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天然产物

从自然界存在的生物体内分离、提取得到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天然产物,它们在动、植物体内通过生化作用和光合作用形成。例如,淀粉来源于植物的种子、茎及根块;蛋白质则主要来自肉类、乳品、蛋类以及谷物和豆类;许多药物如麻黄碱、薄荷脑、蛇胆等都源自相应生物体;而蓝色染料靛蓝与红色染料茜素分别从天然靛叶和茜草中提取;天然香料如麝香、茉莉、玫瑰等亦来自特定动、植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天然产物对产生它们的植物、昆虫或微生物而言似乎是不必需的,这与糖类、氨基酸、核酸及其多聚体等其他有机化合物显著不同。例如吗啡仅存在于少数几种植物中,如罂粟属的刚毛罂粟和虞美人以及头花千金藤;尽管人类使用它作为镇痛药,但其在这些植物中的功能仍不清楚。青霉素是由少数真菌产生的,而不会被其他生物产生。尽管它们作为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在产生它们的微生物中却无明显用途。

海洋天然产物指的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一系列有机物质,包括脂肪族、芳香族、萜类、甾醇以及含氮、含硫等各种类型的化合物。海洋是一个蕴藏丰富药理活性天然产物的宝库,其中生活着地球上约80%的动植物和大约1500种细菌。例如,海藻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被用作食品和药物,《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海藻疗瘿”、“牡蛎强骨节,杀邪气”。海藻富含各种独特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特别是以卤素为特征的萜类、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和含氮类化合物以及甾醇类化合物等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菌及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高分子多糖,如醇脂、褐藻胶和卡拉胶,也是由海藻中制得,在工业及医药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从海洋数千种有毒生物中提取出的强效生理活性成分(如河豚毒素)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研究发现,在海洋动物的提取物中约10%有抗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和KB细胞的作用;而约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作用。美国研究人员在4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中,发现了100种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结构式图片
异槲皮苷 isoquercetin 482-35-9 C21H20O12
异槲皮苷
异柿醌 isodiospyrin 20175-84-2 C22H14O6
异柿醌
异柯楠碱 Isorauhimbine 483-09-0 C21H26N2O3
异柯楠碱
异柏烯酸 isocupressic acid 1909-91-7 C20H32O3
异柏烯酸
异木香酸 isocostic acid 69978-82-1 C15H22O2
异木香酸
异木兰花碱 isomagnolone 155709-41-4 C18H18O3
异木兰花碱
异它乔糖甙 tachioside 31427-08-4 C13H18O8
异它乔糖甙
异去甲倒捻子素 isonormangostin 15404-80-5 C23H24O6
异去甲倒捻子素
异二氢风藤奎醇 B Isodihydrofutoquinol B 62499-71-2 C21H24O5
异二氢风藤奎醇 B
异丹叶大黄素 isorhapontigenin 32507-66-7 C15H14O4
异丹叶大黄素
开联番木鳖苷二甲基缩醛 secoxyloganin dimethyl acetal 77988-07-9 C19H30O11
开联番木鳖苷二甲基缩醛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 (-)-secoisolariciresinol 29388-59-8 C20H26O6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
延命草素 enmein 3776-39-4 C20H26O6
延命草素
幼枝含断氧化马钱子甙 secoxyloganin 58822-47-2 C17H24O11
幼枝含断氧化马钱子甙
常绿钩吻碱 Sempervirine cation 6882-99-1 C19H17N2+
常绿钩吻碱
常春藤皂苷元 hedaragenin 465-99-6 C30H48O4
常春藤皂苷元
帕夏查耳酮 2',6'-dihydroxy-3',4'-dimethoxychalcone 42438-78-8 C17H16O5
帕夏查耳酮
布雷菲德菌素A sophocarpine 6483-15-4 C15H22N2O
布雷菲德菌素A
布拉易林 braylin 6054-10-0 C15H14O4
布拉易林
布尔乞灵 burchellin 38276-59-4 C20H20O5
布尔乞灵
布卢门醇 C 葡糖苷 (6R,9R)-9-hydroxymegastigman-4-en-3-one 9-O-β-D-glucopyranoside 135820-80-3 C19H32O7
布卢门醇 C 葡糖苷
巴豆酰戈米辛H tigloylgomisin H 66069-55-4 C28H36O8
巴豆酰戈米辛H
巴美灵 atranorin 479-20-9 C19H18O8
巴美灵
巴卡丁 III baccatin III 27548-93-2 C31H38O11
巴卡丁 III
左旋水苏碱 Betonicine 515-25-3 C7H13NO3
左旋水苏碱
左旋哈氏豆属酸 (4aR,5R,6R,8aR)-5-[2-(furan-3-yl)ethyl]-5,6,8a-trimethyl-3,4,4a,6,7,8-hexahydronaphthalene-1-carboxylic acid 1782-65-6 C20H28O3
左旋哈氏豆属酸
川陈皮素 nobiletin 478-01-3 C21H22O8
川陈皮素
岩茨烯A lantadene A 467-81-2 C35H52O5
岩茨烯A
岩大戟内酯A ent-8α,14α-epoxyabieta-11,13(15)-dien-16,12-olide 37905-07-0 C20H26O3
岩大戟内酯A
山酮C Hancinone C 111843-10-8 C23H28O6
山酮C
山芝烯三醇 serratriol 13956-52-0 C30H50O3
山芝烯三醇
山楂酸 maslinic acid 4373-41-5 C30H48O4
山楂酸
山栀苷; 山栀甙 shanzhiside 29836-27-9 C16H24O11
山栀苷; 山栀甙
山柰酚-7-O-alpha-L-鼠李糖苷 kaempferol-7-O-α-L-rhamnoside 20196-89-8 C21H20O10
山柰酚-7-O-alpha-L-鼠李糖苷
山柰酚 3-O-alpha-L-阿拉伯呋喃糖苷 kaempferol-3-O-α-arabinofuranoside 5041-67-8 C20H18O10
山柰酚 3-O-alpha-L-阿拉伯呋喃糖苷
山奈酚 3-O-洋槐糖苷 kaempferol 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 17297-56-2 C27H30O15
山奈酚 3-O-洋槐糖苷
山奈酚 kaempferol 520-18-3 C15H10O6
山奈酚
山奈苷 kaempferitrin 482-38-2 C27H30O14
山奈苷
山奈素 4'-O-methylkaempferol 491-54-3 C16H12O6
山奈素
尾叶香茶菜素A excisanin A 78536-37-5 C20H30O5
尾叶香茶菜素A
尾叶香茶菜戊素 kamebanin 39388-57-3 C20H30O4
尾叶香茶菜戊素
尼洛替星 niloticin 115404-57-4 C30H48O3
尼洛替星
尚含鸡纳甙 quinovic acid 3-O-β-D-quinovopyranoside 107870-05-3 C36H56O9
尚含鸡纳甙
小豆蔻明 cardamomin 19309-14-9 C16H14O4
小豆蔻明
小芸木香豆精 Minumicrolin 88546-96-7 C15H16O5
小芸木香豆精
小芸木素 Micromelumin 15085-71-9 C15H12O6
小芸木素
小白菊内酯 (7Z)-4,8-Dimethyl-12-methylidene-3,14-dioxatricyclo[9.3.0.02,4]tetradec-7-en-13-one 20554-84-1 C15H20O3
小白菊内酯
小白菊内酯 parthenolide 20554-84-1 C15H20O3
小白菊内酯
小檗碱盐酸盐 Berberine sulphate 316-41-6 C40H36N2O12S
小檗碱盐酸盐
小构树醇B kazinol B 99624-27-8 C25H28O4
小构树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