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甲-1-己烯 | 3769-23-1

中文名称
4-甲-1-己烯
中文别名
4-甲基己烯;4-甲基-1-己烯
英文名称
4-methylhex-1-ene
英文别名
4-Methylhex-1-en;4-Methyl-1-hexene
4-甲-1-己烯化学式
CAS
3769-23-1
化学式
C7H14
mdl
——
分子量
98.1882
InChiKey
SUWJESCICIOQH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1.45°C
  • 沸点:
    86-88 °C(lit.)
  • 密度:
    0.705 g/mL at 20 °C(lit.)
  • 闪点:
    -10 °C
  • LogP:
    3.780 (est)
  • 保留指数:
    665.6;663.3;663.7;663;664;664;655;656;661;661;654.5;662;664;658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它是一种稳定的无色液体,相对密度为0.6969,沸点约为87.2~87.5℃,折光率为1.3985,闪点为-10℃。这种物质易燃。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急性溶剂综合征
Neurotoxin - Acute solvent syndrom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1
  • 危险品标志:
    Xn,F
  • 安全说明:
    S16,S62
  • 危险类别码:
    R65,R11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95 3/PG 2
  • 海关编码:
    2901299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1
  • 储存条件:
    常温下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建议存放在通风、干燥且密封的地方保存。

SDS

SDS:d6219f16bcd0f026452e908f80431cff
查看
4-甲基-1-己烯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4-Methyl-1-hexen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2级
健康危害
吸入性危害物质 第1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若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保持容器密闭。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食入: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切勿催吐。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4-甲基-1-己烯
百分比: >99.0%(GC)
CAS编码: 3769-23-1
4-甲基-1-己烯 修改号码:5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7H14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切勿引吐。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有可能扩大灾情。)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水,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
紧急措施: 足够通风。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半面罩或全面罩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依据当地和政府法
规,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4-甲基-1-己烯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几乎无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86 °C
闪点: -10°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0.70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火花, 明火, 静电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焚烧时需要特别注
意该物质是高度可燃的。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4-甲基-1-己烯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
UN编号: 3295
正式运输名称: 碳氢化合物, 液体,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用于有机合成和气相色谱分析标准。

用途简介 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气相色谱分析标准。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甲-1-己烯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双氧水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7.0h, 以67%的产率得到4-甲基-1-己醇
    参考文献:
    名称:
    粗叶菊抗疟原虫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和合成
    摘要:
    马达加斯加的Crinum firmifolium的抗血浆生物测定指导的分离导致了7种化合物的分离。七个化合物中的五个被确定为具有变化的侧链的2-烷基喹啉-4(1 H)-。化合物1和4被确定为是已知的化合物与报道抗疟原虫活性,而5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支链2- alkylquinolin-4(1 ħ) -酮,但是,它在数量有限并且在混合物中分离,并且因此是合成以确认其结构为新的抗疟原虫化合物。与5一起,另外两个新的和分支的化合物6和7也被合成了。五个喹诺酮类药物伴随着两种已知的对恶性疟原虫无活性的化合物2和3。本文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全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DOI:
    10.1016/j.bmc.2017.06.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Carlini,C. et al.,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973, vol. 103, p. 1297 - 1301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udies on hypolipidemic agents. II Synthesis of 1-arenesulfonyloxy-2-alkanone derivatives as potent esterase inhibitors and hypolipidemic agents.
    作者:KAZUO OGAWA、TADAFUMI TERADA、YOSHIYUKI MURANAKA、TOSHIHIRO HAMAKAWA、SADAO HASHIMOTO、SETSURO FUJII
    DOI:10.1248/cpb.34.3252
    日期:——
    Many 2-oxoalkyl arenesulfonate derivatives having straight or branched alkyl chains of different lengths, 2-oxoalkyl bis-arenesulfonate derivatives, and alkyl arenesulfonate derivatives having a ketal moiety at the 2-position on the alkyl chain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esterase-inhibitory activities, as well as hypolipidemic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Among these compounds, 1-(2, 4, 6-trimethylbenzenesulfonyloxy)-2-dodecanone (III-1u), and 1-(2, 3, 4, 6-tetramethylbenzenesulfonyloxy)-2-hexanone (III-1w), -2-octanone (III-1x) and -2-decanone (III-1y) exhibited potent esterase-inhibitory activities (IC50=3×10-10, 2×10-10, 2×10<-10> and 3×<-11>M,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sulfonate (XV) having a ketal moiety on the alkyl chain and the bis-sulfonate (XVI) exhibited low inhibitory activities toward esterase in comparison with III and XII. Most of the compounds III and some of the compounds XII exhibited potent hypolipidemic activities corresponding to more than 50% lipid-lowering effect (plasma triglyceride and cholesterol ester) in vivo.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inships of these compounds are discussed.
    合成了许多具有直链或支链不同长度烷基链的2-氧代烷基芳磺酸盐衍生物、2-氧代烷基双芳磺酸盐衍生物以及在烷基链的2-位具有缩酮部分的烷基芳磺酸盐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的酯酶抑制活性及降血脂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1-(2,4,6-三甲基苯磺酰氧基)-2-十二烷酮(III-1u)、1-(2,3,4,6-四甲基苯磺酰氧基)-2-己烷酮(III-1w)、-2-辛烷酮(III-1x)和-2-癸烷酮(III-1y)表现出强效的酯酶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10-10、2×10-10、2×10-10和3×10-11M)。然而,相对于III和XII,具有烷基链上缩酮部分的磺酸盐(XV)和双磺酸盐(XVI)对酯酶的抑制活性较低。大多数化合物III和部分化合物XII表现出强效的降血脂活性,对应于体内超过50%的脂质降低效果(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EN] IRON BISPHENOLATE COMPLEXE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SYNTHESIS THEREOF<br/>[FR] COMPLEXES BISPHÉNOLATES DE FER ET LEURS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ET DE SYNTHÈSE
    申请人:UNIV PRINCE EDWARD ISLAND
    公开号:WO2013053046A1
    公开(公告)日:2013-04-18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iron bisphenolate complexe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synthesis thereof. The iron complexes are prepared from tridentate or tetradentate ligands of Formula I: wherein R1 and R2 are as defined herein. Also provided are 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using the iron bisphenolate complexes as catalysts in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and in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s.
    本申请涉及铁双酚酸酯配合物及其使用和合成方法。这些铁配合物是从三齿或四齿配体的化学式I制备而成的:其中R1和R2如本文所定义。还提供了使用铁双酚酸酯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和控制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和过程。
  • Nickel-catalyzed Asymmetric Alkylation of Some Chiral and Achiral Allylic Alcohols. Preliminary communication
    作者:Giambattista Consiglio、Franco Morandini、Oreste Piccolo
    DOI:10.1002/hlca.19800630427
    日期:1980.6.6
    (Diphenylphosphino)-1-phenylethane]nickel (II) chloride was found to catalyze the asymmetric alkylation of some chiral and achiral allylic alcohol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olefins. Enantiomer discrimination of the substrate takes place in the alkylation of chiral allylic alcohols.
    发现[(-)(R)-1,2-双(二苯基膦基)-1-苯基乙烷]氯化镍(II)用格氏试剂催化某些手性和非手性烯丙基醇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导致光学上形成活性烯烃。底物的对映异构体鉴别发生在手性烯丙基醇的烷基化反应中。
  • Rh(II)-Catalyzed C–H Alkylation of Benzylamines with Unactivated Alkenes: The Influence of Acid on Linear and Branch Selectivity
    作者:Amrita Das、Naoto Chatani
    DOI:10.1021/acs.orglett.1c01224
    日期:2021.6.4
    confirmed. Aromatic acids showed high linear selectivity, and aliphatic acids provided branched alkylation products as the major product. The reaction has a broad scope for benzylamines and alkenes. Deuterium labeling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a Rh-carbene intermediate is involved in the case of linear product formation. A different reaction pathway, however, appears to be involved in the case of branched
    报道了通过吡啶酰胺导向基团进行的具有未活化的 1-烯烃的 Rh 催化的苄胺衍生物的 C-H 烷基化。酸添加剂在这种转变中的关键作用得到证实。芳族酸显示出高线性选择性,脂肪酸提供支链烷基化产物作为主要产物。该反应适用于苄胺和烯烃。氘标记实验表明在线性产物形成的情况下涉及 Rh-卡宾中间体。然而,在支链烷基化产物的情况下似乎涉及不同的反应途径,并且该途径似乎也是线性选择性反应中的次要途径。
  • Iron–Copper Cooperative Catalysis in the Reactions of Alkyl Grignard Reagents: Exchange Reaction with Alkenes and Carbometalation of Alkynes
    作者:Eiji Shirakawa、Daiji Ikeda、Seiji Masui、Masatoshi Yoshida、Tamio Hayashi
    DOI:10.1021/ja206745w
    日期:2012.1.11
    Iron-copper cooperative catalysis is shown to be effective for an alkene-Grignard exchange reaction and alkylmagnesiation of alkynes. The Grignard exchange between terminal alkenes (RCH═CH(2)) and cyclopentylmagnesium bromide was catalyzed by FeCl(3) (2.5 mol %) and CuBr (5 mol %) in combination with PBu(3) (10 mol %) to give RCH(2)CH(2)MgBr in high yields. 1-Alkyl Grignard reagents add to alkynes in the
    铁铜协同催化被证明对烯烃-格氏交换反应和炔烃的烷基镁化是有效的。末端烯烃 (RCH=CH(2)) 和环戊基溴化镁之间的格氏交换由 FeCl(3) (2.5 mol %) 和 CuBr (5 mol %) 与 PBu(3) (10 mol %) 组合催化得到高产率的 RCH(2)CH(2)MgBr。在由 Fe(acac)(3)、CuBr、PBu(3) 和 N,N,N',N'-四甲基乙二胺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存在下,1-烷基格氏试剂与炔烃加成得到 β-烷基乙烯基格氏试剂试剂。交换反应和碳金属化发生在铁上,而铜通过与有机铁和有机镁物种的金属转移来协助这些物种之间的有机基团交换。通过将炔加入到第一反应的混合物中,成功地进行了由烯烃-格利雅交换和炔的烷基镁化组成的连续反应。由 Fe-Cu 催化的格氏试剂从 2-烷基异构化为 1-烷基也适用于第一个 1-烷基格氏形成步骤。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