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folirhizin | 6807-8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folirhizin
英文别名
KSU;Sophojaponicin;Trifolrhizin;(2R,3S,4S,5R,6S)-2-(hydroxymethyl)-6-(5,7,11,19-tetraoxapentacyclo[10.8.0.02,10.04,8.013,18]icosa-2,4(8),9,13(18),14,16-hexaen-16-yloxy)oxane-3,4,5-triol
trifolirhizin化学式
CAS
6807-83-6;30142-39-3;114761-94-3
化学式
C22H22O10
mdl
——
分子量
446.411
InChiKey
VGSYCWGXBYZLLE-NMUVQDP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2-144°C
  • 沸点:
    658.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590
  • 溶解度:
    溶于丙酮;微溶于甲烷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13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N
  • 安全说明:
    S24/25,S61
  • 危险类别码:
    R50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8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SDS

SDS:825e39032b5c7fd0ebed35dc0cc0d999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红车轴草根甙是从豆科植物红车轴草中提取的一种成分,性味苦、平,归肺经。其功效在于止咳平喘,适用于咳嗽、痰多及哮喘等症状。

作用

红车轴草根甙是一种异黄酮类成分,广泛存在于红车轴草中,并且具有抗真菌的作用。红车轴草亦称红三叶草或红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红车轴草中的异黄酮 (Isoflavones) 是一类含有与人体雌激素结构相似的、非甾体样结构的活性物质,对雌激素及促性腺激素代谢和表达具有双相调节作用。

成分

红车轴草根甙的主要成分包括大豆黄酮、红车轴草根甙以及叶酸等化学成分。

制备

根据山豆根活性成分的特点,采用现代分离色谱科学组合技术。首先利用打孔树脂富集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随后通过聚酰胺树脂柱进一步分离得到黄酮类活性成分(包括槐树素、紫檀素以及红车轴草根甙等)。

生物活性

Trifolirhizin

从苦参根中分离出的一种 pterocarpan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50 为 506 μM。Trifolirhizin 还表现出潜在的抗炎和抗癌活性。

靶点
  • IC50: 506 μM (tyrosinase)
化学性质

红车轴草根甙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 等有机溶剂。其来源于红车轴草、独一味和苦参。

用途

三叶豆紫檀苷不仅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还可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

  • 药理药效: 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folirhizin 6''-O-malonate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trifolirhizin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苦参变种的三叶草酸丙二酸。小叶及其稳定性
    摘要:
    摘要 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var. angustifolia.) 的根和愈伤组织培养物中分离到三叶草酸根6″- O -丙二酸酯[(-)-maackiain 3- O -(6- O -丙二酰-β- d -吡喃葡萄糖苷)。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
    DOI:
    10.1016/0031-9422(91)84251-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trifolirhizin malonate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var. Angustifolia and its stability
    作者:Hirobumi Yamamoto、Masahiko Ichimura、Toshiyuki Tanaka、Munekazu Iinuma、Mizuo Mizuno
    DOI:10.1016/0031-9422(91)84251-m
    日期:1991.1
    Abstract Trifolirhizin 6″- O -malonate [(−)-maackiain 3- O -(6- O -malonyl-β- d -glucopyranoside] was isolated both from the roots and callus cultures of Sophora flavescens var. angustifolia. and identified by HPLC, MS and NMR.
    摘要 从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var. angustifolia.) 的根和愈伤组织培养物中分离到三叶草酸根6″- O -丙二酸酯[(-)-maackiain 3- O -(6- O -丙二酰-β- d -吡喃葡萄糖苷)。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