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蓝萼甲素 | 79498-31-0

中文名称
蓝萼甲素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glaucocalyxin A
英文别名
leukamenin F;(1R,2R,4S,9R,10S,13S,16R)-2,16-dihydroxy-5,5,9-trimethyl-14-methylidenetetracyclo[11.2.1.01,10.04,9]hexadecane-6,15-dione
蓝萼甲素化学式
CAS
79498-31-0
化学式
C20H28O4
mdl
——
分子量
332.44
InChiKey
UCDVIBNDYLUWFP-MJTHGBB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9.5-220.5℃ (ethyl ether )
  • 沸点:
    513.4±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2±0.1 g/cm3 (20 ºC 760 Torr)
  • 溶解度:
    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DMSO、丙酮等。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74.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 2-8°C |

SDS

SDS:0c0d8cfb7692ef8de65d61c4878904b3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蓝萼甲素在蓝萼香茶菜的干燥叶子中含量高达1.03%。其结构与冬凌草甲素类似,属于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并具有抗肿瘤药效基团α,β-不饱和环戊酮结构单元。体内外实验表明,蓝萼甲素对多种人癌瘤细胞株(如CE-1、U87、A549、MCF-7、Hela、K562、HepG2、NCI-H460、KB、JEG-3、HL-60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尤其对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直肠癌(Lovo)细胞最为敏感。其抗瘤谱广,能有效抑制Lewis肺癌、S180实体型以及HCA实体型等实体瘤的生长,并明显延长荷腹水型S180和HCA小鼠的生命,抗肿瘤效果呈剂量依赖关系。2011年的文献报道了蓝萼甲素通过线粒体-调节死亡途径诱导凋亡,抑制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增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作用与用途

作为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蓝萼甲素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银屑病等病症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献指出,从香茶菜中提取的蓝萼甲素除了具备抗癌、抗菌、保肝以及心血管保护的作用外,在自身免疫抑制方面也表现出活性作用。

生物活性

Glaucocalyxin A是一种来自日本黑纹病菌(Rabdosia japonica var.)的对映型月桂基二萜,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GLI1的核易位,从而诱导骨肉瘤凋亡。Glaucocalyxin A具有抗肿瘤作用。

靶点

| PI3K | Akt |

体外研究

Glaucocalyxin A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包括增加Bax/Bcl-2比例、触发胞内活性氧(ROS)生成、降低线粒体膜电位(MMP)、并引发caspase-9和caspase-3的切割。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有机溶剂。来源于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全草及冬凌草。

用途
  • 抗血小板聚集
  • 抑制癌细胞增殖
  •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蓝萼甲素 在 pyridinium hydrobromide per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0.8%的产率得到2-bromoglaucocalyxin A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蓝萼甲素的噻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萼甲素的噻唑衍生物,该类衍生物具有式II所示结构,其中R为氢、烷烃基、烯烃基、芳香烃基。本发明涉及的蓝萼甲素的噻唑衍生物,经细胞毒活性评价实验,结果发现具有很强的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活性优于母体化合物蓝萼甲素。
    公开号:
    CN104356090B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叔丁基过氧化氢 、 selenium(IV) oxide 、 、 tris(dimethylamino)sulfanium 、 lithium戴斯-马丁氧化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58h, 生成 蓝萼甲素
    参考文献:
    名称:
    (-)-青霉素A的全合成。
    摘要:
    开发了一种通过Mn(OAc)3介导的炔基酮自由基环化反应形成高氧合双环[3.2.1]辛烷环系统的实用方法,这为总合成许多环戊二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高度氧化的二萜。该方法的应用使(-)-葡聚糖酶A得以首次完全合成。合成的其他显着特征包括高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酰化级联反应,山本羟醛反应和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来组装A / B铃声系统。
    DOI:
    10.1002/anie.2020059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lycosylation of Glaucocalyxin a and Evaluation of Its Cytotoxic Activity
    作者:Zhaobao Xiang、Yan Zhang、Yongsheng Jin、Bin Sun、Gang Chen
    DOI:10.1007/s10600-020-03170-4
    日期:2020.9
    The 7,14-diglucoside of glaucocalyxin A was prepared by a five-step reaction. Its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its cytotoxic activity was tested by the MTT method.
    7,14-二葡萄糖苷的青蒿素A通过五步反应制备。其结构通过光谱学方法确认,并通过MTT法测试了其细胞毒活性。
  • 蓝萼甲素的葡萄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申请人:新乡医学院
    公开号:CN10455807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萼甲素的葡萄糖衍生物,该类衍生物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其中,R1为氢或甲氧基,R2为氢或乙酰基,n为0或1。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葡萄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经细胞毒活性评价实验,结果发现蓝萼甲素的葡萄糖衍生物具有较强的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活性优于母体化合物蓝萼甲素。
  • Synthesis and <i>in vitro</i>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biotinylated derivatives of glaucocalyxin A and oridonin
    作者:Xiao-Lei Huang、Jing-Lei Chen、Xian-Lun Li、Lei Zhao、Ya-Dong Cui、Jiang-Yun Liu、Susan L. Morris-Natschke、Goto Masuo、Yung-Yi Cheng、Kuo-Hsiung Lee、Dao-Feng Chen、Jian Zhang
    DOI:10.1080/10286020.2020.1760851
    日期:2021.7.3
    Abstract Fourteen glaucocalyxin A biotinylated derivatives, one glaucocalyxin C biotinylated derivative, and two oridonin biotinylated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from 1H NMR, 13C NMR and HRMS data. The derivatives were evaluated for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lung (A549),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 HeLa derivative (KB), multidrug-resistant KB subline (KB-VIN)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 14 种青蒿素 A 生物素化衍生物、一种青蒿素 C 生物素化衍生物和两种冬虫草素生物素化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由1 H NMR、13 C NMR 和 HRMS 数据证实。评估了这些衍生物对肺 (A549)、宫颈癌细胞系 HeLa 衍生物 (KB)、多药耐药 KB 亚系 (KB-VIN)、三阴性乳腺癌 (MDA-MB-231) 和雌激素受体的细胞毒活性。阳性乳腺癌 (MCF-7) 癌细胞系。
  • 蓝萼甲素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 用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公开号:CN10360164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类具有通式I所示的蓝萼甲素衍生物,本发明的化合物经体外抗肿瘤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蓝萼甲素衍生物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Synthesis and Cytotoxic Activity of Hydroxy-Substituted Glaucocalyxin A
    作者:Zhaobao Xiang、Xiaoling Wu、Xuxu Zheng
    DOI:10.1007/s11094-019-02033-9
    日期:2019.9
    Six new glaucocalyxin A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xy substituti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is, and cytotoxic activity was tested by MTT method. Not all of the obtained glaucocalyxin A derivatives have their cytotoxicity enhanced as a result of this substitution. Moreover, the hydroxy substitution did not increase the cytotoxicity of glaucocalyxin A significantly. Other glaucocalyxin A derivatives should be obtained by skeleton modification to find compounds with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titumor drugs.
    通过羟基取代法合成了六种新的龙葵素 A 衍生物,根据光谱分析阐明了它们的结构,并用 MTT 法测试了它们的细胞毒性活性。并非所有得到的青蒿素 A 衍生物的细胞毒性都因羟基取代而增强。此外,羟基取代并没有显著增加青光素 A 的细胞毒性。应通过骨架修饰获得其他青光素 A 衍生物,以找到具有显著细胞毒性的化合物,用于研究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