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二甲基丙烯酰胺 | 2680-03-7

中文名称
N,N-二甲基丙烯酰胺
中文别名
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C
英文名称
N,N-Dimethylacrylamide
英文别名
dimethyl acrylamide;N,N-dimethylprop-2-enamide
N,N-二甲基丙烯酰胺化学式
CAS
2680-03-7
化学式
C5H9NO
mdl
——
分子量
99.1326
InChiKey
YLGYACDQVQQZS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0 °C
  • 沸点:
    80-81 °C/20 mmHg (lit.)
  • 密度:
    0.962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61 °F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5 mg/m3NIOSH: TWA 5 mg/m3
  • LogP:
    -0.3 at 23℃
  • 物理描述:
    Liquid
  • 稳定性/保质期:
    具有吸湿性。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ADMET

毒理性
  • 毒性数据
大鼠LC50 > 776 ppm/1小时
LC50 (rat) > 776 ppm/1hr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21/22,R36
  • WGK Germany:
    1,3
  • 海关编码:
    292419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0 6
  • 危险类别:
    6.1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5,GHS06
  • 危险性描述:
    H301 + H311,H318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1 + P310,P305 + P351 + P338,P312
  • 储存条件:
    存储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2adb74546090998e4b503251a9500bd3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N,N-二甲基丙烯酰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N,N-Dimethyl acrylamide;N,N-Dimethyl-2-propenam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2680-03-7
分子式: C 5 H 9 NO
分子量: 99.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N,N-二甲基丙烯酰胺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71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皮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20
沸点(℃): 46(0.27kPa)
相对密度(水=1): 0.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0.27(46℃)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71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5 H 9 NO
分子量: 99.13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接触空气。
聚合危害: 能发生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属中等毒类,高浓度对中枢神经有影响。 LD50:200~400mg/kg(大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N,N-二甲基丙烯酰胺是一种有吸湿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并能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醚、二氧六环、N,N'-甲基甲酰胺、甲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易溶解于正己烷。

化学反应

N,N-二甲基丙烯酰胺具有烯丙基结构,在特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与自由基聚合反应。其稳定性与其烯丙基结构有关;在常温下该分子中的烯丙基不容易发生反应,但在光照或加热时容易变质。

化学性质

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为无色透明液体,并具有刺激性,可溶于水、乙醚、丙酮、乙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

用途

N,N-二甲基丙烯酰胺常用于与丙烯酸类单体、苯乙烯、醋酸乙烯等共聚,用作纤维、塑料改进剂、纸张处理剂、塑料加工助剂等合成原料。其聚合物或加成产物具有优异的吸湿性、防静电性、分散性、相容性、保护稳定性和粘接性等特点,用途广泛。

  • 纤维改性:能改善丙烯酸纤维的吸湿性、染色性和手感;还可用于乙酸纤维聚酯、聚酰胺、聚烯烃和聚氯乙烯等纤维的改性。
  • 塑料改性:与乙烯共聚物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印刷性能、染色性和防静电性。与聚烯烃接枝物可提高对玻璃纤维的亲和力;与聚氯乙烯或聚氨酯掺和,可以制备透湿性良好的涂料。
  • 处理剂和助剂:某些共聚物可用作特种颜料固色剂、纸张及纺织品加工整理剂,也可用作塑料加工助剂。此外,在日用品化学品、印刷与照相行业以及医药卫生材料方面也有多种用途。
生产方法

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由丙烯酸与二甲胺反应制得。

小鼠口服LD50为460mg/kg,皮下注射为580mg/kg。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二甲基丙烯酰胺盐酸copper(l) iodide四甲基乙二胺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iodide 、 copper(l) chloride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甲基亚砜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3.0h, 生成 瑞博司可里布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抗肿瘤药物瑞博西尼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药物瑞博西尼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将4‑(6‑氨基‑3‑吡啶基)‑1‑哌嗪基甲酸叔丁酯和2‑氯‑7‑环戊基‑N,N‑二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酰胺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萃取,蒸去溶剂,重结晶,将得到的4‑[6‑[[7‑环戊基‑6‑[(二甲基)羰基]‑7H‑吡咯并[2,3‑d]嘧啶‑2‑基]‑3‑吡啶基]‑1‑哌嗪基甲酸叔丁酯在盐酸溶液中搅拌反应,制得瑞博西尼。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反应路线短,三废少,易于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
    CN110407841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E752481
    摘要:
    公开号:
  • 作为试剂:
    描述:
    1,2-十二烷二醇 在 methoxy(cyclooctadiene)rhodium(I) dimer 、 N,N-二甲基丙烯酰胺3-甲氧基苯甲酸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5%的产率得到正癸烯
    参考文献:
    名称:
    串联催化:通过氧化脱羟甲基化将醇转化为烯烃
    摘要:
    我们报道了一种 Rh 催化剂,用于通过 CC 键断裂从伯醇中获取烯烃,从而导致脱同系反应。这种官能团互变通过 N,N-二甲基丙烯酰胺作为氢气的牺牲受体实现的氧化-脱氢甲酰化进行。具有不同官能度和结构的醇经过氧化脱羟甲基反应得到相应的烯烃。我们的催化剂方案能够实现 (+)-育亨苯酮的两步半合成和原料烯烃的脱同系。
    DOI:
    10.1021/jacs.8b060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isible-Light Photoredox-Catalyzed Giese Reaction: Decarboxylative Addition of Amino Acid Derived α-Amino Radicals to Electron-Deficient Olefins
    作者:Anthony Millet、Quentin Lefebvre、Magnus Rueping
    DOI:10.1002/chem.201602257
    日期:2016.9.12
    A tin‐ and halide‐free, visiblelight photoredox‐catalyzed Giese reaction was develop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α‐amino radicals were generated readily from amino acids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s of an iridium photocatalyst. The reactivity of the α‐amino radicals has been evaluated for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activated olefins.
    开发了一种无锡和无卤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Giese反应。在催化量的铱光催化剂存在下,氨基酸很容易产生伯和仲α-氨基。已经评估了α-氨基自由基的反应性,以用于各种活化烯烃的功能化。
  • Synthesis of N-Sulfonyl Amidines and Acyl Sulfonyl Ureas from Sulfonyl Azides, Carbon Monoxide, and Amides
    作者:Shiao Y. Chow、Luke R. Odell
    DOI:10.1021/acs.joc.6b02894
    日期:2017.3.3
    A Pd-catalyzed and ligand-free carbonylation/cycloaddition/decarboxylation cascade synthesis of sulfonyl amidines from sulfonyl azides and substituted amides at low CO pressure is reported. The reaction proceeds via an initial Pd-catalyzed carbonylative generation of sulfonyl isocyanates from sulfonyl azides, followed by a [2 + 2] cycloaddition with amides and subsequent decarboxylation, which liberates
    据报道,在低CO压力下,由磺酰叠氮化物和取代的酰胺进行Pd催化的无配体羰基化/环加成/脱羧级联反应合成了磺酰am。反应是通过首先由Pd催化从磺酰叠氮化物的羰基化羰基生成磺酰异氰酸酯,然后与酰胺进行[2 + 2]环加成,然后脱羧,从而释放出所需的磺酰am,生成N 2和CO 2。作为唯一的反应副产物。使用此简单方案,可以以中等到极好的收率获得各种磺酰基am。另外,该反应还可以通过使用N-单取代的酰胺亲核试剂通过更常规的酰胺羰基化途径来进行,以良好的产率提供酰基磺酰基脲。
  • Heck Cross-Coupling of Aryl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 with Acrylates Catalyzed by Palladium on Charcoal
    作者:François-Xavier Felpin、Eric Fouquet、Cécile Zakri
    DOI:10.1002/adsc.200800539
    日期:2008.11.3
    relationship study of various palladium supported on charcoal (Pd/C) catalysts has been undertaken for the Heck reaction of aryl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 with acrylates. The optimized protocol enables the cross-coupling with a low loading of palladium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echnical grade methanol. Although the catalyst could not be recycled at this time, measurement of the palladium content by inductively
    对于四氟硼酸芳基重氮鎓与丙烯酸酯的Heck反应,已经进行了各种负载在木炭(Pd / C)催化剂上的钯的性能-活性关系研究。经过优化的方案可以在室温下以工业级甲醇与低负载的钯进行交叉偶联。尽管此时催化剂无法循环使用,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钯含量的测量表明,钯对溶剂和产物的污染较低,与均匀条件相比,该方法对环境更安全。
  • Weakly coordinating group directed rhodium-catalyzed unconventional site-selective C–H olefination of indolizines at the 8-position
    作者:Xue Feng、Jiaxin Tian、Ying Sun、Huayou Hu、Mingzhu Lu、Yuhe Kan、Danjun Fang、Chao Wang
    DOI:10.1016/j.cclet.2020.02.039
    日期:2021.1
    rhodium-catalyzed directing group promoted selective C–H olefination reaction of indolizines at the 8-position is reported. Di-olefination at 2,8-positions also achieved with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as an additive under similar reaction conditions. Weakly coordinating groups, such as ketone, aldehyde, amide and ester, were used as directing groups. The ester group can be removed under acid conditions
    摘要报道了铑催化的导向基团促进了吲哚嗪在8位的选择性C–H烯化反应。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用六氟锑酸银作为添加剂也可实现2,8位的二烯化。弱配位基团,例如酮,醛,酰胺和酯,被用作导向基团。酯基可在酸性条件下除去,因此用作无痕的导向基团。
  • Trifunctionalization of Aryl Iodides with Two Distinct Nitrogen and Carbon Electrophiles by Palladium/Norbornene Catalysis
    作者:Jing Wang、Hui Wang、Zihan Wang、Linqiang Li、Cheng Qin、Xinjun Luan
    DOI:10.1002/cjoc.202100467
    日期:2021.10
    highly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vicinal trifunctionalization of aryl iodides by palladium/norbornene (Pd/NBE) catalysis. The key feature of this new method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wo distinct nitrogen and carbon electrophiles, with a large gap in reactivity, for ortho-unsubstituted aryl iodides via an intermolecular and intramolecular C―H functionalization, respectively. Eight types of ipso terminations
    在此,我们报告了通过钯/降冰片烯 (Pd/NBE) 催化对芳基碘化物进行高度化学和区域选择性的邻位三官能化。这种新方法的关键特征是引入了两个不同的氮和碳亲电子的,在反应性有很大的差距,对邻-未被取代的芳基碘经由分别的分子内和分子CA€•ħ官能化,。八种类型的本位终端可以与两个邻位-amination和邻烷基化,得到多种多取代的苯并杂环支架。硅系衬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产生多官能芳烃单步操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表现出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全色可调强荧光发射,并且产品 7r 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来特异性靶向活细胞中的溶酶体。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