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儿萘酚硼烷 | 274-07-7

中文名称
儿萘酚硼烷
中文别名
1,3,2-苯并二氧硼烷;儿茶酚;儿茶酚硼烷;儿茶素硼烷;邻苯二氧硼烷
英文名称
benzo[1,3,2]dioxaborole
英文别名
1,3,2-Benzodioxaborolan;1,3,2-benzodioxaborole;Catecholborane;HBcat;Einecs 205-991-5
儿萘酚硼烷化学式
CAS
274-07-7
化学式
C6H5BO2
mdl
MFCD00005846
分子量
119.915
InChiKey
CENMEJUYOOMFF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 °C(lit.)
  • 沸点:
    50 °C50 mm Hg(lit.)
  • 密度:
    1.125 g/mL at 25 °C(lit.)
  • 闪点:
    36 °F
  • 溶解度:
    与乙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甲苯、苯混溶。
  • 稳定性/保质期:

    潮湿空气、酸、氧化物及热发生反应。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7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F,C
  • 安全说明:
    S16,S26,S36/37/39,S43,S45,S62
  • 危险类别码:
    R14,R34,R11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4999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924 3/PG 2
  • 危险标志:
    GHS02,GHS05,GHS07,GHS08
  • 危险性描述:
    H225,H302,H314,H335,H35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0,P280,P305 + P351 + P338,P370 + P378,P403 + P235
  •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冷藏于阴凉、干燥的仓库中,并用惰性气体保护以防潮湿和水汽侵入。

SDS

SDS:f6452c8a1760396ed5ba8b0d3e4f60ea
查看

模块 1. 化学
1.1 产品标识符
: 儿茶酚硼烷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2)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响应
P301 + P330 + 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剧烈反应。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6H5BO2
分子式
: 119.91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1,3,2-Benzodioxaborol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274-07-7
No.) 205-991-5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干粉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硼烷/氧化硼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不要用冲洗。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贮存期间严禁与接触。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充气操作和储存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浑浊的,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2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50 °C 在 67 hPa - lit.
g) 闪点
2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125 g/cm3 在 25 °C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剧烈反应。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暴露在潮湿中。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924 国际海运危规: 2924 国际空运危规: 2924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CORROSIVE, N.O.S. (1,3,2-Benzodioxaborole)
国际海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CORROSIVE, N.O.S. (1,3,2-Benzodioxaborole)
国际空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corrOSiVE, n.o.s. (1,3,2-Benzodioxaborol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8) 国际海运危规: 3 (8) 国际空运危规: 3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萘酚硼烷主要被用作香料、药物以及化工原料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荧光探针和荧光增强剂中。此外,它也用于合成医药、农药和橡胶助剂。在农药行业中,儿萘酚硼烷主要用于合成选择性的非激素型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呱草丹,这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稻田除草剂

用途

儿茶酚硼烷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性质稳定、易贮存的特点,并且与烯烃和炔烃在温和条件下反应速率快、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高。这些特点使其在氢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硼烷,其衍生物在有机反应中的活性较低,但在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对于儿茶酚硼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一直是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制备

将二硼酸盐化合物在非均相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B—B键的高压氢裂解反应,合成了包括儿茶酚硼烷在内的三类单氢硼烷。其中,类催化剂的效果最为理想,此类催化剂可以在常温条件下高效催化二硼酸盐中的B—B键断裂,随后与氢气反应生成儿茶酚硼烷

用途

儿茶酚硼烷是一种单官能氢化试剂,能够将β-羟基酮还原为1,3-二醇,并且对α,β-烯酮的共轭还原反应有显著影响。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Mo(iv)的亚氨基-氢化物配合物:硼氢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机理方面†
    摘要:
    亚氨基-氢化物络合物(ArN)Mo(H)(Cl)(PMe 3)3(1)和(ArN)Mo(H)2(PMe 3)3(2)(Ar = 2,6-二异丙基苯基)催化各种硼氢化反应,包括将HBCat添加到腈中以形成双(硼化)胺RCH 2 N(BCat)2的罕见例子。配合物1和2与腈和HBCat的化学计量反应性表明,催化反应是通过一系列有害的硼酸酰胺基和硼基氨基配合物进行的。对于复杂1,催化作用是通过在Mo–H键上添加腈而开始的,从而生成(ArN)Mo(Cl)(N CHR)(PMe 3)2;而对于复杂的2个化学计量的反应表明初始添加HBCat以形成agostic复杂沫(H)2(PME 3)3(η 3 -NAr-HBcat)(16)。
    DOI:
    10.1039/c5dt02945g
  • 作为产物:
    描述:
    双联邻苯二酚硼酸酯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正戊烷 为溶剂, 20.0 ℃ 、100.0 kPa 条件下, 反应 21.0h, 以26%的产率得到儿萘酚硼烷
    参考文献:
    名称:
    儿茶酚,Pinacol-和Neopentylglycolborane的合成通过多相催化乙?B乙硼烷的氢解(4)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来处理氢硼烷邻苯二酚,频哪醇和新戊二醇硼烷。从乙硼烷(4)乙开始2猫2,B 2销2,或B 2 NEOP 2,是由B的非均相催化裂解获得的各个硼烷与氢的相应乙硼烷乙键。发现第10族金属是该反应的有效催化剂。
    DOI:
    10.1002/chem.201302677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ies toward the Unique Pederin Family Member Psymberin: Full Structure Elucidation, Two Alternative Total Syntheses, and Analogs
    摘要:
    Two synthetic approaches to psymberin have been accomplished. A highly convergent first generation synthesis led to the complete stereochemical assignment and demonstrated that psymberin and irciniastatin A are identical compounds. This synthesis featured a diastereoselective aldol coupling between the aryl fragment and a central tetrahydropyran core and a novel one-pot procedure to convert an amide, via intermediacy of a sensitive methyl imidate, to the N-acyl aminal reminiscent of psymberin. The highlight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synthesis include an efficient iri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bisallylation of neopentyl glycol and a stepwise Sonogashira coupling/cycloisomerization/reduction sequence to construct the dihydroisocoumarin unit. The two synthetic avenues were achieved in 17-18 steps (longest linear sequence, similar to 14-15 isolations) from 3 fragments prepared in 7-8 (first generation) and 3-8 (second generation) steps each. This convergent approach allow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fficient amounts of psymberin (similar to 0.5 g) for follow-up biological studies. Meanwhile, our highly flexible strategy enabled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multiple analogs, including a psymberin pederin hybrid, termed psympederin, that proved crucial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emical biology of psymberin and related compounds that will be described in a subsequent manuscript.
    DOI:
    10.1021/ja30576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Amino Lactonization and Amino Oxygenation of Alkenes Using <i>O</i>-Benzoylhydroxylamines
    作者:Brett N. Hemric、Kun Shen、Qiu Wang
    DOI:10.1021/jacs.6b02840
    日期:2016.5.11
    A copper-catalyzed amino lactonization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has been achieved as well as the analogous intermolecular three-component amino oxygenation of olefins. The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mild conditions and a remarkably broad substrate scope, offering a novel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construct a wide range of amino lactones as well as 1,2-amino alcohol derivatives. Mechanistic studies
    已经实现了催化的不饱和羧酸基内酯化以及烯烃的类似分子间三组分基氧化。该转化具有温和的条件和非常广泛的底物范围,为构建各种基内酯和 1,2-基醇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是通过独特的 O-苯甲酰羟胺促进的烯烃亲电胺化进行的。
  •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carbonyl reduction with borane catalyzed by chiral spiroborate esters derived from chiral beta-aminoalcohols
    申请人:Ortiz-Marciales Margarita
    公开号:US20080200672A1
    公开(公告)日:2008-08-21
    Novel spiroborate esters derived from non-recemic 1,2-amino alcohols were examined as chiral catalyst in the borane reduction of acetophenone and other aromatic ketone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optically active alcohols were obtained in excellent chemical yields and up to 99% ee with less than 10% catalyst.
    从非手性1,2-基醇衍生的新型螺环硼酸酯作为手性催化剂在室温下用于苯乙酮和其他芳香酮氢化还原反应。光学活性醇以极高的化学产率获得,ee值高达99%,催化剂用量不到10%。
  • Hydroboration and Suzuki–Miyaura Coupling Reactions with the Electronically Modulated Variant of an Ynamine: The Synthesis of (E)-β-Arylenamides
    作者:Bernhard Witulski、Nicole Buschmann、Uwe Bergsträßer
    DOI:10.1016/s0040-4020(00)00773-0
    日期:2000.10
    The first hydroboration of an 1-alkynylamide—the electronically modulated variant of an ynamine—is described. This hydrobo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with aryl bromides or aryl iodides allows a flexible synthesis of (E)-β-arylenamides and 3-(2′-amidovinyl)indoles with high degree of molecular diversity.
    描述了1-炔基酰胺的第一次氢化反应(一种电子调节的炔胺变体)。这种氢化结合了Suzuki-Miyaura与芳基化物或芳基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可以灵活地合成具有高度分子多样性的(E)-β-芳基酰胺和3-(2'-乙烯基吲哚
  • Iron-Catalyzed Hydroboration: Unlocking Reactivity through Ligand Modulation
    作者:Maialen Espinal-Viguri、Callum R. Woof、Ruth L. Webster
    DOI:10.1002/chem.201602818
    日期:2016.8.8
    hydroboration (HB) of alkenes and alkynes is reported. A simple change in ligand structure leads to an extensive change in catalyst activity. Reactions proceed efficiently over a wide range of challenging substrates including activated, unactivated and sterically encumbered motifs. Conditions are mild and do not require the use of reducing agents or other additives. Large excesses of borating reagent are not required
    据报道,烯烃和炔烃催化氢化(HB)。配体结构的简单变化导致催化剂活性的广泛变化。反应可在各种挑战性底物上有效进行,包括激活,未激活和空间受限的基序。条件温和,不需要使用还原剂或其他添加剂。不需要大量过量的硼酸化试剂,从而可以在存在多个双键的情况下控制化学和区域选择性。机械学的见解表明,该反应很可能通过高反应性的氢化中间体进行。
  • Cobalt(II) Coordination Polymer as a Pre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boration of Aldehydes, Ketones, and Imines
    作者:Jing Wu、Haisu Zeng、Jessica Cheng、Shengping Zheng、James A. Golen、David R. Manke、Guoqi Zhang
    DOI:10.1021/acs.joc.8b01094
    日期:2018.8.17
    Highly effective hydroboration precatalyst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cobalt(II)-terpyridine coordination polymer (CP). The hydroboration of ketones, aldehydes, and imines with pinacolborane (HBpin) has been achieved using the recyclable CP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an air-stable activator. A wide range of substrates containing polar C═O or C═N bonds have been hydroborated selectively in excellent yields
    基于(II)-吡啶吡啶配位聚合物(CP)开发了高效的氢化前催化剂。酮,乙醛亚胺频哪醇硼烷(HBpin)的氢化已经在空气稳定的活化剂存在下使用可回收的CP催化剂实现了。含有极性C═O或C═N键的多种底物已在环境条件下以优异的收率选择性氢化。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盐酸沙丁胺醇 (S)-溴烯醇内酯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3,3''-双([[1,1''-联苯]-4-基)-[1,1''-联萘]-2,2''-二醇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2,2'',3,3''-四氢-6,6''-二-9-菲基-1,1''-螺双[1H-茚]-7,7''-二醇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6,6)-苯基-C61己酸甲酯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3S,3aR)-2-(3-氯-4-氰基苯基)-3-环戊基-3,3a,4,5-四氢-2H-苯并[g]吲唑-7-羧酸 (3R,3’’R,4S,4’’S,11bS,11’’bS)-(+)-4,4’’-二叔丁基-4,4’’,5,5’’-四氢-3,3’’-联-3H-二萘酚[2,1-c:1’’,2’’-e]膦(S)-BINAPINE (3-三苯基甲氨基甲基)吡啶 (3-[(E)-1-氰基-2-乙氧基-2-hydroxyethenyl]-1-氧代-1H-茚-2-甲酰胺) (2′′-甲基氨基-1,1′′-联苯-2-基)甲烷磺酰基铝(II)二聚体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