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烷-13C,d4 | 2644-20-4

中文名称
甲烷-13C,d4
中文别名
甲烷-13C,D4
英文名称
<13C>-Tetradeuteriomethan
英文别名
tetradeuterio-[13C]methane;Methane-13C,d4;tetradeuterio(113C)methane
甲烷-13C,d4化学式
CAS
2644-20-4
化学式
CH4
mdl
——
分子量
21.0
InChiKey
VNWKTOKETHGBQD-PPVWBSH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3 °C(lit.)
  • 沸点:
    −161 °C(lit.)
  • 蒸气密度:
    0.55 (vs air)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目前没有已知的危险情况。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16,S38
  • 危险类别码:
    R12
  • 危险标志:
    GHS02,GHS04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71 2.1
  • 危险性描述:
    H220,H28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377,P381,P410 + P403

SDS

SDS:a393c846c417fb47090ac12d32c57d29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甲烷-13C,d4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高压气体 (压缩气体)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80 内装压缩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警告申明
储存
P410 + P403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3CD4
分子式
: 21.06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ane-13C,d4
-
CAS 号 2644-20-4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恶心, 头痛, 呕吐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迅速地扫干净或吸干净。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无数据资料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压缩气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183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61 °C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恶心, 头痛, 呕吐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71 国际海运危规: 1971 国际空运危规: 1971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METHANE, COMPRESSED
国际海运危规: METHANE, COMPRESSED
国际空运危规: Methane, compressed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2.1 国际海运危规: 2.1 国际空运危规: 2.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烷-13C,d4 生成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New chemical reactions in methane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摘要:
    We have used a Merrill-Bassett diamond anvil cell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o study methane at high pressures (up to 13 GPa) and high temperatures (up to 912 K). At 2.5-5.0 GPa and 912 K, methane photoreacts with the laser light used for Raman spectroscopy and forms a graphitelike soot compoun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Raman spectrum of the new material has an intense peak with a frequency of 1597 cm-1. At higher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10-1 3 GPa and 948 K) a sample of 13CD4 methane photoreacted with the laser light and formed a hard, clear, solid film. At 0.34 GPa and 300 K, this film had Raman peaks at 541 and 1605 cm-1. The 541-cm-1 peak may correspond to the 550-cm-1 peak found in some diamondlike carbon (DLC) film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but the 1605-cm-1 peak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ny such counterpart. Other possible Raman peaks were masked by interference from the diamond anvils. Thus, while the hard, clear film has some similarities to CVD DLC films,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 and questions remain.
    DOI:
    10.1021/j100105a02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LEI M.; CAPPIS J. H.; FOWLER M. M.; FRANK D. J.; GOLDBLATT M.; GUTHALS P+, ATMOS. ENVIRON., 21,(1987) N 4, 909-915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gen/Deuterium-Exchange Reactions of Methane with Aromatics and Cyclohexane Catalyzed by a Nanoscopic Aluminum Chlorofluoride
    作者:Beatriz Calvo、Thomas Braun、Erhard Kemnitz
    DOI:10.1002/cctc.201701327
    日期:2018.1.23
    H/D‐exchange reactions between methane and deuterated solvents such as [D6]benzene and [D12]cyclohexane were heterogeneously catalyzed by nanoscopic aluminum chlorofluoride (ACF=AlClxF3−x, x≈0.05–0.3)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13C NMR spectroscopy experiments at labeled methane revealed the formation of all isotopologues. AlCl3, AlBr3, HS‐AlF3, γ‐Al2O3, and γ‐Al2O3 preheated at 700 °C did not show
    甲烷和氘代溶剂(例如[D 6 ]苯和[D 12 ]环己烷)之间的H / D交换反应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被纳米级氯氟化铝(ACF = AlCl x F 3− x,x ≈0.05–0.3)非均相催化条件。在标记的甲烷上进行的13 C NMR光谱实验表明,所有同位素均聚物的形成。在700°C下预热的AlCl 3,AlBr 3,HS‐AlF 3,γ‐Al 2 O 3和γ‐Al 2 O 3没有显示出甲烷或[D 6]苯。从机理上讲,建议在ACF表面进行甲烷的亲电活化。
  • Hydrogenation of CO<sub>2</sub> to Methanol by Pt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UiO-67: Deciphering the Role of th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作者:Emil S. Gutterød、Andrea Lazzarini、Torstein Fjermestad、Gurpreet Kaur、Maela Manzoli、Silvia Bordiga、Stian Svelle、Karl P. Lillerud、Egill Skúlason、Sigurd Øien-Ødegaard、Ainara Nova、Unni Olsbye
    DOI:10.1021/jacs.9b10873
    日期:2020.1.15
    the Pt NPs and defect Zr nodes, via formate species attached to the Zr nodes. Methanol formation is mechanistically separated from the formation of co-products CO and methane, except for hydrogen activation on the Pt NPs. Careful analysis of transient data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intermediates was higher than the number of open Zr sites in the MOF lattice around each Pt NP. Hence, additional Zr
    金属有机骨架(MOF)作为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材料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然而,解决它们在目标反应中的动态、动力学和机械作用的研究很少。在这项研究中,由嵌入 Zr 基 UiO-67 MOF 中的 Pt 纳米粒子 (NPs) 组成的极其稳定的 MOF 催化剂进行了稳态和瞬态动力学研究,涉及 H/D 和 13C/12C 交换,加上操作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 建模,目标是在 170 C 和 1-8 bar 压力下从 CO2/H2 进料中形成甲醇。该研究表明,甲醇是通过附着在 Zr 节点上的甲酸盐物质在 Pt NPs 和缺陷 Zr 节点之间的界面处形成的。甲醇的形成与副产物 CO 和甲烷的形成在机械上分离,除了 Pt NPs 上的氢活化。对瞬态数据的仔细分析表明,中间体的数量高于每个 Pt NP 周围 MOF 晶格中开放 Zr 位点的数量。因此,必须有额外的 Zr 位点可用于形成甲酸盐。DFT
  • Crystalline MoS<sub>2</sub>-enhanced conductive black titania for efficient solar to 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photocatalytic CO<sub>2</sub> reduction and CH<sub>4</sub> oxidation
    作者:Qingyuan Bi、Min Wang、Muhammad Sohail Riaz、Xianlong Du、Guisheng Li、Fuqiang Huang
    DOI:10.1039/d2ta06742k
    日期:——
    infrared analysis reveals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the activated surface-adsorbed species of ·CH3 and ·OH radicals for downstream generation of alcohols and proves the indispensable effect of MoS2 for constraining CH4 overoxidation. The five-step H2O2-assisted photocatalytic CH4 oxidation mechanism is demonstrated by the free radical reaction and carbon chain growth over BT–MoS2.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简便的直接固态反应策略,该策略采用结晶 MoS 2耦合的导电黑色二氧化钛 (BT) 来合成具有显着 BT-MoS 2协同作用的纳米复合材料。BT-MoS 2表现出典型的表面富含 V o的晶核@非晶壳结构、广谱太阳光响应、显着的太阳能热转换效率以及太阳能转化为光催化 CO 2还原和 CH 4的电子修饰氧化。值得注意的是,优化的BT-MoS 2表现出优异的CH 4时空产率,为18.1 μmol g -1 h -1太阳能驱动的CO 2还原选择性为80.6% 。此外,实现了 121.1 μmol g -1 h -1的醇(甲醇和乙醇)产率和 96% 的 CH 4氧化总选择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原位红外分析揭示了活化的表面吸附的·CH 3和·OH自由基对下游醇生成的重要作用,并证明了MoS 2对抑制CH 4过氧化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五步H 2 O 2辅助光催化CH 4BT-MoS 2
  • ALEI M.; CAPPIS J. H.; FOWLER M. M.; FRANK D. J.; GOLDBLATT M.; GUTHALS P+, ATMOS. ENVIRON., 21,(1987) N 4, 909-915
    作者:ALEI M.、 CAPPIS J. H.、 FOWLER M. M.、 FRANK D. J.、 GOLDBLATT M.、 GUTHALS P+
    DOI:——
    日期:——
  • New chemical reactions in methane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作者:T. S. Culler、D. Schiferl
    DOI:10.1021/j100105a028
    日期:1993.1
    We have used a Merrill-Bassett diamond anvil cell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o study methane at high pressures (up to 13 GPa) and high temperatures (up to 912 K). At 2.5-5.0 GPa and 912 K, methane photoreacts with the laser light used for Raman spectroscopy and forms a graphitelike soot compoun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Raman spectrum of the new material has an intense peak with a frequency of 1597 cm-1. At higher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10-1 3 GPa and 948 K) a sample of 13CD4 methane photoreacted with the laser light and formed a hard, clear, solid film. At 0.34 GPa and 300 K, this film had Raman peaks at 541 and 1605 cm-1. The 541-cm-1 peak may correspond to the 550-cm-1 peak found in some diamondlike carbon (DLC) films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but the 1605-cm-1 peak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ny such counterpart. Other possible Raman peaks were masked by interference from the diamond anvils. Thus, while the hard, clear film has some similarities to CVD DLC films,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 and questions remai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