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旋樟脑磺酸又叫樟脑磺酸,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其分子式为C10H16O4S,具有棱状结晶体结构,并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手性光学对映体,熔点分别为193~ 195℃和197~ 200℃。樟脑磺酸是樟脑的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药、轻工和日化等行业。目前其主要应用包括手性不对称合成、天然产物的高选择性催化以及与聚苯胺等聚合掺杂制备纳米尺度导电聚合物材料。
天然樟脑主要从樟树植物、姜科植物和山姜种子中提取,具有旋光活性;合成的樟脑一般通过将松节油经异构化得到莰烯,再进行酯化、水解、脱氢反应等过程,生成消旋体,几乎没有旋光活性。制备混旋樟脑磺酸的过程是首先将樟脑粉与浓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得到消旋体樟脑磺酸,再通过拆分得到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
合成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樟脑粉、浓硫酸和乙酸酐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3.0,反应温度控制在10℃左右,静置5天后进行真空干燥以获得消旋体樟脑磺酸。接着,在异丙醇溶剂中使用某醇胺作为拆分剂与消旋体樟脑磺酸发生中和反应得到樟脑磺酸盐,并通过纯化分离得到左、右旋樟脑磺酸。
动力学拆分是选择性地将消旋樟脑还原,使得某一个对映异构体发生选择性还原,留下所需的异构体。也可以加入光学活性氨基酸(如苯甘氨酸、苯丙氨酸等)、羟基苯甘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拆分剂处理混旋樟脑磺酸并使其成盐化处理后进行分离。随后将左、右旋樟脑磺酸铵盐溶液经层析、薄膜蒸发、结晶、过滤和干燥处理,最终得到白色结晶体。
用途樟脑磺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与旋光异构体拆分剂。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旋光性,在工业上可用于旋光异构体的消旋化,并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如生产肠道紊乱抑制剂、HIV改善剂等。此外,左旋和右旋樟脑磺酸还用于光学活性氨基酸类药物的重要拆分剂。
例如,将樟脑磺酸进行盐化处理得到的樟脑磺酸钠可作为兽用中枢兴奋药,用于治疗呼吸与循环的急性障碍;而樟脑磺酸铵添加到流动相中可用于分离芳香醇胺药物对映体。

市场国内对樟脑磺酸的需求量大,基本依赖进口。此外,由于其特殊性质和用途,尤其是左旋樟脑磺酸的价格也非常昂贵。
参考文献: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1S)-(+)-10-camphorsulfonic acid | 3144-16-9 | C10H16O4S | 232.301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左旋樟脑磺酸 | (R)-10-camphorsulfonic acid | 35963-20-3 | C10H16O4S | 232.301 |
D(+)-10-樟脑磺酸 | (1S)-10-camphorsulfonic acid | 3144-16-9 | C10H16O4S | 232.301 |
樟脑杂质14 | methyl 1R-(-)-10-camphorsulphonate | 83603-04-7 | C11H18O4S | 246.328 |
—— | 7,7-dimethyl-2,3-dioxo-bicyclo[2.2.1]heptane-4-methanesulfonic acid | 367522-55-2 | C10H14O5S | 246.284 |
10-樟脑磺酰氯 | Camphorsulfonyl chloride | 4552-50-5 | C10H15ClO3S | 250.746 |
—— | DL camphor-10-sulfonamide | 17854-63-6 | C10H17NO3S | 231.316 |
—— | ((1S)-7,7-dimethyl-2-oxobicyclo[2.2.1]heptan-1-yl)methanesulfonamide | —— | C10H17NO3S | 231.316 |
—— | (+/-)-10-bromosulfonylcamphor | —— | C10H15BrO3S | 295.197 |
—— | camphorsulfonic acid | 5731-80-6 | C10H18O3S | 218.317 |
—— | 3-benzylidene-2-oxo-10-bornane sulfonic acid | 54472-84-3 | C17H20O4S | 320.409 |
依莰舒 | terephthalylidene dicamphor sulfonic acid | 92761-26-7 | C28H34O8S2 | 562.705 |
—— | DL camphor-10-sulfonanilide | 111138-73-9 | C16H21NO3S | 307.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