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溴-6甲酰胺环己酮 | 80193-04-0

中文名称
2-溴-6甲酰胺环己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Brom-cyclohexanon-2-carbonsaeureamid
英文别名
3-Bromo-2-oxocyclohexanecarboxamide;3-bromo-2-oxocyclohexane-1-carboxamide
2-溴-6甲酰胺环己酮化学式
CAS
80193-04-0
化学式
C7H10BrNO2
mdl
——
分子量
220.066
InChiKey
TXFDMCPBDPAUL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3 °C(Solv: isopropanol (67-63-0))
  • 沸点:
    399.1±42.0 °C(Predicted)
  • 密度:
    1.62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6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Bischoff, Christian; Schroeder, Edith,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81, vol. 323, # 4, p. 616 - 62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氧代-环己烷羧酰胺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2-溴-6甲酰胺环己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方法,以环已酮与尿素为原料,在阻聚剂与带水剂的作用下进行脱水,再升温,滴加酸液进行水解,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醇类溶剂进行结晶,离心,干燥处理得到2‑氧代环已烷甲酰胺,将其溶于卤代烃,在卤化试剂下进行卤化,经过降温、结晶、水解、离心以及干燥得到卤化物,然后分散于氨化溶液中进行法沃尔斯基重排,依次经过降温,结晶,离心,水洗以及干燥得到重排物1,2‑环戊二甲酰胺,最后加入适量催化剂,高温环合后,减压蒸馏,精制结晶,离心、干燥得到1,2‑环戊二甲酰亚胺,本发明缩短了反应步骤,并有利于环保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公开号:
    CN10856999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滨海博大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56999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方法,以环已酮与尿素为原料,在阻聚剂与带水剂的作用下进行脱水,再升温,滴加酸液进行水解,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醇类溶剂进行结晶,离心,干燥处理得到2‑氧代环已烷甲酰胺,将其溶于卤代烃,在卤化试剂下进行卤化,经过降温、结晶、水解、离心以及干燥得到卤化物,然后分散于氨化溶液中进行法沃尔斯基重排,依次经过降温,结晶,离心,水洗以及干燥得到重排物1,2‑环戊二甲酰胺,最后加入适量催化剂,高温环合后,减压蒸馏,精制结晶,离心、干燥得到1,2‑环戊二甲酰亚胺,本发明缩短了反应步骤,并有利于环保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 BISCHOFF, C.;SCHROEDER, E., J. PRAKT. CHEM., 1981, 323, N 4, 616-620
    作者:BISCHOFF, C.、SCHROEDER, E.
    DOI:——
    日期:——
  • Bischoff, Christian; Schroeder, Edith,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81, vol. 323, # 4, p. 616 - 620
    作者:Bischoff, Christian、Schroeder, Edit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