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原人参二醇 | 30636-90-9

中文名称
原人参二醇
中文别名
(20S)-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二醇(PPD);20(S)-原人参二醇
英文名称
protopanaxadiol
英文别名
(20S)-protopanaxadiol;PPD;20S-PPD;20(S)-protopanoxadiol;(S)-protopanaxadiol;(3S,5R,8R,9R,10R,12R,13R,14R,17S)-17-[(2S)-2-hydroxy-6-methylhept-5-en-2-yl]-4,4,8,10,14-pentamethyl-2,3,5,6,7,9,11,12,13,15,16,17-do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e-3,12-diol
原人参二醇化学式
CAS
30636-90-9
化学式
C30H52O3
mdl
——
分子量
460.741
InChiKey
PYXFVCFISTUSOO-HKUCOEK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7-200 °C
  • 沸点:
    559.5±40.0 °C(Predicted)
  • 密度:
    1.036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微量)、甲醇(微量)、吡啶(微量)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2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60.7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储存条件:
    温度低于0°C;请避免加热。

SDS

SDS:e3ccee30c6baf6f7946c0772fe4613de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20(S)-Protopanaxadiol (PPD, 20-Epiprotopanaxadiol) 是人参皂苷在肠道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也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它能在耐多种药物的癌细胞中抑制P-glycoprotein。

体外研究

20(S)-Protopanaxadiol (PPD) 引起细胞生长抑制,在Int-407细胞中的LC50为23 μg/mL,而在Caco-2细胞中为24 μg/ml。在Int-407细胞系中,PPD 导致处于sub-G1(凋亡细胞)状态的细胞占比增多,这一反应与人参皂苷糖基化差异以及疏水亲水平衡有关。此外,PPD 还显著减少了U251-MG和U87-MG细胞的生存能力。其毒性作用伴随着细胞黏连蛋白表达减少,包括N-cadherin和整合素β1,导致黏着斑激酶磷酸化减少,并且还减少了cyclin D1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在G1期阻滞。

体内研究

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在束缚应激前处理以20(S)-Protopanaxadiol (PPD) 和PPT(20(S)-Protopanaxatriol),可以延长开臂滞留时间和开臂次数。处理以PPD 能有效抑制束缚应激所诱导的皮质脂酮和IL-6的血清水平,表明其可能通过GABAA受体和羟色胺受体发挥抗焦虑作用。与PPT相比,PPD 的抗炎作用更强。

化学性质

20(S)-原人参二醇为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有机溶剂,来源于人参。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药理药效方面,人参总皂苷及单体化合物对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促使肿瘤细胞分化,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及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S)-原人参二醇是二醇组皂苷的代谢苷元,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原人参二醇sodium methylatesilver(l) 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人参皂甙 Rh2
    参考文献:
    名称:
    人参皂苷,人参糖苷的半合成类似物
    摘要:
    摘要在氧化银存在的条件下,将dammar-24-ene-3,12β,20(S)-三醇与2,3,4,6-四-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基溴化物(A)糖基化二氯甲烷中得到乙酰化的3-,12-,20-,3,12-二-和3,20-二-O-β-d-吡喃葡萄糖基衍生物的混合物,总产率为83-84.5% 。在相似的条件下,达玛-24-烯-3,12β,20(S)-三醇的3-O-乙酰基衍生物得到12-和20-O-β-d-吡喃葡萄糖基衍生物的混合物。在氰化汞存在的条件下,在硝化甲烷中,将异黄酮三醇[dammar-24-ene-3α,12β,20(S)-三醇]与糖基溴化物A和3,4,6-三-O-乙酰基-β缩合-在2,4存在下的d-吡喃葡萄糖1,2-(原乙酸叔丁酯)
    DOI:
    10.1016/0008-6215(88)85045-6
  • 作为产物:
    描述:
    ginsenoside Rs3 在 sodium period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原人参二醇
    参考文献:
    名称:
    Kaku; Kawashima,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1980, vol. 30, # 6, p. 936 - 94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Evaluation of 3-Substituted Ocotillol-Type Derivatives
    作者:Kai-Yi Wang、Zhi-Wen Zhou、Heng-Yuan Zhang、Yu-Cheng Cao、Jin-Yi Xu、Cong Ma、Qing-Guo Meng、Yi Bi
    DOI:10.3390/molecules23123320
    日期:——
    public health. In our previous work, we found that ocotillol-type triterpenoid saponin showed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ased on preliminar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novel serious C-3 substituted ocotillol-type derivatives 7⁻26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tested on five bacterial strains (B. subtilis 168, S. aureus RN4220, E. coli DH5α, A. baum ATCC19606
    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在我们以前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卵磷脂型三萜皂苷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基于初步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新的严重的C-3取代的ocotillol型衍生物7⁻26。在五种细菌菌株(枯草芽孢杆菌168,金黄色葡萄球菌RN4220,大肠杆菌DH5α,鲍姆芽孢杆菌ATCC19606和MRSA USA300)上测试了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对比试验进行了比较。在这些衍生物中,C-3位自由羟基取代的化合物7⁻14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此外,化合物22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对MRSA USA30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2μg/ 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浓度为4μg/ mL。总结了我们研究小组合成的所有当前烟酰胺型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此外,还进行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特性的预测以及药效基团的研究。这些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的设计和综合工作提供指导。
  • 具有抗菌活性的(20S,24R)-ocotillol型人参 皂苷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申请人:烟台大学
    公开号:CN10292455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20S,24R)‑ocotillol型人参皂苷类衍生物,结构如通式(I)。本发明还公开了这些(20S,24R)‑ocotillol型人参皂苷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及其抗细菌感染疾病用途。
  •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Evaluation of Novel Ocotillol Derivatives and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s with Conventional Antibiotics
    作者:Doudou Zhang、Yucheng Cao、Kaiyi Wang、Zhuoyue Shi、Ruodong Wang、Qingguo Meng、Yi Bi
    DOI:10.3390/molecules26195969
    日期:——
    This research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wo series of 3-substituted ocotillol derivativ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anti-HA-MRSA potency and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mong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20–31 showe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values of 1–64 µg/mL in vitro against HA-MRSA 18–19, 18–20, and S. aureus ATCC29213. Compound 21 showed the bes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ith
    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导致许多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减少。尤其是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的耐药性尤为严重。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的 3-取代 ocotillol 衍生物,以提高它们的抗 HA-MRSA 效力和协同抗菌活性。中合成的化合物,20 - 31表明1-64微克/ mL,在体外对HA-MRSA 18-19,18-20,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21显示出最佳的抗菌活性,MIC 为 1 μg/mL,并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当与氯霉素 (CHL) 或卡那霉素 (KAN) 联合使用时,部分抑制浓度指数 (FICI) 值为 0.375。还总结了香油醇型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SAR)。化合物21有可能被开发为一种新型抗菌剂或针对 HA-MRSA 的增效剂。
  •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Evaluation of Novel 3-Substituted Ocotillol-Type Derivatives as Leads
    作者:Yi Bi、Xian-Xuan Liu、Heng-Yuan Zhang、Xiao Yang、Ze-Yun Liu、Jing Lu、Peter Lewis、Chong-Zhi Wang、Jin-Yi Xu、Qing-Guo Meng、Cong Ma、Chun-Su Yuan
    DOI:10.3390/molecules22040590
    日期:——
    is still a global problem. Therefore, new types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which are effective both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antibiotic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antibacterial ocotillol-type C-24 epimers modified from natural 20(S)-protopanaxadiol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screening results of Gram-positive
    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迅速增长,并且开发中的新型药物稀缺,细菌感染仍然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既能单独使用又能与传统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新型抗菌剂。在本文中,合成了一系列由天然 20(S)-原人参二醇修饰的抗菌 ocotillol 型 C-24 差向异构体,并评估了它们的抗菌活性。根据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B. subtilis 168 和 MRSA USA300)和革兰氏阴性菌(P. aer PAO1 和 A. baum ATCC19606)的筛选结果,该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菌最低抑菌浓度 (MIC) 值为 2–16 µg/mL 的细菌。随后的协同抗菌试验表明,衍生物 5c 和 6c 增强了枯草芽孢杆菌 168 和 MRSA USA300 对氯霉素 (CHL) 和卡那霉素 (KAN) 的敏感性(FICI < 0.5)。我们的数据表明,在 C-3 上具有长链氨基酸取代基的
  • 具有抗炎活性的Pyxinol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烟台大学
    公开号:CN10977664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抗炎活性的Pyxinol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类Pyxinol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抗炎的用途,属于新化合物的提出、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通式(I)Pyxinol酯化衍生物在制备抗炎类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是在制备治疗和预防急性肺损伤、脓毒血症等有关的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在临床上的给药方式可以采用口服、注射等方式。本发明的化合物临床所用剂量为0.01mg~1000 mg/天,也可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剂型的不同偏离此范围。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