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活性成分
白头翁皂苷A (Pulchinenoside A) 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活性成分,来源于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 Regel)的根。它是一种具有两个糖基的低糖基皂苷,在体外可以保护PC-12细胞模型免受氰化钠和葡萄糖缺乏的影响,减少细胞凋亡,并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高浓度时,白头翁皂苷A3还可以抑制P-388细胞的生长,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药品概况
【提取来源】毛茛科植物白头翁。
【物理性状】白色粉末。
【熔点】228~230℃。
【药理药效】抗肿瘤活性。
图1为白头翁皂苷A结构式。
理化性质
图2为白头翁根。
提取来源
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宿根草本,根圆锥形,有纵纹,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株高10-40厘米,通常20-30厘米。基生叶4-5片,三全裂,有时为三出复叶。花单朵顶生,径约3-4厘米,萼片花瓣状,6片排成2轮,蓝紫色,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鲜黄色;花期4-6月。瘦果,密集成头状,花柱宿存,银丝状。
药理作用
白头翁皂甙A3具有抗肿瘤作用,在体外对P388细胞有抑制生长作用,抑制率为53.7%。它可以保护由于氰化钠及葡萄糖缺乏造成的PC-12细胞模型,减少细胞凋亡,并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此外,白头翁皂甙A3还具有舒血管作用,可使预收缩的胸主动脉、大脑中动脉、肾动脉和左冠状动脉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药代动力学
吸收:白头翁皂苷吸收迅速,消除较快,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该类成分的分子量较大,属于较难吸收化合物,并且大部分未以原型形式被机体吸收利用。
分布:药物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肺、肾、小肠等器官,心脏中药物浓度最高。在动物脑中亦可检测到药物的存在,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代谢与排泄:具体代谢途径和排泄尚未明确,但推测可能涉及肝脏首过效应及其他代谢途径。
提取方法
将白头翁粉碎成粉,加入酒精溶剂浸提得到较粗的白头翁总皂苷,脱脂后,经大孔树脂层析得到高产、高纯的白头翁总皂苷。总皂苷经硅胶柱层析得到无色的、纯度较高的单体皂苷。
图3为白头翁皂苷A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图。
鉴定
【薄层层析鉴定白头翁皂苷】将薄层层析板在110℃烘箱中活化30-60min,微量点样器吸取标准品及样品,点样于薄层层析板上,浸入展开剂展开。展开到规定距离后取出,喷10% H2SO4水溶液后用电吹风机吹干显色约5分钟。
图4为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白头翁总皂苷TLC图谱。
化学性质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药理药效】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