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聚糖(fructan)是由果糖组成的线型或/和分支型的多聚体,是约15%被子植物的重要贮藏碳水化合物(Hendry, 1993)。果聚糖的研究可追溯到1804年,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Rose, 1804)。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果聚糖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随着果聚糖代谢酶类的发现,研究重点转向了对果聚糖代谢过程及其功能的认识(Pol-lock and Cains, 1991)。
生理功能果聚糖是由蔗糖与一个或多个果糖分子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主要存在于细菌和高等植物中。细菌中的果聚糖为梯牧草糖型果聚糖,属于细胞外多糖,比高等植物中的果聚糖大2~3倍。而高等植物中的果聚糖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并且其链长变化极大,一般由30~50个果糖基单元组成,有时DP(果糖基数目,又称聚合度)大于200,最短的果聚糖是果聚三糖(蔗果三糖)。
应用果聚糖不易被消化,能够防止龋齿和增胖,并有助于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