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氨基腺嘌呤核苷是一种核苷类似物,用作腺苷脱氨酶的底物。它通过抑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某些癌细胞的生长,这两种酶分别是DNA和RNA合成所必需的。尽管在体外对某些类型的癌细胞有效,但在体内效果不明显。此外,该物质还表现出一定的抗癌活性。
理化性质2-氨基腺嘌呤核苷含有多个强极性的氨基和羟基单元,整体表现为较大的极性,因此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差,但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研究表明,该化合物能够抑制某些癌细胞的生长,并可能通过干扰核酸合成影响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合成方法在干燥的反应烧瓶中加入干燥的吡啶和1.0克(7.06 mmol)干鸟苷,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冰浴中的0度。随后,缓慢滴加三氟乙酸酐(4.9毫升,35.3 mmol),并在零度下搅拌约30分钟后加入2.5毫升三氟乙酸酐再搅拌30分钟。反应结束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毫升冷的、浓缩的氨水,并继续搅拌1.5小时。之后将混合物蒸发至干燥,残留物溶于水中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即可得到目标产物分子——2-氨基腺嘌呤核苷。
用途作为一种核苷类似物,2-氨基腺嘌呤核苷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在生物化学基础研究中应用广泛。其抑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核酸生物合成与调控的重要工具。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2-氟腺苷 | 2-fluoroadenosine | 146-78-1 | C10H12FN5O4 | 285.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