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天然产物

从自然界存在的生物体内分离、提取得到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天然产物,它们在动、植物体内通过生化作用和光合作用形成。例如,淀粉来源于植物的种子、茎及根块;蛋白质则主要来自肉类、乳品、蛋类以及谷物和豆类;许多药物如麻黄碱、薄荷脑、蛇胆等都源自相应生物体;而蓝色染料靛蓝与红色染料茜素分别从天然靛叶和茜草中提取;天然香料如麝香、茉莉、玫瑰等亦来自特定动、植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天然产物对产生它们的植物、昆虫或微生物而言似乎是不必需的,这与糖类、氨基酸、核酸及其多聚体等其他有机化合物显著不同。例如吗啡仅存在于少数几种植物中,如罂粟属的刚毛罂粟和虞美人以及头花千金藤;尽管人类使用它作为镇痛药,但其在这些植物中的功能仍不清楚。青霉素是由少数真菌产生的,而不会被其他生物产生。尽管它们作为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在产生它们的微生物中却无明显用途。

海洋天然产物指的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一系列有机物质,包括脂肪族、芳香族、萜类、甾醇以及含氮、含硫等各种类型的化合物。海洋是一个蕴藏丰富药理活性天然产物的宝库,其中生活着地球上约80%的动植物和大约1500种细菌。例如,海藻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被用作食品和药物,《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海藻疗瘿”、“牡蛎强骨节,杀邪气”。海藻富含各种独特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特别是以卤素为特征的萜类、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和含氮类化合物以及甾醇类化合物等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菌及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高分子多糖,如醇脂、褐藻胶和卡拉胶,也是由海藻中制得,在工业及医药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从海洋数千种有毒生物中提取出的强效生理活性成分(如河豚毒素)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研究发现,在海洋动物的提取物中约10%有抗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和KB细胞的作用;而约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作用。美国研究人员在4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中,发现了100种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结构式图片
橄榄树脂素 olivil 2955-23-9 C20H24O7
橄榄树脂素
樱黄素 prunetin 552-59-0 C16H12O5
樱黄素
樱花亭 (-)-(S)-sakuranetin 2957-21-3 C16H14O5
樱花亭
槲皮苷 quercetin-3-O-β-rhamnopyranoside 522-12-3 C21H20O11
槲皮苷
槲皮素-3-O-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guaijaverin 22255-13-6 C20H18O11
槲皮素-3-O-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槲皮素 3-beta-D-吡喃木糖苷 avicularin 549-32-6 C20H18O11
槲皮素 3-beta-D-吡喃木糖苷
槲皮素 3-O-洋槐糖苷 rutin 153-18-4 C27H30O16
槲皮素 3-O-洋槐糖苷
槐角苷 sophoricoside 152-95-4 C21H20O10
槐角苷
槐异二氢黄酮A allolicoisoflavone B 117204-81-6 C20H16O6
槐异二氢黄酮A
榴花碱 conopharyngine 76-98-2 C23H30N2O4
榴花碱
榧黄素 kayaflavone 481-45-8 C33H24O10
榧黄素
楠藤素 Wallichinine 125292-97-9 C22H26O5
楠藤素
楝酰胺 rocaglamide 84573-16-0 C29H31NO7
楝酰胺
椭圆玫瑰树碱 ellipticine 519-23-3 C17H14N2
椭圆玫瑰树碱
植酮 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 502-69-2 C18H36O
植酮
棘囊酸-28-O-Β-D-葡萄糖苷 echinocystic acid-28-O-β-D-glucose 99633-30-4 C36H58O9
棘囊酸-28-O-Β-D-葡萄糖苷
棕鳞矢车菊黄酮素 jaceidin 10173-01-0 C18H16O8
棕鳞矢车菊黄酮素
棕矢车菊素 jaceosidin 18085-97-7 C17H14O7
棕矢车菊素
梓醇6-咖啡酸酯 verminoside 50932-19-9 C24H28O13
梓醇6-咖啡酸酯
梓醇 catalpol 2415-24-9 C15H22O10
梓醇
梓苷 catalposide 6736-85-2 C22H26O12
梓苷
梓甙;梓实糖甙 Catalpin 1390-72-3 C16H18O7
梓甙;梓实糖甙
桔皮素 tangeritin 481-53-8 C20H20O7
桔皮素
桑黄酮E 4H-1-Benzopyran-4-one, 2-(5-((2E)-3,7-dimethyl-2,6-octadienyl)-2,4-dihydroxyphenyl)-2,3-dihydro-5,7-dihydroxy-, (2S)- 68401-05-8 C25H28O6
桑黄酮E
桑辛素 O Moracin O 123702-97-6 C19H18O5
桑辛素 O
桑辛素 D moracin D 69120-07-6 C19H16O4
桑辛素 D
桑辛素 C; 5-(6-羟基-2-苯并呋喃基)-2-(3-甲基-2-丁烯基)-1,3-苯二醇 moracin C 69120-06-5 C19H18O4
桑辛素 C; 5-(6-羟基-2-苯并呋喃基)-2-(3-甲基-2-丁烯基)-1,3-苯二醇
桑辛素 morusin 62596-29-6 C25H24O6
桑辛素
桑皮黄素; 桑黄酮 kuwanon C 62949-79-5 C25H26O6
桑皮黄素; 桑黄酮
桑根皮醇 Morusinol 62949-93-3 C25H26O7
桑根皮醇
桑呋喃K mulberrofuran K 94617-36-4 C39H32O8
桑呋喃K
桑呋喃C Mulberrofuran C 77996-04-4 C34H28O9
桑呋喃C
桑呋喃 G mulberrofuran G 87085-00-5 C34H26O8
桑呋喃 G
桐甾醇 clerosterol 2364-23-0 C29H48O
桐甾醇
桉脂素 eudesmine 526-06-7 C22H26O6
桉脂素
桉油烯醇 spathulenol 6750-60-3 C15H24O
桉油烯醇
桉树素 eucalyptin 3122-88-1 C19H18O5
桉树素
桃苷 Persicoside 28978-03-2 C23H26O11
桃苷
桂二萜醇 cinnzeylanol 62394-04-1 C20H32O7
桂二萜醇
格里西轮 Glycyrin 66056-18-6 C22H22O6
格里西轮
根皮苷 Phlorizin hydrate 7061-54-3 C21H26O11
根皮苷
根皮乙酰苯 4-O-beta-D-吡喃葡萄糖苷 2,6-dihydroxyacetophenone-4-O-β-D-glucoside 5027-30-5 C14H18O9
根皮乙酰苯 4-O-beta-D-吡喃葡萄糖苷
栗精胺 (1S,6S,7R,8R,8aR)-2,6,7,8-tetrahydroxy-indolizidine 79831-76-8 C8H15NO4
栗精胺
栀子黄素 gardenin B 2798-20-1 C19H18O7
栀子黄素
栀子醛 cerbinal 65597-42-4 C11H8O4
栀子醛
栀子苷 gardenoside 24512-62-7 C17H24O11
栀子苷
柽柳黄素 tamarixetin 603-61-2 C16H12O7
柽柳黄素
柴胡皂甙B2 saikosaponin B2 58316-41-9 C42H68O13
柴胡皂甙B2
柳穿鱼黄素-7-O-葡萄糖苷 linaroside 53452-12-3 C23H24O11
柳穿鱼黄素-7-O-葡萄糖苷
柳穿鱼黄素 pectolinarigenin 520-12-7 C17H14O6
柳穿鱼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