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苷(kinsenoside)是金线莲的特征性成分,是一种由葡萄糖与五元内酯环通过氧苷键连接形成的苷。据文献报道,该植物水提物具有保护肝脏、降血脂、降低血糖、止痛和消炎等多种药理活性。
采用HPLC-ELSD法测定金线莲提取物中的金线莲苷:金线莲乙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后,使用Hypersil NH2色谱柱(5μm, 4.6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92∶8),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雾化室温度40℃,氮气压力350 kPa。结果表明,金线莲苷进样量在0.524~5.24μg范围内与浓度成良好正相关(r=0.999 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5%,RSD为1.23%。此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金线莲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金线莲苷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1B)具有显著的专一性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型。它不是通过刺激胰岛素释放或修复氧自由基、NO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来发挥降血糖作用,而是恢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降血脂和减肥作用金线莲苷可以加速脂质代谢,抑制肥胖小鼠体质量和肝质量的增加。
保肝护肝及保护内皮细胞作用金线莲苷通过提高糖条件下HUVECs的SOD、CA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MMPs/TIMPs比值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恢复高糖条件下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增值活力以及产NO的能力。
合成 化学合成目前有三种化学方法合成金线莲苷:
【1】王建栋, 王红珍, 张爱莲,等. 金线莲苷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9):1795-1798. 【2】万婷, 熊富良. HPLC-ELSD法测定金线莲提取物中金线莲苷[J]. 中成药, 2014, 36(7):1485-1488. 【3】谈婉月. 金线莲苷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活性Kinsenoside 是从金盏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它以Nrf2依赖的方式保护髓核细胞(NPCs)在氧化应激下的生存能力,并防止细胞凋亡、衰老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3-(R)-3-β-D-glucopyranosyloxy-4-hydroxybutanoic acid | 220235-66-5 | C10H18O9 | 282.248 |
1,2,3,4,6-alpha-D-葡萄糖五乙酸酯 | D-glucose pentaacetate | 83-87-4 | C16H22O11 | 390.344 |
可得然胶 | β-D-glucose | 492-61-5 | C6H12O6 | 180.158 |
D-葡萄糖 | D-glu | 2280-44-6 | C6H12O6 | 180.158 |
—— | 4-O-benzoyl-3-O-(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3R)-3,4-dihydroxy-butanoic acid | 850893-26-4 | C45H38O14 | 802.788 |
—— | 4-O-allyl-1-O-benzyl-2-O-(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1,2,4-butanetriol | 428857-94-7 | C48H46O12 | 814.886 |
2,3,4,6-四苄基-D-吡喃葡萄糖 | 2,3,4,6-Tetra-O-benzyl-D-glucopyranose | 4132-28-9 | C34H36O6 | 540.656 |
4-甲氧苯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 p-methoxyphenyl 2,3,4,6-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 | 14581-81-8 | C21H26O11 | 454.431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3-(R)-3-β-D-glucopyranosyloxybutanoate | —— | C12H22O9 | 310.301 |
—— | 3-(R)-3-β-D-glucopyranosyloxy-4-hydroxybutanoic acid | 220235-66-5 | C10H18O9 | 282.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