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ET
代谢
在大鼠单次静脉注射15.5微摩尔/千克(14C)-DPG后...通过直接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检查了尿液中排出的(14C)-DPG派生的放射活性的性质。在所有检查的时间点,胆汁中只含有少量的母化合物。胆汁中的大部分放射性(95%)是以DPG的主要代谢物(峰II)的形式存在,还有少量另一种代谢物(峰I)的痕迹。胆汁中排出的主要代谢物(峰II)对芳基硫酸酶、强酸或强碱的水解作用有抵抗性。然而,将这种代谢物与β-葡萄糖醛酸酶一起孵化,几乎完全水解产生代谢物V。据信,这种代谢物(峰II)是葡萄糖苷酸的形式,葡萄糖苷酸化的位置尚未确定。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在大鼠单次静脉注射15.5微摩尔/千克(14C)-DPG后... DPG衍生的放射性在粪便中的排泄主要以代谢物V的形式(占94%)。因此,胆汁中存在的葡萄糖苷酸(峰II)随后在大肠中被水解,很可能是被肠道菌群水解,释放出代谢物V,这占了粪便中排泄的大部分放射性。尿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约28%的尿液排泄的放射性是以母体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尿液中主要的代谢物(峰II)约占放射性总量的37%。用β-葡萄糖苷酶处理这种代谢物,使其水解生成代谢物V。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在大鼠单次静脉注射15.5微摩尔/千克(14C)-DPG后/ ... 比较胆汁与粪便中的排泄情况表明,总剂量的多达30%在胆汁排泄后在肠道中被重新吸收。由于这种物质的大部分是代谢物V,肠道重吸收和再结合可能解释了尿液中排出的代谢物II的大部分。尿液中还检测到另外两种代谢物。代谢物III在大约32%的放射性物质中从柱子中洗脱,紧随II峰之后,而未结合的代谢物V仅占3%的放射性。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在大鼠单次静脉注射15.5微摩尔/千克(14C)-二磷酸甘油后...在45分钟和2小时时间点从肺、皮肤和脂肪组织中提取的放射性物质仅以母化合物形式存在。在24小时时间点从其他组织中提取的放射性物质不足以准确测定代谢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N,N'-二苯胍(二苯胍)经酶促C-氧化反应生成N-(4-羟基苯基)-N'-苯胍(4HPG)……已有报道。……使用大鼠和兔肝匀浆(9000 g上清液和微粒体)作为酶源。酶促氧化反应既依赖于O2又依赖于NADPH。NADPH不能被过氧化氢所替代。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吸入和摄入被身体吸收。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红斑。疼痛。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腹痛。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皮肤致敏剂 - 一种可以诱导皮肤产生过敏反应的制剂。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一种数学设计用于研究橡胶成分中的硫代氨基甲酸二甲酯和二苯胍衍生物的联合毒性,结果显示只有轻微毒性。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一个对兔子进行的长期实验证实,二苯胍进入血液后会被所有身体组织吸收,其主要分布在肾脏和肝脏中。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1,3-二苯胍/(DPG)迅速被吸收并在体内各组织中分布:在给予100 mg DPG/kg体重的剂量后30分钟,该物质在血液中被发现;在一小时后,它被发现在所有内脏器官中;24小时后,它在尿液中被发现。DPG随尿液排出的情况在第6天停止。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静脉注射15.15微摩尔/千克剂量的(14C)-/n,n'-二苯胍/(DPG)后,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点对主要器官和组织进行了放射性含量的采样。最初观察到DPG派生的放射性活性的最高浓度(占总剂量的百分比/克组织)在肝脏中,其次是肾脏和肺。肝脏中的峰值浓度在给药后45分钟达到,而其他组织的DPG派生的放射性活性,可能除了睾丸和脂肪组织外,都显示出下降。在检查的每个时间点,肝脏中DPG派生的放射性活性的浓度都高于其他组织。在暴露后24小时,肝脏中DPG的浓度是大多数其他组织的5-10倍。有趣的是,在大脑和大多数瘦肉组织中,DPG派生的放射性活性的浓度在相似的时间点相似。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大鼠单次静脉注射(14C)-DPG 15.15微摩尔/千克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组织中放射性的分布情况如下。DPG衍生的放射性很容易从所有组织中清除,以至于在暴露后24小时内,总组织负担大约是观察到最早时间点(15分钟)的十分之一。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白色,味苦,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氯仿、热苯及热甲苯,易溶于稀无机酸。
用途
二苯胍主要用作天然胶与合成胶的中速促进剂。它常用作噻唑类、秋兰姆及次碘酰类促进剂的活性剂。当与促进剂DM或TMTD并用时,可实现连续硫化。作为噻唑促进剂的第二促进剂使用时,会降低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需要配合适当的防老剂。在氯丁橡胶中,二苯胍还具有增塑剂和塑解剂的作用。但该物质不适用于白色或浅色制品以及与食品接触的橡胶制品。
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胶板、鞋底、工业制品、硬质胶和厚壁制品等。作为第二促进剂时的用量为1-2份,而用作噻唑促进剂的第二促进剂时一般用量为0.1-0.5份。二苯胍的衍生物铬酪二苯胍是一种高效防锈剂。此外,二苯胍还可用作塑料交联剂、示温材料、矿石浮选用助剂、涂料助剂、抛光材料助剂、金属分析试剂及建材用助剂。
用途
除了作为橡胶硫化促进剂外,二苯胍还可用于标定酸的基准物以及石油分离萃取。它在橡胶工业中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胶板和鞋底等制品。
生产方法
我国主要通过二硫化碳与苯胺缩合制备二苯硫脲,再经氧化铅、氢氧化铵和硫酸铵处理后生成二苯胍的硫酸盐,最后通过提取、过滤及中和步骤得到半成品。经过干燥和筛选即得成品促进剂D。
早期生产工艺采用氧化铅法生产,但由于产品质量差、操作人员粉尘污染严重(铅粉尘)、母液三废处理困难以及收率低等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被停止使用。这种方法用氧化铅作脱硫剂,氨水作为胺化剂,硫酸铵为萃取剂,存在原料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
改用氧化锌可改善生产工艺,但效果未普及。90年代中期,国内有报道了氧化锌法与氧化铁法,但由于各种原因被淘汰。目前,所有国内的二苯胍生产均采用氧气法:即在40-70℃下将二苯硫脲与氧气、氨水反应8小时后得到二苯胍。原料消耗定额为每吨二苯硫脲1250公斤、氧气240立方米、醋酸铜(催化剂)0.86公斤/吨、氨水1000公斤/吨和水252公斤/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