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以及消费观念的进步,人们对甜味剂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其保健与营养的统一。蔗糖作为天然营养型甜味剂,虽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生理代谢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不当摄入可能会导致某些现代疾病。因此,开发新型可替代蔗糖的天然甜味剂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之一。
帕拉金糖(Palatinose)是一种以蔗糖为原料,通过α-葡萄糖基转移酶转化精制而成的异构体。它是运用生物技术——酶工程改变蔗糖性质而获得的一种天然营养型糖,能够避免多食蔗糖所带来的缺点和疾病。虽然帕拉金糖常被称为“帕拉金糖”,其学名实为异麦芽酮糖(Isomaltulose),是一种由葡萄糖与果糖通过α-1,6连接形成的双糖。这一过程是通过葡萄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的作用使蔗糖中的葡萄糖与果糖原有的α-1,2结合部分离解,转变成α-1,6结合而得。与蔗糖的区别仅在于分子内葡萄糖与果糖的连接部位不同,因此它属于蔗糖的同分异构体。
帕拉金糖为白色结晶,无异味,分子量360.32,并含有一摩尔结晶水,熔点124℃,比旋光度[α][20]0为97.2。其不吸湿或甚低,溶解度及粘度均低于蔗糖,耐酸解。
目前,帕拉金糖通常采用生物技术中的固定化细胞(酶)方法来合成。
应用由于帕拉金糖具有以下性能:低甜度、不吸潮、耐酸解、酵母及其他微生物不能利用、不会导致龋齿、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风味类似于蔗糖等特性,因此可用于替代或部分取代蔗糖在食品、饮料、冷冻食品中的使用。它主要用于冷饮类、糕点、浓缩果汁、糖果蜜饯、果酱类、配制酒、饼干、面包等领域。
帕拉金糖在小肠中能够被一种复合酶逐步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从而缓慢吸收进入代谢,并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由于其缓慢吸收特性,胰岛素水平变化不大,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此外,这种甜味剂适合生长发育中的婴儿及青少年,因其不会导致龋齿。
日本对帕拉金糖有严格的食品审查标准规定:可用帕拉金糖取代或部分取代蔗糖作为食品和饮料的甜味剂,并制成不致龋齿的产品。日本营养食品协会还进一步指出,在食品中使用70%以上帕拉金糖即可表明该产品为不产生龋齿的产品。未来,帕拉金糖有望广泛应用于21世纪的生物工程高科技产品,成为用途广泛的食品配料之一,让人们对甜美食品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