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乙烷-d6 | 1632-99-1

中文名称
乙烷-d6
中文别名
乙烷-D6
英文名称
ethane-d6
英文别名
ethane-d6;Perdeuteroethane;hexadeuterioethane;Hexadeuterio-aethan;Aethan-d6;1,1,1,2,2,2-hexadeuterioethane
乙烷-d6化学式
CAS
1632-99-1
化学式
C2H6
mdl
——
分子量
36.022
InChiKey
OTMSDBZUPAUEDD-WFGJKAK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2 °C(lit.)
  • 沸点:
    −88 °C(lit.)
  • 闪点:
    -135℃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症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16,S33,S38
  • 危险类别码:
    R12
  • 危险标志:
    GHS02,GHS04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035 2.1
  • 危险性描述:
    H220,H28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377,P381,P410 + P403
  • 储存条件:
    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SDS

SDS:6da49f5b1a22e6ab8070ab73f2c932a3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乙烷-d6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气体 (类别 1)
压力下气体 (压缩气体)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0 极易燃气体
H280 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
P377 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被安全堵住。
P381 如能确保自身安全,消除着火源。
安全储存
P410 + P403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D6
分子式
: 36.11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Ethane-d6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632-99-1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麻醉,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迅速地扫干净或吸干净。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内含物处于压力下。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化气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72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88 °C - lit.
g) 闪点
-135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爆炸上限: 13 %(V)
爆炸下限: 2.9 %(V)
k) 蒸气压
38,453 hPa 在 21.1 °C
l) 蒸汽密度
1.04 - (空气= 1.0)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麻醉,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035 国际海运危规: 1035 国际空运危规: 103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ETHANE
国际海运危规: ETHANE (Ethane-d6)
国际空运危规: Ethane (Ethane-d6)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2.1 国际海运危规: 2.1 国际空运危规: 2.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烷-d6 作用下, 7.0 ℃ 、2.8 kPa 条件下, 生成 pentadeuterioethyl
    参考文献:
    名称:
    从 C2H6、C2D6、CH3CHCl2、CD3CHCl2、CH3CCl3 和 CD3CCl3 中的甲基中提取氢/氘的竞争性光氯化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摘要:
    已经使用甲烷在 7-95 °C 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通过光化学产生的基态氯原子从乙烷、1,1-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及其一些氘代类似物中提取氢和氘作为竞争对手。报告了以下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其温度系数: 在所有情况下均观察到阿伦尼乌斯定律温度相关性。混合初级和 α-次级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为 k1/k2 = 2.79 ± 0.27、k4/k6 = 4.13 ± 0.32、k7/k8 = 1.46 ± 0.12 在 298 K 并降低至 k1/k2 = 2.53 ± 0.26、k = 4.06 ± 0.28,k7/k8 = 1.45 ± 0.09 在 370 K,显示“正常”温度依赖性。从甲基中提取 H/D 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随着相邻氯甲基中氯取代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β-二次同位素效应 k3/k5 接近于 1,并显示出轻微的逆温度依赖性。
    DOI:
    10.1139/v85-185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烷 在 AlCl(x)F(3-x) x:0.05-0.30; 、 氘代苯 作用下, 反应 96.0h, 生成 乙烷-d6
    参考文献:
    名称:
    纳米氯氟化铝催化甲烷与芳烃和环己烷的氢/氘交换反应
    摘要:
    甲烷和氘代溶剂(例如[D 6 ]苯和[D 12 ]环己烷)之间的H / D交换反应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被纳米级氯氟化铝(ACF = AlCl x F 3− x,x ≈0.05–0.3)非均相催化条件。在标记的甲烷上进行的13 C NMR光谱实验表明,所有同位素均聚物的形成。在700°C下预热的AlCl 3,AlBr 3,HS‐AlF 3,γ‐Al 2 O 3和γ‐Al 2 O 3没有显示出甲烷或[D 6]苯。从机理上讲,建议在ACF表面进行甲烷的亲电活化。
    DOI:
    10.1002/cctc.201701327
  • 作为试剂:
    描述:
    雷酸 在 nitric oxide 、 nitric oxide乙烷-d6环己烷 作用下, 24.84 ℃ 、13.33 Pa 条件下, 生成 异氰酸酯氢氰酸氘氢氰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8O
    参考文献:
    名称:
    HCNO(雷酸)的 193 nm 光解中的产物通道
    摘要:
    摘要 采用红外二极管激光光谱法在193 nm处检测HCNO(雷电酸)光解产物。在这个光解波长下,六个产物通道在能量上是可能的:O + HCN、H + NCO/CNO、CN + OH、CO + NH、NO + CH 和 HNCO。在一些实验中,将同位素标记的 15 N 18 O、C 2 D 6 或 C 6 H 12 试剂包括在光解混合物中以抑制和/或改变可能的二次反应。在激光光解 HCNO/试剂/缓冲气体混合物时检测到 HCN、OC 18 O、15 N 15 NO、CO、DCN 和 HNCO 分子。分析产物分子的产率得出以下光解量子产率: φ 1a (O + HCN) = 0.38 ± 0.04, φ 1b (H + (NCO)) = 0.07 ± 0.02, φ 1c (CN + OH) = 0.24 ± 0.03, φ 1d (CO + NH(a 1 Δ)) φ 1e (HNCO) = 0
    DOI:
    10.1016/j.chemphys.2016.02.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gand-Induced Reductive Elimination of Ethane from Azopyridine Palladium Dimethyl Complexes
    作者:Andrey E. Rudenko、Naomi E. Clayman、Katherine L. Walker、Jana K. Maclaren、Paul M. Zimmerman、Robert M. Waymouth
    DOI:10.1021/jacs.8b06398
    日期:2018.9.12
    ethane from (azpy)PdMe2 complexes and the unique role of the redox-active azopyridine (azpy) ligands in facilitating this reaction. The (azpy)PdMe2 complexes are air- and moisture-stable in the solid form, but they readily produce ethane upon dissolution in polar solvents at temperatures from 10 °C to room temperature without the need for an external oxidant or elevated temperatures. Experimental and
    还原消除 (RE) 是许多催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从 Pd(II) 物种中还原消除不饱和基团(芳基、乙烯基和乙炔基)比饱和烷基的 RE 快得多。除非受到热或氧化还原刺激,否则通过螯合二亚胺配体连接的 Pd(II) 二甲基复合物对 RE 是稳定的。在此,我们报告了来自 (azpy)PdMe2 复合物的乙烷的自发 RE 以及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偶氮吡啶 (azpy) 配体在促进该反应中的独特作用。(azpy)PdMe2 复合物在固体形式下对空气和湿气稳定,但它们在 10°C 至室温的温度下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后很容易产生乙烷,而无需外部氧化剂或升高的温度。
  • Intermolecular Methyl Group Exchange and Reversible P–Me Bond Cleavage at Cobalt(III) Dimethyl Halide Species
    作者:Hongwei Xu、Paul G. Williard、Wesley H. Bernskoetter
    DOI:10.1021/om3009537
    日期:2013.2.11
    The cobalt(III) dimethyl halide complexes cis,mer-(PMe3)3Co(CH3)2X (X = Cl, I) were found to undergo a degenerate cobalt-to-cobalt transfer of the methyl ligands during isotopic labeling experiments. Extensive mechanistic studies exclude radical, methyl iodide elimination, and disproportionation/comproportionation pathways for exchange of the methyl groups between metals. A related cobalt(III) dimethyl
    发现在同位素标记过程中,钴(III)卤代二甲基钴配合物顺式-mer-(PMe 3)3 Co(CH 3)2 X(X = Cl,I)经历了甲基配体的简并钴到钴转移实验。广泛的机理研究排除了自由基,甲基碘的消除以及金属之间甲基交换的歧化/歧化途径。由三齿膦配体MeP(CH 2 CH 2 PMe 2)2支撑的相关的二甲基钴(III)配合物结果表明,甲基配体的转移显着变慢,这表明与必需的膦离解的金属间交换机制。由PMe 3和MeP(CH 2 CH 2 PMe 2)2支撑的钴(III)卤化二甲基钴配合物的交叉实验与二钴过渡结构一致,在该结构中,只有一个钴中心在甲基转移之前需要膦离解。顺式, mer-(PMe 3)3 Co(CH 3)2 I与游离PMe 3之间的另一个甲基加扰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这种化合物,其起源于可逆的P–CH 3键裂解。
  • Alkyl Substituent Effect in the Deprotonation of Unsymmetrical Ketones
    作者:Cris E. Johnson、Kristin A. Sannes、John I. Brauman
    DOI:10.1021/jp953249p
    日期:1996.1.1
    independent measurement of the kinetic isotope effect, allowed the kinetic effect of the alkyl environment on the relative proton transfer rates to be determine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isotope effects are also estimated from the enolate ion product ratios. By examin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kinetic alkyl effect, the primary isotope effect, and the secondary isotope effect, we learn about the transition
    考察了不同程度的烷基取代对气相中几个不对称酮中两个不同位点的去质子化相对速率的影响。适当地氘标记的醇盐离子的红外多光子活化产生了离子分子复合物,用于烷基阴离子和不对称酮之间的双分子质子转移过程的半反应,其中一个去质子位被选择性地氘化。所得产物是通过去除氘核或质子而产生的烯醇酸根离子,因此可以通过质量区分。烯醇盐离子产物比率的测量,以及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独立测量,使得可以确定烷基环境对相对质子转移速率的动力学效应。初级和次级同位素效应也可以从烯醇盐离子产物比率估算出来。通过研究动力学烷基效应,初级同位素效应和次级同位素效应的大小,我们了解了质子转移的过渡态。
  • Methylidyne Complexes Prepared by Reactions of Laser-Ablated Os Atoms with Methane, Methyl Halides, and Ethane: Observation of the C—H and Os—H Stretching Absorptions
    作者:Han-Gook Cho、Lester Andrews
    DOI:10.1021/om701041u
    日期:2008.4.1
    Simple Os carbyne complexes (HC≡OsH3, HC≡OsH2F, HC≡OsH2Cl, HC≡OsH2Br, and CH3C≡OsH3) are produced in reactions of laser-ablated Os atoms with small alkanes and methyl halides via oxidative C−H insertion and α-hydrogen migration. The diagnostic methylidyne C—H stretching absorptions of HC≡OsH3 and its halide derivatives are observed about 200 cm−1 above the precursor C—H stretching bands, and the frequencies
    简单锇卡宾络合物(HC≡OsH 3,HC≡OsH 2女,HC≡OsH 2氯,HC≡OsH 2 Br和CH 3 C≡OsH 3)在与小烷烃和激光烧蚀锇原子的反应所产生的甲基卤化物通过氧化的CH插入和α-氢迁移。在前体CH伸缩带上方约200 cm -1处观察到HC = OsH 3及其卤化物衍生物的诊断性亚甲基CHH伸缩吸收,其频率与CH键杂交中的s特性一致。的次甲基络合物所有已经计算Ç小号结构,特别是HC≡OsH 3和CH3个C≡OsH 3络合物具有两个等价较短和较长的一个OS-H键,平行于Re的类似配合物的情况下。在异常低的频率下强大的独特Os-H拉伸吸收可以追溯到双重占据的HOMO中长Os-H键和反键特性的拉伸模式。
  • Infrared Spectra of Platinum Insertion and Methylidene Complexes Prepared in Oxidative C−H(X) Reactions of Laser-Ablated Pt Atoms with Methane, Ethane, and Halomethanes
    作者:Han-Gook Cho、Lester Andrews
    DOI:10.1021/om801077x
    日期:2009.3.9
    the similar Pt−H and Pt−F bond energies. The formation of small Pt carbenes also reveals that high oxidation-state complexes are favored in reactions with di- and trihalomethanes as well as in previously studied reactions of Pt and tetrahalomethanes. Calculations show that endothermic HF elimination from CHF═PtHF can produce the HC≡PtF molecule, which contains a platinum−carbon triple bond.
    激光烧蚀的Pt原子与CH 4和C 2 H 6的反应通过氧化的CH插入产生CH 3 -PtH和CH 3 CH 2 -PtH,表明Pt原子是有效的CH插入剂。的亚甲基CH 2 ═PtH 2也以甲烷实验检测。另一方面,氟化甲基CH 3 F会生成CH和CH插入产物(CH 2 F-PtH和CH 3 -PtF)。CH 3 -PtF分子与化学CH 2存在光化学平衡(H)-PtF异构体在基质中,这对于插入产物是唯一的,并且CH 2 = PtHF亚甲基似乎参与了重排过程。此外,CHF═PtHCl,CHF═PtHF,和CF 2 ═PtHF是由CH的反应初级产品2 FCL,CH 2 ˚F 2和CHF 3,而CHCl═PtCl 2是从CHCl3产生3。在含氟前体的反应中,Pt-H优于Pt-F键的令人惊讶的偏好可追溯到相似的Pt-H和Pt-F键能量。小Pt碳烯的形成还表明,高氧化态络合物在与二卤代甲烷和三卤代甲烷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