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金刚烷 | 281-23-2

中文名称
金刚烷
中文别名
金钢烷,三环[3.3.1.13.7]癸烷;金钢烷;三环[3.3.1.1]癸烷;三环[3.3.1.13.7]癸烷;三环[3.3.1.1(3.7)]癸烷;三环[3.3.1.13,7]癸烷;三环
英文名称
adamantane
英文别名
ADAMANTAN
金刚烷化学式
CAS
281-23-2
化学式
C10H16
mdl
MFCD00074719
分子量
136.237
InChiKey
ORILYTVJVMAKL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9-212 °C (subl.) (lit.)
  • 沸点:
    185.55°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07 g/cm3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为0.00021g/l,微溶
  • LogP:
    4.240
  • 大气OH速率常数:
    2.26e-11 cm3/molecule*sec
  • 保留指数:
    1121;1117;1120;1120;1149;1160;1160;1149;1113;1116;1117;1118;1120;1116;1113;1117;1120;1125;1120;1128;1130;1131;1118;1132;1143;1153;1076;1118;1118
  • 稳定性/保质期:
    Stable and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4/25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021990
  • RTECS号:
    YK0493000
  • 包装等级:
    I; II; III
  • 危险标志:
    GHS09
  • 危险性描述:
    H4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73
  •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

SDS

SDS:892516545356ad73a9272c22310e598e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Adamanta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眼刺激 (类别2B)
急性的水体毒性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20 造成眼刺激。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措施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91 收集溢出物。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0H16
分子式
: 136.23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Adamanta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281-23-2
EC-编号 206-001-4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棕灰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209 - 212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 - 兔子 - 轻度的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吸入危险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眼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致死浓度(LC50) - Pimephales promelas (黑头软口鲦鱼) - 0.285 mg/l - 96
h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12.4 土壤中的迁移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077 国际海运危规: 3077 国际空运危规: 3077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Adamantane)
国际海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Adamantane)
国际空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Adamanta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9 国际海运危规: 9 国际空运危规: 9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进一步的信息
危险品独立包装,液体5升以上或固体5公斤以上,每个独立包装外和独立内包装合并后的外包装上都必须有EHS
标识 (根据欧洲 ADR 法规 2.2.9.1.10, IMDG 法规 2.10.3),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特点
  • 对光非常稳定;
  • 润滑力好;
  • 极度亲油;
  • 基本无臭味,是升华物;
  • 虽然反应活性不如苯,但是合成其衍生物非常容易。
发现历程

1932年,捷克人Landa等人从南摩拉维亚油田的石油分馏产物中首次发现了金刚烷。随后,金刚烷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被发现和研究。它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化学性质
  • 金刚烷外观呈无色晶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具有升华性且带有樟脑味;
  • 分子结构高度对称,接近球形,在晶格中能紧密堆积,容易结晶;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化学惰性。
用途
  • 主要用于抗癌、抗肿瘤等特效药物的合成。
  • 可用来制备高级润滑剂、照相感光材料表面活性剂、杀虫剂、催化剂等。
  • 其桥头碳原子(即1,3,5,7)上的氢易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衍生物如1-溴金刚烷、1-硝基金刚烷、1-氨基金刚烷盐酸盐和1-金刚烷基乙胺盐酸盐。
  • 也可用于生产特种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光学及光敏材料;还可用于汽油生产、助催化剂、润滑油及药品生产等。
生产方法
  1. 催化氢化:将二聚环戊二烯与镍催化剂加入高压釜中,并用氮气置换空气。随后进行加压反应(分两阶段,前半段压力0.5-0.7MPa,后半段1.5-2MPa;温度120℃),直至不再吸氢。静置3-4小时后检测,含烯烃应少于2%。
  2. 异构化:将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加入干燥的搪玻璃罐中,并添加无水三氯化铝,在35℃下保温搅拌溶解。逐步滴加水分并升温至75℃反应5小时后降温到40℃,用热水破坏三氯化铝,蒸馏收集金刚烷。

这种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展示了金刚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广泛应用的潜力。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金刚烷 在 hydrazine hydrate 、 二氧化氮臭氧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金刚烷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金刚烷胺干品合成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烷胺干品合成制备方法,涉及金刚烷胺制备技术领域;主要原料包括金刚烷、二氧化氮、臭氧、水合肼、乙醇、乙醚、6‑水氯化铁和活性炭,包括如下步骤: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将金刚烷与二氯甲烷按照1g:120ml的比例加入烧瓶中,在一定的温度下搅拌,在一定的条件下通入30当量的二氧化氮,低速通入臭氧,反应三十分钟,随后加入碳酸氢钠溶液,随后将有机相洗涤至中性,干燥后旋蒸可得到产物1‑硝基金刚烷。本发明通过水合肼还原法制备金刚烷胺干品,并通过相应提纯纯化,其整个反应过程较为温和,工艺步骤简便,对设备要求简单,且转化率非常高,具有推广工业批量生产的价值。
    公开号:
    CN112479896A
  • 作为产物:
    描述:
    金刚烷胺三(五氟苯基)硼烷苯硅烷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78%的产率得到金刚烷
    参考文献:
    名称:
    B(C6 F5 )3 催化的氢硅烷还原脱氨。
    摘要:
    已知强硼路易斯酸三(五氟苯基)硼烷B(C 6 F 5 ) 3在高温下催化某些胺和氢硅烷的脱氢偶联。在较高温度下,脱氢途径与CN键的断裂竞争并获得去官能化。这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方法,用于多种胺以及异氰酸酯和异硫氰酸酯等杂积烯的无过渡金属还原脱氨。
    DOI:
    10.1002/anie.202004651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KOtBu 作为单电子供体?用 CBr4 和 CCl4 重新审视烷烃的卤化
    摘要:
    对 KOtBu 和其他叔醇盐可能表现为单电子供体的反应的探索,使我们在金刚烷的存在下探索了它们与四卤甲烷 CX4 的反应。我们最近报道了在这些条件下金刚烷的卤化。这些反应似乎反映了 NaOH 与 CBr4 在相转移条件下的类似已知反应,其中引发的特征是从氢氧根离子到 CBr4 的单电子转移。我们现在报告来自实验和计算研究的证据,即 KOtBu 和其他醇盐试剂不会通过类似的电子转移。相反,醇盐在与 CBr4 或 CCl4 反应时形成次卤酸盐,并且适当次卤酸盐的均裂引发金刚烷的卤化。
    DOI:
    10.3390/molecules230510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acile Barton−McCombie Deoxygenation of Alcohols with Tetrabutylammonium Peroxydisulfate and Formate Ion
    作者:Hee Sock Park、Hee Yoon Lee、Yong Hae Kim
    DOI:10.1021/ol050886h
    日期:2005.7.1
    [reaction: see text]. A new method for efficient radical deoxygenation of alcohols is described for preparing bulk chemicals avoiding scale-up problems. Treatment of various thiocarbonyl derivatives with (Bu(4)N)(2)S(2)O(8) and HCO(2)Na in DMF afforded the corresponding deoxygenated products in excellent yields. The deoxygenation appears to be initiated by the transfer of a single electron to thiocarbonyl
    [反应:请参见文字]。描述了一种用于醇的有效自由基脱氧的新方法,用于制备散装化学品以避免规模扩大的问题。用(Bu(4)N)(2)S(2)O(8)和HCO(2)Na在DMF中处理各种硫代羰基衍生物以优异的收率提供了相应的脱氧产物。脱氧似乎是由单个电子从CO(2)(*)(-)而不是SO4(*)(-)转移到硫代羰基衍生物而引发的。
  • 一类烷基芳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大学
    公开号:CN113527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烷基芳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烷基类化合物、硝基类化合物、酸、光催化剂溶于溶剂中,于室温下光照反应,反应结束后,经碱中和,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经柱层析分离,获得烷基芳胺类化合物。相比于已经被广泛研究报道的烷基芳胺类化合物,该发明涵盖的烷基芳胺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步骤简洁,原子利用率高,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易提纯等优点以外,且由于直接活化烷基,可以实现低附加值化学品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这为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合成提供了便利。
  • 一种烷基硫醚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公开号:CN11048334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基硫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在氮气保护下,将过渡金属、氮配体、助催化剂、氧化剂、溶剂、烷烃以及硫酚或硫醇依次加入到反应管中,于80~150℃发生氧化脱氢偶联反应,6~48小时后反应结束,经蒸干溶剂、柱层析分离即得烷基硫醚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易于工业化。
  • A Novel and Highly Effective Halogenation of Alkanes with Halides on Oxidation with m-Chloroperbenzoic Acid: Looks Old, but New Reaction
    作者:Takahiko Kojima、Hidenobu Matsuo、Yoshihisa Matsuda
    DOI:10.1246/cl.1998.1085
    日期:1998.11
    The combination of tetraalkylammonium halides (Cl−, Br−) and m-chloroperbenzoic acid in CH3CN effectively halogenated alkanes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of alkyl m-chlorobenzoate; for which the alkyl halides were formed via a non-photoinduced radical mechanism and the esters were derived from a non-radical process and concomitant with the formation of corresponding trialkylamine.
    四烷基卤化铵(Cl-,Br-)和间氯过苯甲酸在 CH3CN 中的结合有效地卤化烷烃,同时形成间氯苯甲酸烷基酯;烷基卤化物是通过非光诱导自由基机制形成的,酯类来源于非自由基过程,并伴随着相应的三烷基胺的形成。
  • Effect of Ligand Fields on the Reactivity of O <sub>2</sub> ‐Activating Iron(II)‐Benzilate Complexes of Neutral N5 Donor Ligands
    作者:Shrabanti Bhattacharya、Reena Singh、Tapan Kanti Paine
    DOI:10.1002/asia.202000142
    日期:2020.4.17
    Three new iron(II)-benzilate complexes [(N4Py)FeII (benzilate)]ClO4 (1), [(N4PyMe2 )FeII (benzilate)]ClO4 (2) and [(N4PyMe4 )FeII (benzilate)]ClO4 (3) of neutral pentadentate nitrogen donor ligands have been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to study their dioxygen reactivity.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s reveal a mononuclear six-coordinate iron(II) center in each case, where benzilate binds to the iron
    三种新的铁(II)-苯甲酸酯络合物[(N4Py)FeII(苯甲酸酯)] ClO4(1),[(N4PyMe2)FeII(苯甲酸酯)] ClO4(2)和[(N4PyMe4)FeII(苯甲酸酯)] ClO4(3)已分离出中性的五齿氮供体配体,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以研究其双氧反应性。单晶X射线结构在每种情况下都显示一个单核六坐标铁(II)中心,其中苯甲酸酯通过一个羧酸氧以单齿模式结合到铁中心。与母体N4Py配体相比,在吡啶环的6位引入甲基使得N4PyMe2和N4PyMe4配体场更弱。所有的配合物(1-3)与双氧反应以将配位的苯甲酸酯定量地脱羧为二苯甲酮。对于位阻更强的配体的配合物,脱羧速度更快,并且遵循3> 2>的顺序 1.配合物显示出与硫代苯甲醚的氧原子转移反应性,并且还与含有弱CH键的底物发生氢原子转移反应。基于与外部底物的拦截研究,标记实验和Hammett分析,提出了一种亲核性铁(II)-氢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