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2-methylcyclohexanol | 7443-5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2-methylcyclohexanol
英文别名
2-methylcyclohexanol;Cyclohexanol, 2-methyl-, trans-;(1R,2R)-2-methylcyclohexan-1-ol
(+/-)-trans-2-methylcyclohexanol化学式
CAS
7443-52-9
化学式
C7H14O
mdl
——
分子量
114.188
InChiKey
NDVWOBYBJYUSMF-RNFRBKR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 °C(lit.)
  • 沸点:
    167.2-167.6 °C(lit.)
  • 密度:
    0.924 g/mL at 25 °C(lit.)
  • 闪点:
    138 °F
  • 保留指数:
    946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4/25,S26,S36/37/39,S38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6/37/38,R20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6120010
  • 储存条件:
    密封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31210cb443878c7fbcd981572a22b68b
查看
反-2-甲基环己醇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trans-2-Methylcyclohexanol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3级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4级
急性毒性(吸入) 第4级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麻醉作用
- 单一接触 [第3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易燃液体和蒸气
吸入或吞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可能会导致嗜睡或头晕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保持容器密闭。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
避免吸入。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反-2-甲基环己醇 修改号码: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若感不适,呼叫解毒
中心/医生。
食入: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反-2-甲基环己醇
百分比: >98.0%(GC)
CAS编码: 7443-52-9
分子式: C7H14O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有可能扩大灾情。)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水,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
紧急措施: 足够通风。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反-2-甲基环己醇 修改号码:5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气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半面罩或全面罩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依据当地和政府法
规,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21°C
沸点/沸程 167 °C
闪点: 59°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0.93
溶解度:
[水] 微溶于
[其他溶剂]
溶于: 醚, 酒精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火花, 明火, 静电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反-2-甲基环己醇 修改号码:5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
UN编号: 2617
正式运输名称: 甲基环己醇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Formation of olefins in the pyrolysis of N,N-disubstituted carbamates
    摘要:
    DOI:
    10.1021/jo00326a044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1-环己烯 在 2-(perfluorooctyl)ethyl methyl sulfide*BH3sodium hydroxide双氧水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1%的产率得到(+/-)-trans-2-methyl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氟二甲基硫醚:一种方便,无味,可回收的硼烷载体。
    摘要:
    硼烷气体和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硫化物形成固体,该固体由硫化物和相应的硫化物-硼烷的大约1:1混合物(氟BMS)组成。氟BMS允许烯烃在二氯甲烷/全氟化烃混合物中进行硼氢化,随后通过氟萃取回收氟硫化物。还报道了氟代BMS在通过手性氧杂硼烷催化剂催化的酮的不对称还原中以及在其他官能团的还原中的用途。[反应:看文字]
    DOI:
    10.1021/ol026957j
  • 作为试剂:
    描述:
    1-氯乙基氯甲酸酯混旋樟脑磺酸吡啶(+/-)-trans-2-methylcyclohexanol(+/-)-trans-2-methylcyclohexanol盐酸碳酸氢钠氯化钠magnes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庚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to obtain the captioned compound (482 mg)的产率得到carbonic acid 1-chloroethyl ester (1R,2R)-2-methylcyclohex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Prodrug of triazolone compound
    摘要:
    通过口服给予以下化学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可以使具有出色抑制血液凝固因子VIIa和抗凝作用的化合物(IV)的血液水平达到足以表现其药理作用的水平。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作治疗和/或预防由血栓形成引起的疾病的药物。
    公开号:
    US08436009B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ir-Stable, Nitrile-Ligated (Cyclopentadienone)iron Dicarbonyl Compounds as Transfer Reduction and Oxidation Catalysts
    作者:Taylor N. Plank、Jessica L. Drake、Daniel K. Kim、Timothy W. Funk
    DOI:10.1002/adsc.201100896
    日期:2012.3
    A series of air‐stable, nitrile‐ligated (cyclopentadienone)iron dicarbonyl compounds was synthesized and their activities as catalysts in the transfer reduction of acetophenone were explored. While all were active catalysts, the acetonitrile adduct was chosen for further study and was found to be active in the transfer reduc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and in the Oppenauer‐type oxidation of secondary
    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腈键合的(环戊二烯酮)铁二羰基铁化合物,并探讨了它们在催化还原苯乙酮中的催化活性。尽管所有这些都是活性催化剂,但乙腈加合物被选择用于进一步研究,并且发现其在醛和酮的转移还原以及仲醇的Oppenauer型氧化中具有活性。乙腈催化剂显示出与类似的对空气敏感的氢化铁类似的活性,但与氢化铁不同,它在使用氢气的羰基还原反应中没有反应性。
  • The first example of amine-induced reversal of diastereoselectivity in acylation of some trans-2-substituted cyclohexanols
    作者:Andrey V. Samoshin、Jasper Visser、Matthew Curtis、Vyacheslav V. Samoshin、Andreas H. Franz
    DOI:10.3998/ark.5550190.0013.803
    日期:——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ddition of a tertiary amine not only accelerates the acylation, but for some substituents leads to complete inversion of diastereoselectivity.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rationalized in terms of a possible stere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assistance by the substituent group during the acylation of the neighboring hydroxyl group.
    外消旋酰氯和外消旋反式-2-取代环己醇之间的反应以非对映选择性进行。我们首次发现叔胺的加入不仅会加速酰化,而且对于某些取代基,会导致非对映选择性的完全反转。这些观察结果在相邻羟基酰化过程中取代基可能的立体选择性分子内辅助作用被合理化。
  • Bis(pyridine)iodonium Tetrafluoroborate (IPy2BF4): A Versatile Oxidizing Reagent
    作者:José Barluenga、Francisco González-Bobes、Marcelo C. Murguía、Sreenivasa R. Ananthoju、José M. González
    DOI:10.1002/chem.200400136
    日期:2004.9.6
    The use of bis(pyridine)iodonium tetrafluoroborate (IPy(2)BF(4)) as an oxidizing agent towards different types of alcohols is reported. The observed reactivity involves different reaction pathways, as a function both of the structure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and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terestingly, the title iodine-containing compound is capable of a tuneable reaction with simple cycloalkanols
    据报道,使用双(吡啶)碘化四氟硼酸盐(IPy(2)BF(4))作为对不同类型醇的氧化剂。观察到的反应性涉及不同的反应途径,这取决于原料的结构和实验条件。有趣的是,标题含碘的化合物能够与简单的环烷醇进行可调反应,从而提供对ω-碘羰基化合物或酮的直接和选择性的通路,而氧化电位是以前未报道和化学选择的范围。此外,还建立了通过容易进行的实验程序从伯醇制备醛和酯的合适条件。环烷醇的β断裂反应和伯,
  • Reactivity of bismuth(III) halides towards alcohols. A tentative to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作者:El Mehdi Keramane、Bernard Boyer、Jean-Pierre Roque
    DOI:10.1016/s0040-4020(01)00013-8
    日期:2001.3
    bismuth(III) halides (BiX3; X=Cl, Br and I) towards a series of alcohol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ree different reactions have been studied, namely: halogenation, dehydration and etherification. The behaviour of these bismuth derivatives was found to depend on the nature of the halide bonded to the bismuth atom. Their reactivities can be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the Hard and Soft Acids and Bases
    研究了卤化铋(III)(BiX 3; X = Cl,Br和I)对一系列醇的反应性。已经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反应,即:卤化,脱水和醚化。发现这些铋衍生物的行为取决于结合到铋原子上的卤化物的性质。它们的反应性可以根据硬酸和软酸和碱(HSAB)原理进行解释。提出了一种机制,该机制涉及形成醇与Bi(III)的复合物。
  •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N-methylpyrrolidine complex. 1.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N-methyplyrrolidine complex. An air and thermally stable reducing agent derived from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作者:Joseph C. Fuller、Eric L. Stangeland、Thomas C. Jackson、Bakthan Singaram
    DOI:10.1016/s0040-4039(00)76746-3
    日期:1994.3
    A 1:1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N-methylpyrrolidine complex (LAHNMP),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with N-methylpyrrolidine, is a powerful reducing agent, comparable to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in its reducing properties. LAHNMP reduces esters, lactones, anhydrides and carboxylic acids to the corresponding alcohols. Test reductions show that LAHNMP also reduces a wide range of
    通过氢化铝锂与N-甲基吡咯烷反应制得的1:1氢化铝锂-N-甲基吡咯烷配合物(LAHNMP)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还原剂,与氢化铝锂相比具有可比性。LAHNMP将酯,内酯,酸酐和羧酸还原为相应的醇。试验结果表明,LAHNMP还可以还原各种官能团,包括酰胺,环氧化物,肟,腈,硝基化合物和卤化物。只要还原过程中不放出氢气,就可以使用塑料刮刀将LAHNMP安全地转移到空气中,并在开放的容器中使用,而不需要惰性气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