酸肌肽和维生素B5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状态下会被最终代谢为乙酸。
生理作用:作为肌肽的前体物质之一,补充β型丙氨酸有助于提升肌肉组织内肌肽的含量,从而减轻运动员疲劳并增强肌肉活动能力。研究发现,当摄入量超过10mg/千克体重时,将诱发机体感觉异常,症状轻重因个人差异而异。然而,如果以含有组胺酸的鸡汤提取物摄入β型丙氨酸,则不会引发这些不良反应。
氨基酸转运:氨基酸的跨膜转运对于体内细胞代谢及营养物质运输至关重要。通过载体蛋白,氨基酸可以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至另一侧,执行其广泛而又复杂的生理功能。
能量代谢:在应激条件下,人们倾向于选择含糖和脂肪较多的食物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丙氨酸不会抑制小肠上皮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使糖酵解释放的能量成为小肠主要的供能方式。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作为重要的生糖氨基酸,丙氨酸参与组织和肝脏间的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充当由葡萄糖衍生的碳骨架载体,供葡萄糖合成之用。
与其他氨基酸代谢的关系:丙氨酸对细胞生长和生理代谢非常重要。它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之一,并与天冬氨酸、反丁烯二酸等其他氨基酸共同参与代谢过程。
生产方法:丙氨酸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包括从白明胶、丝胶、玉米朊等蛋白质水解精制或通过化学合成。具体步骤如下:
D-丙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手性源,在手性药物和生化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同时,它也用于合成新型甜味剂。
以上信息涵盖了关于丙氨酸的概述、特点以及不同生产方法等内容,为该领域提供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DL-丙氨酸 | Alanine | 302-72-7 | C3H7NO2 | 89.0941 |
L-丙氨酸 | L-alanin | 56-41-7 | C3H7NO2 | 89.0941 |
L-丝氨酸 | L-serin | 56-45-1 | C3H7NO3 | 105.093 |
—— | (R)-(+)-2-hydrazinopropionic acid | 21028-13-7 | C3H8N2O2 | 104.109 |
D-丙氨酸甲酯 | D-alanine methyl ester | 21705-13-5 | C4H9NO2 | 103.121 |
3-氯-L-丙氨酸 | 2-amino-3-chloropropanoic acid | 2731-73-9 | C3H6ClNO2 | 123.539 |
聚甘氨酸 | glycine | 25718-94-9 | C2H5NO2 | 75.0672 |
L-丙氨酸乙酯 | Ala-OEt | 3082-75-5 | C5H11NO2 | 117.148 |
丙氨酸乙酯 | Alanine ethyl ester | 17344-99-9 | C5H11NO2 | 117.148 |
2-叠氮丙酸 | 2-azidopropionic acid | 79583-94-1 | C3H5N3O2 | 115.092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L-丙氨酸 | L-alanin | 56-41-7 | C3H7NO2 | 89.0941 |
—— | [17O2]-D-alanine | —— | C3H7NO2 | 91.0953 |
DL-丙氨酸 | Alanine | 302-72-7 | C3H7NO2 | 89.0941 |
D-2-氨基丁酸 | (R)-2-aminobutyric acid | 2623-91-8 | C4H9NO2 | 103.121 |
D-丙氨酸甲酯 | D-alanine methyl ester | 21705-13-5 | C4H9NO2 | 103.121 |
3-酞酰亚胺基丙酸甲酯 | L-Alanine methyl ester | 10065-72-2 | C4H9NO2 | 103.121 |
(S)-3-氟丙氨酸 | (S)-3-fluoroalanine | 35455-20-0 | C3H6FNO2 | 107.085 |
聚甘氨酸 | glycine | 25718-94-9 | C2H5NO2 | 75.0672 |
D-高丝氨酸 | D-homoserine | 6027-21-0 | C4H9NO3 | 119.12 |
N,N-二甲基-D-丙氨酸 | (2R)-2-(dimethylamino)propanoic acid | 157431-09-9 | C5H11NO2 | 117.148 |
L-丙氨酸-2-d | L-alanine-2-d1 | 21386-65-2 | C3H7NO2 | 90.0861 |
D-丙氨酸-D1 | D-<α-2H>alanine | 56595-54-1 | C3H7NO2 | 90.0861 |
D-正缬氨酸 | D-norvaline | 2013-12-9 | C5H11NO2 | 117.148 |
D-缬氨酸 | D-Val-OH | 640-68-6 | C5H11NO2 | 117.148 |
—— | N-formyl-D-alanine | 42918-85-4 | C4H7NO3 | 117.104 |
—— | (R)-2-azidopropanoic acid | 124885-70-7 | C3H5N3O2 | 115.092 |
—— | D-alanine ethyl ester | —— | C5H11NO2 | 117.148 |
L-丙氨酸乙酯 | Ala-OEt | 3082-75-5 | C5H11NO2 | 117.148 |
A 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 analysis of a tandem SnAr-amidation cyclization reaction between 4-chloropyrimidin-5-amine 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