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烷-d1 | 676-49-3

中文名称
甲烷-d1
中文别名
甲烷-D1
英文名称
Monodeuteromethan
英文别名
methane-d1;monodeuterated methane;Deuteriomethane
甲烷-d1化学式
CAS
676-49-3
化学式
CH4
mdl
——
分子量
17.0348
InChiKey
VNWKTOKETHGBQD-MICDWDO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3 °C(lit.)
  • 沸点:
    −161 °C(lit.)
  • 闪点:
    -188℃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16,S38
  • 危险类别码:
    R12
  • 危险标志:
    GHS02,GHS04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71 2.1
  • 危险性描述:
    H220,H28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377,P381,P410 + P403
  • 储存条件:
    常温、避光、存于通风干燥处。

SDS

SDS:cc19bf72bea5046320aa17e1bd9c85f8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Methane-d1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高压气体 (压缩气体)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80 内装压缩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警告申明
储存
P410 + P403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DH3
分子式
: 17.05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Methane-d1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676-49-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防范蒸汽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汽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预防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迅速地扫干净或吸干净。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防静电生成的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压缩气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183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61 °C - lit.
g) 闪点
-188.00 °C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爆炸上限: 15.00 %(V)
爆炸下限: 5.00 %(V)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的温度和直接日光。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71 国际海运危规: 1971 国际空运危规: 1971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METHANE, COMPRESSED
国际海运危规: METHANE, COMPRESSED
国际空运危规: Methane, compressed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2.1 国际海运危规: 2.1 国际空运危规: 2.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烷-d1 作用下, 生成 Monodeuteriomethyl
    参考文献:
    名称:
    弯曲激发对氯原子与甲烷反应的影响。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462837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基自由基溴化氘 作用下, 生成 甲烷-d1
    参考文献:
    名称:
    Kinetics of the reactions of alkyl radicals with hydrogen bromide and deuterium bromide
    摘要:
    Time-resolved resonanc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Br atom appearance following laser flash photolysis of RI (R = CH3, CD3, C2H5, t-C4H9) or Cl2/RH (R = CH3, C2H5) has been employed to study the kinetics of the reactions CH3 + HBr (1), CD3 + HBr (2), CH3 + DBr (3), C2H5 + HBr (4), C2H5 + DBr (5), t-C4H9 + HBr (6), and t-C4H9 + DBr (7)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257-430 K) and pressure (10-300 Torr of N2). The rates of all reactions are found to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i.e., activation energies are negative, and 298 K rate coefficients for reactions 1 and 3-7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Arrhenius expressions for reactions 1, 3, 4, and 6 in units of 10(-12) cm3 molecule-1 s-1 are k1 = (1.36 +/- 0.10) exp[(233 +/- 23)/T], k3 = (1.07 +/- 0.17) exp[(130 +/- 55)/T], k4 = (1.33 +/- 0.33) exp[(539 +/- 78)/T], and k6 = (1.07 +/- 0.34) exp[(963 +/- 152)/T]; errors are 2-sigma and represent precision only. Normal kinetic isotope effects are observed (k(HBr) > k(DBr), although the ratio k(HBr/k(DBr) decreases in magnitude with decreasing activation energy; i.e., k(HBr)/k(DBr) is largest for R = CH3 and smallest for R = t-C4H9. Combining our results with the best available kinetic data for the reverse reactions (Br + RH) yields the following 298 K alkyl radical heats of formation in units of kcal mol-1: CH3, 35.3 +/- 0.6; C2H5, 29.1 +/- 0.6; t-C4H9, 12.1 +/- 0.8; errors are 2-sigma and represent estimates of absolute accuracy.
    DOI:
    10.1021/j100177a051
  • 作为试剂:
    描述:
    3-hydroxy-2-phenyl-3H-pyrazolo<1,5-a>indole4-二甲氨基吡啶甲烷-d1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3-acetoxy-2-phenyl-<4-2H1>-4H-pyrazolo<1,5-a>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ion and Reactions of 3H-Pyrazolo(1,5-a)indole Derivatives.
    摘要:
    以3-氧代-2-苯基-3H-吡唑并[1, 5-a]吲哚为原料,首次合成了3H-吡唑并[1, 5-a]吲哚衍生物,该衍生物是由2, 3-二氯3-羟基-2-苯基-3a, 4-二氢-3H-吡唑并[1, 5-a]吲哚的-4, 5-二氰基-对苯醌 (DDQ) 氧化。他们的反应被简要调查。
    DOI:
    10.1248/cpb.42.2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 the nature and reactivity of Cp2TiCH3
    作者:E. Klei、J.H. Teuben
    DOI:10.1016/s0022-328x(00)83701-8
    日期:1980.4
    Cp2-Ti(CH3)2 and Cp2TiCS2. Thermal decomposition studies on deuteriated analogues confirm the TiCH3 structure. The rate determining step in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is the abstraction of a Cp proton by the methyl group. Under nitrogen 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 yields NH3 and N2H4 in amounts of up to 0.28 moles N/Ti. Some catalytic applications of Cp2TiCH3 for hydrogenation and isomerisation of olefins and acetylenes
    Cp 2 TiCl与1 eq。的反应 在-78°C下,在醚中混合CH 3 Li会生成绿色的,热不稳定的三价Ti化合物Cp 2 TiCH 3。对这种化合物的醚溶液进行的EPR研究表明,它以加合物Cp 2 TiCH 3 ·OEt 2 ·通过与DCl反应形成Cp 2 TiCl 2和CH 3 D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反应用2,6- xylylisocyanide通向胩入TiCH插入3键,同时与CS反应2个收率歧化产品的Cp 2 -Ti(CH 3)2和Cp 2 TiCS 2。在氘化类似物热分解研究证实TiCH 3结构。分解过程中的速率确定步骤是甲基提取Cp质子。在氮气下,分解反应产生的NH 3和N 2 H 4的量高达0.28摩尔N / Ti。简要提到了Cp 2 TiCH 3用于烯烃和乙炔的氢化和异构化的一些催化应用。
  • Axial Donor Effects on Oxidatively Induced Ethane Formation from Nickel–Dimethyl Complexes
    作者:Sofia M. Smith、Nigam P. Rath、Liviu M. Mirica
    DOI:10.1021/acs.organomet.9b00438
    日期:2019.10.14
    pyridinophane ligands have been shown to stabilize uncommon high-valent palladium and nickel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Described herein are the synthesis and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es of NiII– and NiIII–dimethyl complexes supported by modified tetradentate pyridinophane ligands in which one or both of the N-methyl substituents were replaced with electron-withdrawing p-toluenesulfonyl groups
    四齿吡啶并吡啶配体已显示出稳定罕见的高价钯和镍有机金属配合物的能力。本文描述了一系列由修饰的四齿吡啶并菲配体支撑的Ni II-和Ni III-二甲基配合物的合成和详细表征,其中一个或两个N-甲基取代基被吸电子对甲苯磺酰基取代,因此降低胺N原子的活性,并有利于形成具有较低配位数的Ni络合物。相应的Ni II-二甲基配合物表现出可及的氧化电位,并且它们的氧化生成Ni III通过EPR和X射线晶体学表征的物种。此外,Ni II-二甲基配合物在使用各种氧化剂(包括O 2和H 2 O 2)进行氧化诱导的还原消除后,会显示出选择性的乙烷形成,而不会产生任何C-杂原子产物。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轴向供体较弱的(R N4)Ni II Me 2络合物对乙烷的形成更具反应性,这可能是由于相应的高价Ni中间体的失稳以及5和4坐标的形成这些镍物种的构象。
  • Mechanistic and kinetic study of alkane activation by titanium(I) and vanadium(I) in the gas phase. Lifetimes of reaction intermediates
    作者:M. A. Tolbert、J. L. Beauchamp
    DOI:10.1021/ja00284a012
    日期:1986.11
    2-eliminations for both V/sup +/ and Ti/sup +/, where deuterium scrambling may occur in the latter case. It is proposed that some 1,3-elimination of hydrogen also occurs in the reaction of Ti/sup +/ with n-butane. Although the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s of V/sup +/ and Ti/sup +/ appear to be similar to those of Ru/sup +/ and Rh/sup +/, 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activity of V/sup +/. Extensive
    使用离子束装置研究了 Ti/sup +/ 和 V/sup +/ 与几种氘标记烷烃的反应。观察到的这两种金属离子的主要反应是单脱氢和双脱氢。对于 Ti/sup +/ 也观察到烷烃损失反应,但可能是由于电子激发态。通过使用部分氘代烷烃研究脱氢机制。结果与 V/sup +/ 和 Ti/sup +/ 的 1,2-消除一致,其中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发生氘加扰。有人提出,在 Ti/sup +/ 与正丁烷的反应中也会发生一些氢的 1,3-消除。尽管 V/sup +/ 和 Ti/sup +/ 的脱氢反应似乎与 Ru/sup +/ 和 Rh/sup +/ 的脱氢反应相似,但 V/sup +/ 的反应性存在一些重要差异。广泛的加合物形成和大的氘同位素效应与反应中间体一致,与 Ti/sup +/、Ru/sup +/ 和 Rh/sup +/ 相比,V/sup +/ 的寿命相对较长。碰撞稳定性研究用于估计当 Ti/sup
  • Deceptive similarities in the reactions of iron(I) and cobalt(I) with linear nitriles in the gas phase
    作者:Carlito B. Lebrilla、Thomas Drewello、Helmut Schwarz
    DOI:10.1021/ja00253a013
    日期:1987.9
    transition-metal ions Fe/sup +/ and Co/sup +/ with linear C(4)-C(12) nitriles are reported. In spite of an overall similar reactivity pattern,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labeled nitriles, reveals distinct differences with regard to the mechanisms of elimination of alkenes and alkanes. For both metal ions, hydrogen and alkenes are generated from linear C(4)-C(12) nitriles, and the intermediates
    报告了过渡金属离子 Fe/sup +/ 和 Co/sup +/ 与线性 C(4)-C(12) 腈的气相反应。尽管总体反应模式相似,但基于对标记腈的研究的更详细分析揭示了烯烃和烷烃消除机制的明显差异。对于这两种金属离子,氢和烯烃均由线性 C(4)-C(12) 腈产生,中间体通过氧化加成到末端和内部 CH 键形成。对于 RCN/Fe/sup +/ 系统,内部 CH 键的插入开始于腈的 C(8) 位置;对于类似的 RCN/Co/sup +/ 系统,内部 CH 键的氧化加成从腈的 C(7) 位置开始。同样,两种过渡金属离子的烷烃形成也不同。对于 RCN/Fe/sup +/,对于具有至少八个碳原子的腈,观察到烷烃的生成;相比之下,对于 C(6) 腈,已经观察到从 RCN/Co/sup +/ 中消除烷烃。对于 RCN/Co/sup +/ 系统,烷烃消除似乎遵循常规机制(即,氧化加成到 CC 键、..β
  • Influence of 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on exchange with deuterium and other reactions of hydrocarbons. Part 1.—Studies with Rh/TiO<sub>2</sub>and Rh/SiO<sub>2</sub>
    作者:Arnaldo da Costa Faro、Charles Kemball
    DOI:10.1039/ft9959100741
    日期:——
    The changes in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h/TiO2 caused by raising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from 473 to 773 K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four reactions, the exchange with deuterium of methane and cyclopentane, and the hydrogenolysis of 2,2-dimethylpropane and methylcyclopentane.
    对四个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由还原温度从473 K升高到773 K而引起的Rh / TiO 2催化性能的变化,这四个反应是与氘交换甲烷和环戊烷,以及2,2-二甲基丙烷和甲基环戊烷的氢解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