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丁烯-1-醇 | 627-27-0

中文名称
3-丁烯-1-醇
中文别名
烯丙基甲醇;乙烯乙醇;3-丁烯醇
英文名称
homoalylic alcohol
英文别名
3-buten-1-ol;but-3-en-1-ol;3-butene-1-ol;homoallyl alcohol;3-butenol
3-丁烯-1-醇化学式
CAS
627-27-0
化学式
C4H8O
mdl
——
分子量
72.1069
InChiKey
ZSPTYLOMNJNZN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1.44°C (estimate)
  • 沸点:
    112-114 °C (lit.)
  • 密度:
    0.838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90 °F
  • 溶解度:
    易溶于可溶于氯仿、甲醇
  • LogP:
    0.679 (est)
  • 保留指数:
    609;620;640;640;641;663;620;640;640;641;640;641;638;617.8;624.1;629
  • 稳定性/保质期:
    远离氧化物和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16,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10,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52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87 3/PG 3
  • 危险类别:
    3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33,P240,P241,P242,P243,P261,P264,P271,P280,P303+P361+P353,P304+P340+P312,P305+P351+P338,P332+P313,P337+P313,P370+P378,P403+P233,P403+P235,P405,P501
  • 危险性描述:
    H225,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存储地点需远离氧化剂。

SDS

SDS:eb94f0306d2d3cdfe86bf326b509889b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3-Buten-1-ol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Allylcarbinol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3)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 穿防护服/ 戴防护眼罩/ 戴防护面具。
措施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Allylcarbinol
别名
: C4H8O
分子式
: 72.11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3-Buten-1-ol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627-27-0
EC-编号 210-991-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
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水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防范蒸汽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汽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预防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防静电生成的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12 - 114 °C - lit.
g) 闪点
33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838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兼容的材料
酸, 酰氯, 酸酐,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87 国际海运危规: 1987 国际空运危规: 1987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ALCOHOLS, N.O.S. (3-Buten-1-ol)
国际海运危规: ALCOHOLS, N.O.S. (3-Buten-1-ol)
国际空运危规: Alcohols, n.o.s. (3-Buten-1-ol)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3-丁烯-1-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状物质,可溶于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其物理性质受分子量、分子形状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由于分子量较小,3-丁烯-1-醇的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弱,因此它的沸点和熔点较低。此外,该化合物能够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可以影响其溶解度、表面张力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选择性。3-丁烯-1-醇中的烯丙基羟基具有亲核性和成键能力,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显著的活性。

应用

3-丁烯-1-醇是一种兼具双键和羟基的烯醇类化合物,性质非常活泼,能够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它被广泛应用于塑料透镜、食用香精及石油化工等精细化工领域,并特别在医药领域用于合成杂环衍生的新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抗艾滋病药物和抗增殖药物等),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

制备方法

3-丁烯-1-醇可通过催化氢化法制得。具体步骤如下:将100g(1.4mol)3-丁炔-1-醇与400ml乙醇一同加入至1L压力反应釜中,再加入2g雷尼镍催化剂,并通入氮气置换15分钟后加热至50℃保温。随后开始通入氢气(H₂),保持1.0MPa的压力,在1小时后取样分析,直至原料含量降至1%以下时终止反应。过滤回收催化剂并重复使用。滤液先常压蒸馏回收乙醇,再进行精馏,收集112~114℃的馏分,得到98.3%气相纯度、91%收率的3-丁烯-1-醇。

用途

医药中间体

3-丁烯-1-醇可用作合成多种药物(如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和抗增殖药等)的中间体。

研究应用

该化合物还可用于研究锰催化的烯烃肼解反应及氯化铁催化的醇解反应,将乙酸丙炔酯转化为相应的醚类化合物。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丁烯-1-醇双(乙腈)氯化钯(II) 、 1-hydroxytetraphenyl-cyclopentadienyl(tetraphenyl-2,4-cyclopentadien-1-one)-μ-hydrotetracarbonyldiruthenium(II) 、 对苯醌 作用下, 以 甲醇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52%的产率得到1,3-丁二醇
    参考文献:
    名称:
    Formal hydration of non-activated terminal olefins using tandem catalysts
    摘要:
    使用Pd(II)/Ru(II)催化剂组合,成功实现了端烯向仲醇的高区域选择性和产率的水合反应。不论是乙烯基芳烃还是脂肪族烯烃,都能在低催化剂负载量(1 mol%)下,利用这种串联催化体系轻松进行水合反应。
    DOI:
    10.1039/c3cc48810a
  • 作为产物:
    描述:
    1,3-丁二醇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3-丁烯-1-醇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二氧化硅负载的铜催化剂上通过脱氢和脱水反应转化二醇
    摘要:
    在一系列铜-二氧化硅催化剂Z CuSiO 2(Z = 1–25 wt。%Cu)上研究了含有伯羟基和仲羟基官能团的1,3-多元醇(1,3-丁二醇)的气相转化,并通过多种技术(例如BET表面积,TPR,XRD,N 2 O化学吸附和UV-vis-DRS)进行了全面表征。Z CuSiO 2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取决于金属负载量是高于还是低于铜单层表面覆盖率(Z = 13.5 wt。%Cu)。检测到与二氧化硅载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的铜物质。在低Z值下,Cu 0弥散度较高(D ≈40%)是由于难于还原的纳米级Cu种类(3 nm)的主要贡献,但对于Z> 13.5 wt。%的D,由于形成了较大的三维Cu团簇,D突然下降至3-8%由于铜-二氧化硅相互作用降低而在较低温度下降低的物种(30 nm)。 在Z CuSiO 2上作为催化剂,1,3-丁二醇仲OH官能团的脱氢作用优于伯OH,因此有价值的酮是主要的反
    DOI:
    10.1016/j.apcata.2013.03.031
  • 作为试剂:
    描述:
    (4R,4'R,5R)-2,2,2',2'-tetramethyl-5-[(R)-oxiran-2-yl]-4,4'-bis(1,3-dioxolane) 、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3-丁烯-1-醇 作用下, 生成 O6-but-3-enyl-O1,O2;O3,O4-diisopropylidene-D-mannitol
    参考文献:
    名称:
    二硫醇。第十七部分。2:3-二巯基丙醇和1:3-二巯基丙-2-醇的S-苄基衍生物
    摘要:
    DOI:
    10.1039/jr95500013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Langmuir−Blodgett Films on Poly[1-(trimethylsilyl)-1-propyne]:  The Uniqueness of Calix[6]arene Multilayers as Permeation-Selective Membranes
    作者:Robert A. Hendel、Eisaku Nomura、Vaclav Janout、Steven L. Regen
    DOI:10.1021/ja970980w
    日期:1997.7.1
    fabricated from Langmuir−Blodgett (LB) multilayers derived from each surfactant plus poly[1-(trimethylsilyl)-1-propyne] (PTMSP) cast film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ir selectivity toward helium and nitrogen, relative to bare PTMSP. In sharp contrast, analogous composites that were prepared with LB multilayers of conventional single chain surfactants [arachidic acid (AA), cadmium arachidate (AA/Cd2+)
    合成了一系列杯[6]芳烃基表面活性剂,其上缘含有酰胺肟头基和5,5-二甲基己基(I)、正辛基(II)、正十二烷基(III)和正十六烷基 (IV) 基团位于其下边缘。由源自每种表面活性剂的 Langmuir-Blodgett (LB) 多层膜加上聚 [1-(三甲基甲硅烷基)-1-丙炔] (PTMSP) 流延膜制成的复合膜显示出相对于裸露的氦气和氮气的选择性显着增加PTMSP。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 [花生酸 (AA)、花生酸镉 (AA/Cd2+) 和硬脂酰胺肟 (SA)] LB 多层制备的类似复合材料表现出与裸 PTMSP 相同的渗透性能。当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聚(1-十八烯-共-马来酸酐),POM] 用于 LB 膜构建,观察到选择性的适度增加。这些发现,连同 X 射线照相技术对代表性复合材料的分析...
  • Hydrazines and Azides via the Metal-Catalyzed Hydrohydrazination and Hydroazidation of Olefins
    作者:Jérôme Waser、Boris Gaspar、Hisanori Nambu、Erick M. Carreira
    DOI:10.1021/ja062355+
    日期:2006.9.1
    which the H and the N atoms come from two different reagents, a silane and an oxidizing nitrogen source (azodicarboxylate or sulfonyl azide). The hydrohydrazination reaction using di-tert-butyl azodicarboxylat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ase of use, large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broad scope, including mono-, di-, tri-, and tetrasubstituted olefins.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azidation
    报道了 Co 和 Mn 催化的烯烃加氢肼和加氢叠氮化反应的发现、研究和实施。这些反应等效于 CC 双键与受保护的肼或偶氮酸的直接加氢胺化,但基于不同的概念,其中 H 和 N 原子来自两种不同的试剂,硅烷和氧化性氮源(偶氮二羧酸或磺酰叠氮化物) )。使用偶氮二羧酸二叔丁酯的加氢肼反应具有使用方便、官能团耐受性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包括单、二、三和四取代烯烃。氢叠氮化反应发展的关键是使用磺酰叠氮化物作为氮源和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活化作用。发现该反应对于单、二和三取代烯烃的官能化是有效的,并且只有少数官能团是不能容忍的。获得的烷基叠氮化物是通用中间体,可以在不分离叠氮化物的情况下转化为游离胺或三唑。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烯烃的氢化钴是限速的,然后是胺化反应。不能排除并可能涉及自由基中间体。然后进行胺化反应。不能排除并可能涉及自由基中间体。然后进行胺化反应。不能排除并可能涉及自由基中间体。
  • [EN] NOVEL COMPOUNDS<br/>[FR] NOUVEAUX COMPOSÉS
    申请人:GLAXOSMITHKLINE IP DEV LTD
    公开号:WO2015180612A1
    公开(公告)日:2015-12-03
    Disclosed are novel 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 (RORγ) modulators and thei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mediated by RORγ.
    揭示了新型视黄醇相关孤儿受体γ(RORγ)调节剂及其在通过RORγ介导的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Widely Applicable Hydrofluorination of Alkenes via Bifunctional Activation of Hydrogen Fluoride
    作者:Zhichao Lu、Xiaojun Zeng、Gerald B. Hammond、Bo Xu
    DOI:10.1021/jacs.7b12704
    日期:2017.12.20
    Expanding the use of fluorine in pharmaceuticals, agrochemicals and materials requires a widely applicable and more efficient protoco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luorinated compounds.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generation nucleophilic fluorination reagent, KHSO4-13HF, HF 68 wt/wt %, that is not only easily handled and inexpensive but also capable of hydrofluorinating diverse, highly functionalized alkenes
    扩大氟在药物、农用化学品和材料中的使用需要一种广泛适用且更有效的氟化化合物制备方案。我们开发了新一代亲核氟化试剂 KHSO4-13HF, HF 68 wt/wt %,不仅易于操作且价格低廉,而且能够对包括天然产物在内的多种高功能化烯烃进行氢氟化。该反应的高效率取决于使用高度“酸性”氢键受体激活 HF。
  • 신규한 셀레늄 고리 화합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申请人:KNU-Indust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강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220040088571) BRN ▼221-82-10213
    公开号:KR102037409B1
    公开(公告)日:2019-10-28
    2개 이상의 질소와 셀레늄이 고리 원소를 이루는 방향족 고리 화합물인 반응물질 1과, 적어도 이중 결합 이상의 결합을 갖는 반응물질 2를 로듐 촉매 반응 하에 반응시키는 단계; 및 상기 반응에 따라 상기 2개 이상의 질소위치에 상기 이중 결합 이상의 결합을 갖는 원소가 고리 원소로 첨가되어 셀레늄 고리 화합물이 합성되는 단계를 포함하며, 상기 반응물질 1 이고, 상기 반응물질 2는 알카인, 알켄, 나이트릴, 다이엔 결합 중 어느 하나를 포함하는 화합물인 것을 특징으로 하는 셀레늄 고리 화합물 합성 방법이 제공된다. (상기 R1, R2는 각각 수소, 할로겐기, 탄소수 1 내지 10의 알킬기, 탄소수 1 내지 10의 알케닐기, 탄소수 1 내지 10의 알키닐기, 탄소수 6 내지 12의 치환되거나 치환되지 않은 아릴기, 치환되거나 치환되지 않은 탄소수 5 내지 12의 헤테로아릴기 및 탄소수 1 내지 10의 알킬옥시로 이루어진 군으로부터 선택된 어느 하나이며, 상기 R1과 R2는 서로 연결되어 융합고리를 형성될 수 있음)
    2个以上的氮和硒形成环元素的芳香环化合物的反应物质1,至少具有双键以上的键合的反应物质2在铑催化反应下反应的步骤;以及根据所述反应,在所述2个以上的氮位置上,具有双键以上的键合的元素被添加为环元素以合成硒环化合物的步骤,其中所述反应物质1,并且所述反应物质2是包含碱金属,烯烃,腈,二烯键中的任何一种的化合物的硒环化合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 (其中R1,R2分别为氢,卤素,1到10个碳原子的烷基,1到10个碳原子的烯基,1到10个碳原子的烷基,6到12个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芳基,5到12个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杂环芳基和1到10个烷氧基中的任何一个,其中R1和R2可以相互连接以形成融合环)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