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二苯胺/在大鼠和人体内已转化为4-羟基二苯胺。实际上,作为抗氧化剂的二苯胺会促进脂质过氧化氢的形成和氧气的消耗,同时显著抑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的生成。/二苯胺/取消了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合酶依赖性转化产物的形成。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尿液中的代谢物包括4-羟基-DPA、4,4'-二羟基-DPA及其结合物。没有证据表明存在N-羟基化。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二苯胺在奶牛体内的命运已经得到了研究。在牛奶或尿液中没有检测到母化合物,但在粪便中发现了少量(1.4%)的二苯胺。主要的代谢物是单羟基和双羟基衍生物。二苯胺在牛肉肝微粒体中迅速被代谢。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百分之五十的5 ppm二苯胺在30分钟的肝脏提取物孵化过程中消失了。据推测,二苯胺发生了微粒体羟基化,随后经过结合作用被消除。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对联苯胺已知的人类代谢物包括对联苯胺N-葡萄糖苷酸。
来源:NORMAN Suspect List Exchange
毒理性
二苯胺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导致肝细胞ATP含量降低,进而引起肝细胞损伤(A15350)。在动物模型中,短期和长期暴露会导致血液学参数改变、脾脏红细胞生成增加、脾脏充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着(L207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癌症分类:不太可能对人类致癌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A4;不能归类为人类致癌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对人类不具有致癌性(未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名)。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和摄入被身体吸收。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吸收、分配和排泄
据说比苯胺更不容易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给荷斯坦奶牛饲料中添加二苯胺(5 ppm)四天后,粪便中检测到了1.4%的剂量,但在尿液或牛奶中未检测到。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一头荷斯坦奶牛在饲料中按每千克5毫克的剂量喂食二苯胺,持续4天。在牛奶或尿液中未检测到二苯胺残留,只有在粪便中检测到很小的一部分(总剂量的1.4%)。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二苯胺通过吸入和皮肤接触容易被吸收。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