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4,4-甲乙烷四基四苯胺 | 60532-63-0

中文名称
4,4,4,4-甲乙烷四基四苯胺
中文别名
四(4-氨基苯基)甲烷
英文名称
tetrakis(4-aminophenyl)methane
英文别名
tetra(4-aminophenyl)methane;TAPM;tetra(p-aminophenyl)methane;4,4',4'',4'''-methanetetrayltetraaniline;tetra-(4-anilyl)methane;tetrakis(p-aminophenyl)methane;4-[tris(4-aminophenyl)methyl]aniline
4,4,4,4-甲乙烷四基四苯胺化学式
CAS
60532-63-0
化学式
C25H24N4
mdl
——
分子量
380.492
InChiKey
LNHGLSRCOBIHN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20°C(dec.)(lit.)
  • 沸点:
    639.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24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104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22,R36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9
  • 储存条件:
    存放于惰性气体中,避免接触空气。

SDS

SDS:e92aecb55981da1e437a957301c455b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Tetrakis(4-aminophenyl)metha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眼睛刺激 (类别 2A)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30 漱口。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5H24N4
分子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etrakis(4-aminophenyl)metha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60532-63-0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四(4-氨基苯基)甲烷是一种氨基化合物,常被用作合成材料的中间体。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4,4-甲乙烷四基四苯胺硫酸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生成 4,4',4'',4'''-甲烷四基四苯酚
    参考文献:
    名称:
    Photocurable compound
    摘要:
    本文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固化脲基(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化合物的光固化组合物。该化合物由化学式1至6表示。化学式1至6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由化学式1-1或1-2表示的脲基(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公开号:
    US08217195B2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苯基甲醇盐酸硫酸硝酸乙酸酐一水合肼溶剂黄146亚硝酸异戊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61.5h, 生成 4,4,4,4-甲乙烷四基四苯胺
    参考文献:
    名称:
    锌(II)和镉(II)非晶金属有机框架(aMOF):温室气体的活化过程和高压吸附研究
    摘要:
    两种新型非晶金属有机框架(aMOF),其化学成分为{[Zn 2 (MTA)]·4H 2 O·3DMF} n ( UPJS-13 ) 和{[Cd 2 (MTA)]·5H 2 O·4DMF}制备并表征了由 Zn( II ) 和 Cd( II ) 离子构建的n ( UPJS-14)和延长的四面体四偶氮四甲酸 (H 4 MTA) 作为连接体。在 60、80、100、120、150 和 200 °C 的不同活化温度下对合成态 (AS)、乙醇交换 (EX) 和冷冻干燥 (FD) 材料进行氮吸附测量,以获得最佳质地特性。根据在温和活化温度下活化的冻干材料的氮吸附等温线计算出UPJS-13 (FD)的最大表面积为 830 m 2 g -1 , UPJS-14 (FD)的最大表面积为 1057 m 2 g -1 ( 80℃)。随后,所制备的化合物作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附剂进行了测试,并在高压下进行了测量。
    DOI:
    10.1039/d1ra02938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ur-fold click reactions: Generation of tetrahedral methane- and adamantane-based building blocks for higher-order molecular assemblies
    作者:Oliver Plietzsch、Christine Inge Schilling、Mariyan Tolev、Martin Nieger、Clemens Richert、Thierry Muller、Stefan Bräse
    DOI:10.1039/b912189g
    日期:——
    A modular concept for the generation of achiral and chiral non-racemic tetrahedral tectons from common precursors was developed. The tectons presented here are based on tetraphenylmethane or 1,3,5,7-tetraphenyladamantane core structures. They are obtained through high-yielding four-fold click reactions, using either the tetraazido or the tetraalkyne precursors. In most cases, the tetratriazoles are obtained as pure products after simple washing with water and methanol. The side chains of the tectons prepared include a self-complementary DNA dimer, obtained from a 3′-azidonucleoside and a phosphoramidite. The concept allows for a variation of the “sticky ends”, leading to tecton or ligand libraries.
    开发了一种模块化概念,用于从常见前体生成非手性和非外消旋的四面体手性构造单元。本文介绍的构造单元基于四苯甲烷或1,3,5,7-四苯基金刚烷核心结构。它们通过高产率的四重点击反应获得,使用四叠氮或四炔前体。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简单的用水和甲醇洗涤后,四三唑作为纯产物获得。制备的构造单元的侧链包括一个自互补DNA二聚体,由3'-叠氮核苷酸和磷酰胺获得。该概念允许对“粘性末端”进行变化,从而产生构造单元或配体库。
  • Three‐Dimensional Radic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s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s
    作者:Fengqian Chen、Xinyu Guan、Hui Li、Jiehua Ding、Liangkui Zhu、Bin Tang、Valentin Valtchev、Yushan Yan、Shilun Qiu、Qianrong Fang
    DOI:10.1002/anie.202108357
    日期:2021.10.4
    With excellent designability, large accessible inner surface, and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as metal-free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Here, we report two 3D radical-based COFs (JUC-565 and JUC-566) in which radical moieties (TEMPO) are uniformly decorated on the channel walls via a bottom-up approach. Based on grafted functional groups and suitable
    共价有机骨架 (COF) 具有出色的可设计性、大的可接近内表面和高化学稳定性,是无金属多相催化剂的有希望的候选者。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两种基于 3D 自由基的 COF(JUC-565 和 JUC-566),其中自由基部分(TEMPO)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均匀地装饰在通道壁上。基于接枝的官能团和合适的规则通道,这些材料开辟了 COF 作为高效和选择性无金属氧化还原催化剂在醇有氧氧化成相关醛或酮中的应用,具有高达 132 小时的出色转换频率 (TOF) −1,这已经超过了在类似条件下测试的其他 TEMPO 改性催化材料。这些稳定的基于 COF 的催化剂可以轻松回收并重复使用多次。这项研究促进了以稳定自由基为锚定的 3D 功能性 COF 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中的潜在应用。
  • Micro- and mesoporous poly(Schiff-base)s constructed from different building blocks and their adsorption behaviors towards organic vapors and CO<sub>2</sub>gas
    作者:Guiyang Li、Biao Zhang、Jun Yan、Zhonggang Wang
    DOI:10.1039/c4ta04429k
    日期:——
    Four porous poly(Schiff-base)s, PSN-DA, PSN-TAPB, PSN-TAPA and PSN-TAPM, are synthesized via one-pot condensation from 1,3,5,7-tetrakis(4-formylphenyl)adamantane with rod-like m-phenyldiamine, triangular 1,3,5-tris(4-aminophenyl)benzene and tris(4-aminophenyl)amine as well as tetrahedral tetrakis(4-aminophenyl)methane,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geometrical shape of the building blocks significantly alters the surface areas, pore sizes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resultant porous polymers and thereby remarkably influences their adsorption behaviors towards organic vapors and CO2 gas. PSN-DA, PSN-TAPB and PSN-TAPA are microporous materials with pore sizes of 0.72, 0.95 and 1.04 nm, whereas PSN-TAPM is a micro- and mesoporous material with the major pores centered at 0.86 and 2.62 nm, respectively. Their BET surface areas are in the range from 419 to 1045 m2 g−1. At P/Po = 0.9 and 298 K, PSN-DA possesses high uptakes for both aromatic vapor (benzene, 86.1 wt%) and aliphatic vapor (cyclohexane, 77.9 wt%). In addition,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sotherms of CO2 gas in the four porous polymers are reversible – a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CO2 adsorbents. Their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O2 are up to 15.0 wt% (273 K/1 bar) with the ideal selectivities of CO2/N2 and CO2/CH4 up to 71 and 14, respectively. showing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removal of toxic organic vapors and capture of CO2 from air.
    通过一步缩聚反应合成了四种多孔聚席夫碱PSN-DA(棒状)、PSN-TAPB(三角形)、PSN-TAPA(三角形)和PSN-TAPM(四面体),以1,3,5,7-四(4-醛基苯基)金刚烷为连接体单元,分别与棒状间苯二胺、三角形1,3,5-三(4-氨基苯基)苯、三(4-氨基苯基)胺及四面体四(4-氨基苯基)甲烷反应制得。研究发现:构筑单元的几何形状的变化显著改变了所得多孔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孔径大小及分布,并由此明显影响其对有机蒸气和CO2的吸附行为。PSN-DA、PSN-TAPB和PSN-TAPA均为微孔材料,孔径分别为0.72、0.95和1.04 nm;而PSN-TAPM是微孔-介孔复合材料,主要孔径分别为0.86和2.62 nm。它们的比表面积在419~1045 m2·g-1之间。在P/Po=0.9和298 K,PSN-DA对芳香族蒸气(苯,86.1 wt%)及脂肪族蒸气(环己烷,77.9 wt%)均具有高的吸附量。此外,CO2在这四种多孔聚合物中的吸附和脱附等温线呈可逆特性——这使得CO2吸附剂易于再生。它们的CO2吸附容量高达15.0 wt%(273 K/1 bar),并且对CO2/N2和CO2/CH4的理想选择性高达71和14,表明它们在有毒有机蒸气去除和CO2捕获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 Three-Dimensional Tetrathiafulvalene-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Tunabl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作者:Hui Li、Jianhong Chang、Shanshan Li、Xinyu Guan、Daohao Li、Cuiyan Li、Lingxue Tang、Ming Xue、Yushan Yan、Valentin Valtchev、Shilun Qiu、Qianrong Fang
    DOI:10.1021/jacs.9b06908
    日期:2019.8.28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 is essential to broaden their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introduction of organic groups with electroactive abilities into 3D COFs is still very limited. Herein 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of 3D tetrathiafulvalene-based COFs (3D-TTF-COFs) with non- or 2-fold interpenetrated pts topology and tunabl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三维 (3D) 共价有机框架 (COF) 的功能化对于扩大其应用至关重要。然而,将具有电活性能力的有机基团引入到 3D COF 中仍然非常有限。在此,我们报告了具有非或 2 倍互穿 pts 拓扑和可调电化学活性的 3D 四硫富瓦烯基 COF(3D-TTF-COF)的第一个案例。获得的 COF 显示出高结晶度、永久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高达 3000 m2/g)。此外,这些基于 TTF 的 COF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可通过碘掺杂形成有机盐,该盐具有可调节的电导率(在 120 °C 时高达 1.4 × 10-2 S cm-1)。这些结果为设计 3D 电活性 COF 材料开辟了道路,并促进了它们在分子电子学和能量存储中的应用。
  •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driven by rigid tetrahedral building blocks through tetrathiafulvalene radical cation dimerization
    作者:Lan Chen、Shao-Chen Zhang、Hui Wang、Ya-Ming Zhou、Zhan-Ting Li、Dan-Wei Zhang
    DOI:10.1016/j.tet.2014.05.035
    日期:2014.8
    tetrahedral compounds T1 and T2 that bear four tetrathiafulvalene (TTF) unit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tetraphenylmethane core by the ethynylene or amide linker were designed and prepared. Upon one-electron oxidation of the TTF units by Fe(ClO4)3, the resulting TTF+ radical cations stacked intermolecularly to give rise to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which were supported by UV–vis spectroscopy
    设计并制备了带有四个四硫富瓦烯(TTF)单元的刚性四面体化合物T1和T2,它们通过亚乙炔基或酰胺连接基连接到四苯基甲烷核上。通过Fe(ClO 4)3对TTF单元进行单电子氧化后,所得的TTF +自由基阳离子分子间堆叠,形成了三维超分子聚合物,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法,动态光散射进行了支持。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