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氨基甲苯-5-磺酸 | 34598-33-9

中文名称
2-氨基甲苯-5-磺酸
中文别名
2H,2H,3H,3H-十七氟十一酸;4,4,5,5,6,6,7,7,8,8,9,9,10,10,11,11,11-十七氟十一烷酸;4,4,5,5,6,6,7,7,8,8,9,9,10,10,11,11,11-十七氟十一酸;2H,2H,3H,3H-全氟十一酸
英文名称
4,4,5,5,6,6,7,7,8,8,9,9,10,10,11,11,11-heptadecafluoroundecanoic acid
英文别名
——
2-氨基甲苯-5-磺酸化学式
CAS
34598-33-9
化学式
C11H5F17O2
mdl
——
分子量
492.132
InChiKey
JZRCRCFPVAXHH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3-97 °C
  • 沸点:
    244.9±35.0 °C(Predicted)
  • 密度:
    1.652±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轻微,加热),甲醇(轻微)
  • 保留指数:
    100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9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590009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应存放在室温、干燥且充满惰性气体的环境中。

SDS

SDS:a8de0cc65092cf861a43edabf1ace8a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4,4,5,5,6,6,7,7,8,8,9,9,10,10,11,11,11-
产品名称
十七氟十一烷酸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2H,2H,3H,3H-Perfluoroundecanoic acid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2H,2H,3H,3H-Perfluoroundecanoic acid
别名
: C11H5F17O2
分子式
: 492.1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4,4,5,5,6,6,7,7,8,8,9,9,10,10,11,11,11-Heptadecafluoroundecanoic acid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4598-33-9
No.) 252-108-4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氟化氢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93 - 97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氨基甲苯-5-磺酸氯化亚砜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88%的产率得到4,4,5,5,6,6,7,7,8,8,9,9,10,10,11,11,11-十七氟十一酰氯
    参考文献:
    名称:
    碳氢化合物和氟碳双层膜的准分子形成和相分离
    摘要:
    双链(烃)铵两亲化合物中含有的苯发色团在流体(液晶)双层组织中同时发出单体和准分子荧光。准分子发射通过向刚性(结晶)双层的相变而消失。相比之下,相应的碳氟化合物双层,在没有相变现象的情况下,在所有温度(15-50°C)下都显示出准分子发射。当这些探针两亲物在基质双层中稀释时,准分子发射降低。这些结果用于研究碳氢化合物和碳氟化合物双层膜的相分离行为。碳氟化合物双层不能与烃双层广泛混溶,反之亦然。混溶性还受到两亲物化学结构的影响。混合速率由组分混溶性以及聚集体形态决定。DSC 研究支持这些结论,并进一步表明不对称的双链 (...
    DOI:
    10.1246/bcsj.56.3235
  • 作为产物:
    描述:
    3,3,4,4,5,5,6,6,7,7,8,8,9,9,10,10,10-十七氟癸基4-甲基苯磺酸酯magnesium 、 lith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2-氨基甲苯-5-磺酸
    参考文献:
    名称:
    将脂肪酶催化的对映异构体选择性酰化与荧光相标记相结合:一种拆分外消旋醇的新方法。
    摘要:
    用高度氟化的酰基供体进行的脂肪酶催化的消旋醇的酰化反应使其动力学拆分,同时进行对映异构体选择性的荧光相标记。加标签的和未加标签的对映异构体都可以在不进行色谱分离的情况下,通过氟和有机相之间的非常有效的分配进行分离。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低分子量典型外消旋仲醇的分离。氟标记物可以定量回收。
    DOI:
    10.1021/jo010767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rfluorinated ProDOT monomers for superhydrophobic/oleophobic surfaces elaboration
    作者:Guilhem Godeau、Yosra Ben Taher、Manon Pujol、Frédéric Guittard、Thierry Darmanin
    DOI:10.1016/j.jfluchem.2016.09.019
    日期:2016.11
    4-propylenedioxythiophene (ProDOT) monomers for preparing hydrophobic/oleophobic surfaces. The efficiency of this reaction is shown with various perfluorinated chains. The prepared monomers are nicely polymerized to form homogeneous perfluorinated surfaces. The study of these surfaces reveal extremely high hydrophobic features with para and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ies (high and low water adhesion). Using different
    在这里,我们首次报告了Staudinger-Vilarrasa反应在合成全氟3,4-丙烯二氧噻吩(ProDOT)单体中用于制备疏水/疏油表面的用途。用各种全氟化链显示了该反应的效率。所制备的单体很好地聚合形成均匀的全氟化表面。对这些表面的研究揭示了具有对位和超疏水特性(高和低水附着力)的极高疏水性。已经证明,使用不同的有机探针液体(二碘甲烷和十六烷),表面也具有高疏油性。这项工作还显示了全氟链长对表面形态的良好影响。
  • Cross-Coupling of Alkyl Redox-Active Esters with Benzophenone Imines: Tandem Photoredox and Copper Catalysis
    作者:Runze Mao、Jonathan Balon、Xile Hu
    DOI:10.1002/anie.201804873
    日期:2018.7.20
    esters, readily derived from alkyl carboxylic acids, with benzophenone‐derived imines. Hydrolysis of the coupling products furnish alkylated primary amine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lkyl groups can be transferred, and the coupling tolerates a diverse set of functional groups. The method allows rapid functionaliz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drugs, and can be used to expedite syntheses of pharmaceuticals
    烷基胺在药物和材料化学中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很少有通过烷基亲核试剂与氮亲核试剂的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来合成烷基胺的方法。这里描述的是一种采用串联光氧化还原和铜催化来实现烷基N交叉偶联的方法-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易于衍生自烷基羧酸,与二苯甲酮衍生的亚胺。偶联产物的水解提供了烷基化的伯胺。伯,仲和叔烷基可以转移,并且偶联可耐受各种官能团。该方法允许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快速功能化,并且可用于加速从容易获得的化学原料中合成药物。
  • Photocatalytic Decarboxylative Coupling of Aliphatic N‐hydroxyphthalimide Esters with Polyfluoroaryl Nucleophiles
    作者:Xiangli Yi、Runze Mao、Lara Lavrencic、Xile Hu
    DOI:10.1002/anie.202108465
    日期:2021.10.25
    of alkylated polyfluoroarenes remains challenging. Here we describe a decarboxyl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N-hydroxyphthalimide esters of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with polyfluoroaryl zinc reagents (Zn-ArF) via synergetic photoredox and copper catalysis. This method readily converts primary and secondary alkyl carboxylic acid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polyfluoroaryl compounds, which could have a wide
    多氟芳烃是医学和材料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烷基化多氟芳烃的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描述了脂肪族羧酸的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与多氟芳基锌试剂 (Zn-Ar F ) 通过协同光氧化还原和铜催化进行的脱羧偶联反应。该方法很容易将伯烷基羧酸和仲烷基羧酸转化为相应的多氟芳基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具有广泛的 F 含量 (2F-5F) 和芳基上可变的 F 取代模式。实现了广泛的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包括在天然产物和药物衍生的底物上。机理研究表明,[Cu-(Ar F ) 2 ]物种可能负责将多氟芳基转移至烷基自由基。
  • Decarboxylative C(sp<sup>3</sup> )−O Cross-Coupling
    作者:Runze Mao、Jonathan Balon、Xile Hu
    DOI:10.1002/anie.201808024
    日期:2018.10.8
    Alkyl aryl ether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compounds in medicinal and agricultural chemistry. Catalytic C(sp3)−O cross‐coupling of alkyl electrophiles with phenols is an unexplored disconnection strategy to the synthesis of alkyl aryl ethers, with the potential to overcome some of the major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C(sp2)−O cross‐coupling and SN2 reactions. Reported here is a tandem
    烷基芳基醚是药物和农业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烷基亲电试剂与酚类的催化C(sp 3)-O交叉偶联是烷基芳基醚合成的未探索的断开策略,具有克服现有方法(例如C(sp 2)-的某些主要局限性)的潜力O交叉偶联和S N 2反应。本文报道了串联的光氧化还原和铜催化以实现烷基N的脱羧C(sp 3)-O偶联‐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与酚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形成的酯。该方法用于使用容易获得的烷基羧酸(包括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合成各种烷基芳基醚。证明了在范围和功能组对现有方法的容忍度方面的互补性。
  • Glycosyl-nucleoside fluorinated amphiphiles as components of nanostructured hydrogels
    作者:Guilhem Godeau、Christophe Brun、Hélène Arnion、Cathy Staedel、Philippe Barthélémy
    DOI:10.1016/j.tetlet.2009.12.042
    日期:2010.2
    The synthesis of two novel glycosyl-nucleoside fluorinated amphiphiles (GNFs) derived from the 2H,2H,3H,3H-perfluoro-undecanoyl hydrophobic chain is described. The GNF amphiphiles, which feature either β-d-glucopyranosyl or β-d-lactopyranosyl moieties linked to a thymine base via a 1,2,3 triazole linker, were prepared using a ‘double click’ chemistry route. Surface tension measurements, gelation properties
    描述了衍生自2 H,2 H,3 H,3 H-全氟十一碳酰基疏水链的两个新型糖基-核苷氟化两亲物(GNF)的合成。使用“双击”化学路线制备了以β- d-吡喃葡萄糖基或β- d-戊吡喃糖基部分通过1,2,3三唑接头与胸腺嘧啶碱基连接的GNF两亲物。表面张力测量,胶凝性质和TEM研究表明,GNF自发组装成超分子结构。类似于其碳氢化合物类似物(GNL),GNF在水中具有独特的胶凝特性。对于β-d-吡喃葡萄糖基衍生物。细胞活力研究表明,碳氟化合物GNF 5对人细胞(Huh7)无毒,而碳氢化合物类似物GNL在100μm以上有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