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satlantin C, CAS#137624-14-7, 天然产物Mesatlantin C | 137624-14-7

中文名称
Mesatlantin C, CAS#137624-14-7, 天然产物Mesatlantin C
中文别名
MesatlantinC小白菊内酯衍生物
英文名称
Mesatlantin C
英文别名
(1S,3R,6S,10S,11R)-3,12-dimethyl-7-methylidene-2,9-dioxatetracyclo[9.3.0.01,3.06,10]tetradec-12-en-8-one
Mesatlantin C, CAS#137624-14-7, 天然产物Mesatlantin C化学式
CAS
137624-14-7
化学式
C15H18O3
mdl
——
分子量
246.306
InChiKey
UVJYAKBJSGRTHA-OEMOEHN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04.6±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3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薰衣草内酯I衍生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的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摘要:
    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代表了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独特天然产物,但其在植物中的含量较低,限制了深入的药理学研究。 Lavandiolide I 是从物种中分离出来的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分四步合成了 10 克规模,总产率为 60%,对 HepG2、Huh7 和 SK-Hep-1 细胞系显示出有效的抗肝癌活性(IC)值分别为 12.1、18.4 和 17.6 µM。为了探索更多活性二聚体,设计、合成了 33 种薰衣草内酯 I 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对人肝癌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其中,10种衍生物对三种细胞系的活性均高于薰衣草内酯I和索拉非尼。一级构效关系表明,在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的C-14'处引入醛、酯、叠氮化物、酰胺、氨基甲酸酯和脲官能团显着增强了抗肝癌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其衍生物 、 和 的抗肝癌活性比薰衣草内酯 I 增强了 1.2-5.8 倍以上,并且对人肝细胞系 (THLE-2) 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安全性,选择性指数范围为
    DOI:
    10.1016/j.bmcl.2024.12970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薰衣草内酯I衍生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的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
    摘要:
    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代表了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独特天然产物,但其在植物中的含量较低,限制了深入的药理学研究。 Lavandiolide I 是从物种中分离出来的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分四步合成了 10 克规模,总产率为 60%,对 HepG2、Huh7 和 SK-Hep-1 细胞系显示出有效的抗肝癌活性(IC)值分别为 12.1、18.4 和 17.6 µM。为了探索更多活性二聚体,设计、合成了 33 种薰衣草内酯 I 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对人肝癌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其中,10种衍生物对三种细胞系的活性均高于薰衣草内酯I和索拉非尼。一级构效关系表明,在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的C-14'处引入醛、酯、叠氮化物、酰胺、氨基甲酸酯和脲官能团显着增强了抗肝癌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其衍生物 、 和 的抗肝癌活性比薰衣草内酯 I 增强了 1.2-5.8 倍以上,并且对人肝细胞系 (THLE-2) 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安全性,选择性指数范围为
    DOI:
    10.1016/j.bmcl.2024.1297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omimetic Semisynthesis of Arglabin from Parthenolide
    作者:Jia-Dai Zhai、Dongmei Li、Jing Long、Hao-Liang Zhang、Jian-Ping Lin、Chuan-Jiang Qiu、Quan Zhang、Yue Chen
    DOI:10.1021/jo300888s
    日期:2012.8.17
    The semisynthesis of arglabin, an anticancer dru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developed from abundant natural product parthenolide via three steps. Each step in this sequence is highly stereoselective, and the substrate-dependent stereoselectivity in the epoxidation step can be explained by computational calculations. The success of chemical semisynthesis of arglabin suggests that the biosynthesis of arglabin might proceed in a similar pathway.
  • Synthesis and antihepatoma activity of guaianolide dimers derived from lavandiolide I
    作者:Xing Wang、Tian-Ze Li、Yun‐Bao Ma、Wen‐Jing Ma、Dong Xue、Ji-Jun Chen
    DOI:10.1016/j.bmcl.2024.129708
    日期:2024.5
    these compounds, derivatives , , and enhanced antihepatoma activity more than 1.2–5.8 folds than that of lavandiolide I, and demonstrated low toxicity to the human liver cell lines (THLE-2) and good safety profiles with selective index ranging from 1.3 to 3.4, while lavandiolide I was more toxic to THLE-2 cells. This work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enhancing the antihepatoma efficacy and reducing the
    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代表了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独特天然产物,但其在植物中的含量较低,限制了深入的药理学研究。 Lavandiolide I 是从物种中分离出来的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分四步合成了 10 克规模,总产率为 60%,对 HepG2、Huh7 和 SK-Hep-1 细胞系显示出有效的抗肝癌活性(IC)值分别为 12.1、18.4 和 17.6 µM。为了探索更多活性二聚体,设计、合成了 33 种薰衣草内酯 I 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对人肝癌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其中,10种衍生物对三种细胞系的活性均高于薰衣草内酯I和索拉非尼。一级构效关系表明,在愈创木酚内酯二聚体的C-14'处引入醛、酯、叠氮化物、酰胺、氨基甲酸酯和脲官能团显着增强了抗肝癌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其衍生物 、 和 的抗肝癌活性比薰衣草内酯 I 增强了 1.2-5.8 倍以上,并且对人肝细胞系 (THLE-2) 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安全性,选择性指数范围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