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溴化硼 | 10294-33-4

中文名称
三溴化硼
中文别名
三溴硼烷;天然碱;溴化硼;碳酸钠石
英文名称
boron tribromide
英文别名
BBr3;tribromoborane
三溴化硼化学式
CAS
10294-33-4
化学式
BBr3
mdl
——
分子量
250.523
InChiKey
ILAHWRKJUDSMF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6 °C(lit.)
  • 沸点:
    ~90 °C
  • 密度:
    2.60 g/mL at 20 °C(lit.)
  • 蒸气密度:
    8.6 (vs air)
  • 闪点:
    30 °F
  • 溶解度:
    与乙醇和四氯化碳混溶。
  • 介电常数:
    2.6(0℃)
  • 物理描述:
    Boron tribromide appears as a colorless, fuming liquid with a pungent odor. Boiling point 194°F. Freezing point -51°F. 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Corrosive to metals and tissue.
  • 颜色/状态:
    Colorless, fuming liquid
  • 气味:
    Sharp, irritating odor
  • 蒸汽密度:
    Relative vapor density (air = 1): 8.6
  • 蒸汽压力:
    40 mm Hg at 14 °C; 100 mm Hg at 33.5 °C
  • 稳定性/保质期:
    1. 易被水和醇等分解,受热会爆炸,对人体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其蒸气剧毒,腐蚀性较强,具有强吸水性,见光、遇热易分解,接触空气冒白烟。为强路易式酸,能与碱反应形成络合物和加成物。 2. 在干燥空气中不变化,溶于无机酸并剧烈起泡。天然碱产于不同的盐湖沉积物中,主要产于碱湖及古代沉积矿床中,常与针碳钠钙石、水碱、泡碱、石盐、芒硝、钙芒硝和石膏共生。遇空气中的湿气很容易水解。 3. 稳定性:稳定 4. 禁配物:碱类、水、醇类 5. 应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潮湿空气、光照 6. 聚合危害:不聚合
  • 分解:
    On decomposition, /one mole of/ boron tribromide would be expected to produce three moles of hydrogen bromide.
  • 粘度:
    0.731 cP at 75 °F (liquid)
  • 腐蚀性:
    Strongly attacks metals and wood
  • 汽化热:
    30.5 kJ/mol at 91 °C
  • 表面张力:
    29.1 dynes/cm = 0.0291 N/m at 22 °C
  • 电离电位:
    9.70 eV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5312 AT 16.3 °C/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6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代谢
溴主要通过吸入进入人体,但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溴盐可以摄入。由于溴的活性,它会迅速形成溴化物并可能沉积在组织中,取代其他卤素。
Bromine is mainly absorbed via inhalation, but may also enter the body through dermal contact. Bromine salts can be ingested. Due to its reactivity, bromine quickly forms bromide and may be deposited in the tissues, displacing other halogens. (L626)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溴是一种强大的氧化剂,能够从粘膜组织中的水分解出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也是有力的氧化剂,会导致组织损伤。此外,氢溴酸和溴酸的形成会导致二次刺激。溴离子还已知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溴中毒。这被认为是因为溴离子取代了神经递质和传输系统中的氯离子,从而影响了众多的突触过程。(L626, L627, A543)
Bromine is a powerful oxidizing agent and is able to release oxygen free radicals from the water in mucous membranes. These free radicals are also potent oxidizers and produce tissue damage. In additon, the formation of hydrobromic and bromic acids will result in secondary irritation. The bromide ion is also known to affec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using bromism. This is believed to be a result of bromide ions substituting for chloride ions in the in actions of neurotransmitters and transport systems, thus affecting numerous synaptic processes. (L626, L627, A543)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对人类不具有致癌性(未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名)。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not listed by IARC).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溴蒸气会引起刺激和对粘膜的直接损害。元素溴也会烧伤皮肤。溴化物离子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暴露会产生神经元效应。这被称为溴中毒,可能导致从中枢反应到嗜睡、昏迷、恶病质、昏迷、反射丧失或病理反射、阵挛性癫痫、震颤、共济失调、神经敏感性丧失、瘫痪、眼乳头水肿、异常言语、脑水肿、谵妄、攻击性和精神病的各种反应。(L625, L626, L627)
Bromine vapour causes irritation and direct damage to the mucous membranes. Elemental bromine also burns the skin. The bromide ion is 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pressant and chronic exposure produces neuronal effects. This is called bromism and can result in central reactions reaching from somnolence to coma, cachexia, exicosis, loss of reflexes or pathologic reflexes, clonic seizures, tremor, ataxia, loss of neural sensitivity, paresis, papillar edema of the eyes, abnormal speech, cerebral edema, delirium, aggressiveness, and psychoses. (L625, L626, L62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吸入和摄入被身体吸收。
The substanc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by inhalation and by inges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吸入,摄入,皮肤和/或眼睛接触
inhalation, ingestion, skin and/or eye contact
来源: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安全信息

  • 职业暴露限值:
    Ceiling: 1 ppm (10 mg/m3)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16,S23,S26,S28,S33,S36/37/39,S45,S60,S61,S62,S9
  • 危险类别码:
    R14,R35,R26/2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27590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390 6.1/PG 1
  • 危险类别:
    8
  • RTECS号:
    ED7400000
  • 包装等级:
    I
  • 危险标志:
    GHS02,GHS05,GHS06,GHS08,GHS09
  • 危险性描述:
    H225,H300 + H330,H304,H314,H336,H361f,H373,H41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0,P280,P301 + P310,P301 + P310 + P330,P303 + P361 + P353,P304 + P340 + P310,P305 + P351 + P338,P331,P403 + P233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在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库房中。 - 远离火源和热源。 - 包装需密封,避免受潮。 - 与碱类、醇类等物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 不宜长期储存,以免变质。 - 库区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53e286496f637f58b59e011a3a878592
查看
国标编号: 81059
CAS: 10294-33-4
中文名称: 三溴化硼
英文名称: Boron tribromide;Boron bromide
别 名: 溴化硼
分子式: BBr 3
分子量: 250.54
熔 点: -45℃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65
蒸汽压:
溶解性: 溶于四氯化碳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稍带黄色的发烟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用 途: 用于有机硼合成和高纯硼的制取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水分解,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时会发生爆炸。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溴化氢、氧化硼。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原子吸收法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10mg/m3[上限值]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二氧化碳。禁止用水。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三溴化硼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室温下为无色液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会发烟,生成硼酸和溴化氢。该物质可通过将三氧化二硼、碳和单质溴共热制得:首先生成单质硼,然后硼直接与溴反应形成三溴化硼。

理化性质

无色的黏稠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且有毒。熔点为-46℃,沸点91.3℃。它易溶于四氯化碳。遇水或受热分解并可能爆炸,能与磷、氮、氧、硫、卤素、氨、碱、卤化磷、磷化氢以及许多氨的取代物反应。其对皮肤、眼或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并且毒性类似于溴化氢。美国规定作业环境中三溴化硼的最大容许浓度为1ppm(10mg/m3)。实验室中可通过三溴化铝与三氟化硼反应并经蒸馏制得。该物质可用作半导体硅的掺杂源,也可用于高纯度硼和有机硼化合物的制备。

此外,三溴化硼还参与其他相关化学反应。例如,在氢碘酸(300~400℃)中连续通入可得到BIBr2、BI2Br 和 BI3 的混合物;三溴化硼与金刚烷作用生成1-溴代金刚烷。

淬灭方法

在搅拌下将其加入大量冰水中,不能反向操作。确认反应后再用碱中和。对于不立即反应的三氯氧磷,可慢慢倒入常温水中,并确保反应完全后继续加水并不断冷却,最后在冷却条件下用碱中和。

卤化硼

常见的卤化硼包括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三溴化硼和三碘化硼。这些物质皆为共价分子,在高温下使用碳还原剂以及卤素与三氧化二硼作用制备而成,例如:B2O3 + 3C + 3Cl2 → 2BCl3 + 3CO;而三氟化硼则由氢氟酸(萤石和浓硫酸)与三氧化二硼反应制备。这些卤化物的熔点较低且随卤素原子序数增大而升高,其化学性质各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用途

三溴化硼用作半导体掺杂材料、有机合成催化剂或中间体及溴化剂,并作为制造高纯度硼及其他有机硼化合物的原料。此外,还用于有机硼合成和高纯硼制备,亦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中间体和溴化剂。

生产方法

直接合成法将干燥的元素硼粉装入管式反应炉中,加热至850℃;同时在溴釜中加入溴素并微沸后通入反应管。生成的液体溴化硼需经过脱溴器、活性炭、锌粉和铝屑共同加热回流以确保颜色为无色,随后进行粗馏和精馏制得纯净的三溴化硼。

物理化学特性

三溴化硼库房应通风且低温干燥,并与碱类分开存放。灭火剂推荐使用干砂、二氧化碳或干石粉及干土。根据职业健康标准,作业环境中的最大容许浓度为1PPM(10毫克/立方米)。遇水或受热分解可产生有毒的溴化物和硼化物气体;并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性。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溴化硼 在 hydrocarbon 作用下, 生成 氢溴酸
    参考文献:
    名称:
    烷基苯与三溴化硼的光化学反应
    摘要:
    甲苯与三溴化硼的光化学反应,然后水解,形成邻-(12·7%)m-(7·5%)和对甲苯硼酸(54·8%)以及少量的ω-甲苯硼酸。乙苯类似地硼化的,得到ø - (9·9%),米- (3·0%),和p -ethylbenzeneboronic酸(57·6%)一起α-(12·9%)和ω-ethylbenzeneboronic酸(2·6%)。在枯烯的光硼化中,o-(1·9%),m-(4·5%)和p获得了-枯烯硼酸(73·6%),但是没有检测到α-枯烯硼酸。环取代是优选的,其可以通过光化学激发烷基苯和三溴化硼之间的CT配合物而进行。通过涉及二溴硼基自由基(·BBr 2)的自由基方法同时获得少量的侧链硼化产物。
    DOI:
    10.1016/s0040-4020(01)82754-x
  • 作为产物:
    描述:
    硼烷 在 C2H4Br2 作用下, 生成 三溴化硼
    参考文献:
    名称:
    Chabrie,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892, vol. 7, # 3, p. 29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2-碘苯甲醚copper(l) iodide三溴化硼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2.0h, 生成 11-Bromo-8-oxa-14-thia-1-azapentacyclo[11.7.1.02,7.09,21.015,20]henicosa-2,4,6,9(21),10,12,15,17,19-nona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化合物、包含其的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电装置、包括所述光电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所述光电装置的由式1表示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光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活化层;以及由式1表示的有机化合物:#imgabs0#其中,在式1中,X1、X2、X3、n11、n21、n31、Q、R1、R2、R3、R41、R42、n12、n22、n32和n41与本文中定义的相同。
    公开号:
    CN11773622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other proliferative disease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20143182A1
    公开(公告)日:2002-10-03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certai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useful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having the Formula (I): 1 wherein: (a) m is an integer 0 or 1; (b) R 12 is an alkyl, a substituted alkyl, a cycloalkyl, a substituted cycloalkyl, a heterocyclic, a 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a heteroaryl, a substituted heteroaryl, an aryl or a substituted aryl residue; (c) Ar 3 is an aryl, a substituted aryl, a heteroaryl or a substituted heteroaryl residue; (d) Ar 4 is an aryl, a substituted aryl, a heteroaryl or a substituted heteroaryl residue; (e) R 5 is hydrogen, hydroxy, alkyl or substituted alkyl; (f) - - - - - represents a bond present or absent; and (g) W, X, Y and Z are independently or together C(O)—, C(S), S, O, or NH;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该发明涉及某些对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有用的杂环化合物,其具有以下式(I): 1 其中: (a) m是整数0或1; (b) R12是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杂芳基,取代杂芳基,芳基或取代芳基残基; (c) Ar3是芳基,取代芳基,杂芳基或取代杂芳基残基; (d) Ar4是芳基,取代芳基,杂芳基或取代杂芳基残基; (e) R5是氢,羟基,烷基或取代烷基; (f) - - - - - 代表存在或不存在的键;以及 (g) W、X、Y和Z独立或一起是C(O)、C(S)、S、O或NH;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 电致发光聚合单体、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申请人: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公开号:CN10829948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聚合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合单体M1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含有杂原子硼和氮。硼原子中心具有空的Pπ轨道,使其作为路易斯酸能够接受电子,硼与芳香环取代基键接,形成P‑π共轭,增大共轭程度,因此单体M1的荧光性增强,提高了发光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氮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赋予了单体M1较好的空穴传输能力。单体M1是多元稠环结构,较大的共轭平面有利于提高材料载流子传输能力。本发明所述的电致发光聚合物具有电致发光聚合单体M1衍生的重复单元,且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采用常见有机溶剂溶解,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成膜,制备得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
  • 基于给体-受体的双硼氧杂芘类化合物及其应 用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0183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基于给体‑受体的双硼氧杂芘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类双硼氧杂芘类化合物可以是荧光、延迟的荧光和/或磷光发射体,具有发光颜色易调、量子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在发光材料或主体材料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申请人:LG CHEM, LTD.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120010134563) Corp. No ▼ 110111-2207995BRN ▼107-81-98139
    公开号:KR201801206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본 명세서는 화학식 1의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를 제공한다.
    这份规范提供了包括化学式1中的杂环化合物及其所含有的有机发光器件。
  • 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on Counter Anions in Gold Catalysis: On Alternative Counter Anions
    作者:Jasmin Schießl、Jürgen Schulmeister、Angelino Doppiu、Eileen Wörner、Matthias Rudolph、Ralf Karch、A. Stephen K. Hashmi
    DOI:10.1002/adsc.201800629
    日期:2018.10.18
    counter anion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 variety of well‐known test reactions representing the key reactivity patterns of homogeneous gold catalysi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monitored by GC and 1H NMR. As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counter anion influence is usually more pronounced than the corresponding ligand effect. Due to this,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unter anions so far
    通过多种代表均相金催化关键反应模式的众所周知的测试反应,研究了多用途抗衡阴离子的比较,并通过GC和1 H NMR监测了催化活性。如前所述,抗衡阴离子的影响通常比相应的配体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迄今为止对均金催化反应的研究中还没有包括的抗衡阴离子的研究。使用到目前为止被忽略的抗衡阴离子(BAr F 4)-,[B(C 6 F 5)4 ] -,[Al(OC(CF 3)3)4 ] -和[B(C 6 F 5)3(OAc F)] -表现出超过或至少与常用抗衡阴离子相似的催化活性。抗衡阴离子的广泛使用在将来有关金催化中的催化剂优化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