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乙酰基丙酮锂 | 18115-70-3

中文名称
乙酰基丙酮锂
中文别名
乙酰丙酮锂;(2,4-戊二酮基)锂
英文名称
lithium pentane-2,4-dionate
英文别名
lithium acetylacetonate;Li(acac);2,4-Pentanedione lithium salt;lithium;pentane-2,4-dione
乙酰基丙酮锂化学式
CAS
18115-70-3
化学式
C5H7LiO2
mdl
——
分子量
106.05
InChiKey
YRDZXTGCHNVCJ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0 °C (dec.)(lit.)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3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4190090
  • 危险标志:
    GHS07,GHS0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2,H315,H319,H332,H335,H36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 + P351 + P338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811
  • 储存条件:
    常温下应密闭避光保存,并保持通风和干燥。

SDS

SDS:a29de5773d3d74271aeff2cab2422589
查看
(2,4-戊二酮基)锂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2,4-Pentanedionato)lithium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4级
急性毒性(经皮) 第4级
急性毒性(吸入) 第4级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吸入或皮肤接触或吞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避免吸入。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2,4-戊二酮基)锂 修改号码: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若感不适,呼叫解毒
中心/医生。
食入: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4-戊二酮基)锂
百分比: >98.0%(T)
CAS编码: 18115-70-3
俗名: Acetylacetone Lithium Salt , Lithium Acetylacetonate
分子式: C5H7LiO2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2,4-戊二酮基)锂 修改号码:5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易湿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固体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浅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250°C (分解)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溶于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2,4-戊二酮基)锂 修改号码:5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用途 有机合成催化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氯化钍乙酰基丙酮锂 在 N(C2H5)4Cl 作用下, 以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三氯双(戊烷-2,4-二价))(V),四(1,3-二苯基丙烷-1,3-二价)pro(IV)和四(戊烷-2,4-二价)act的制备及性能(四)配合物
    摘要:
    由五氯化pro与戊烷-2,4-二酮(Hpd)在二氯甲烷中的反应制得三氯双(戊烷-2,4-二价)act(V),[PaCl 3(pd)2 ]。 Pa(dppd)4 ]和[Pa(dp)4 ](dppd = 1,3-二苯基丙烷-1,3-dionato)来自涉及适当螯合物的al盐和[Et 4 N] 2 [PaCl 6 ]的反应和无水非水溶剂中分别加入PaCl 4和PaCl 4。在Hpd存在下,在溶剂(例如苯和乙醇)中氧化[Pu(pd)3 ]会生成[Pu(pd)4 ]。尝试准备[Am(pd)4]和类型为M [Th(pd)5 ](M =单价阳离子)的络合物均未成功。报道了上述配合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以及形成四(戊烷-2,4-二氢呋喃基)肌动蛋白(IV)配合物的α和β相所必需的条件的细节。提供了β-[Pa(pd)4 ],β-[U(pd)4 ],β-[Pu(pd)4 ]和[[ Pu(pd)3 ]以及ir结果,这些配合物类型为[M(pd)4
    DOI:
    10.1039/dt9750000034
  • 作为产物:
    描述:
    cobalt acetylacetonate苯乙烯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30.0 ℃ 、202.66 kPa 条件下, 生成 乙酰基丙酮锂
    参考文献:
    名称:
    氢化铝锂和三(叔丁氧基)铝氢化锂作用下钴加氢催化剂的形成及其性能
    摘要:
    Co(acac)2(3)与LiAlH4或LiAlH(t -BuO)3的相互作用使用NMR,UV,IR,ESR光谱,电子显微镜和体积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氢化用钴催化剂形成的基本步骤。是在氢化过程的活性纳米颗粒的形成显示在试剂5≤红/钴≤12.纳米颗粒通过过量的LiAlH的稳定的比率发生4或的LiAlH(吨-BuO)3,以及如它们在还原态的钴作用下催化分解的产物。LiAlH 4的比例 为了获得具有催化活性的颗粒,需要通过质子给体化合物对其进行活化。
    DOI:
    10.1134/s1070363212080026
  • 作为试剂:
    描述:
    间碘苯腈二异丙基锌乙酰基丙酮锂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碘锌交换反应的亲核催化:制备高度官能化的二芳基锌化合物。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3533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modinuclear lanthanoid(III) dithiocarbamato complexes bridged by 2,2′-bipyrimidine: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作者:Abdallah Yakubu、Takayoshi Suzuki、Masakazu Kita
    DOI:10.1016/j.poly.2019.07.046
    日期:2019.10
    Abstract Four new homodinuclear lanthanoid(III) dithiocarbamato (RR′dtc−) complexes bridged by 2,2′-bipyrimidine (bpm) of the form [Ln(RR′dtc)3}2(µ-bpm)] Ln = Nd or Eu; RR′ = dimethyl- (Me2) or pyrrolidine- (pyr)}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crystallographic studies revealed that all of the complexes possess a similar structural motif with
    摘要用[Ln(RR'dtc)3} 2(µ-bpm)]形式的2,2'-联嘧啶(bpm)桥接的四个新的同核镧系(III)二硫代氨基甲酸酯(RR'dtc-)络合物钕或Eu; 制备了RR'=二甲基-(Me2)或吡咯烷-(pyr)},并表征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和光谱性质。晶体学研究表明,所有配合物均具有相似的结构基序,配体几何结构为8:8,其中bpm配体桥接κ2N1,1':κ2N3,3'模式的两个LnIII中心和三个RR'dtc-配体与每个LnIII中心配位。在可见光区域记录的吸收光谱和磁圆二色性(MCD)光谱中,络合物显示出较弱但相对较清晰的f–f跃迁带。MCD光谱研究证明了复合物的磁光行为。
  • Preparation and Stereochemistry of Cobalt(III) Complexes Containing 3,6-Diphenyl-3,6-diphosphaoctane-1,8-diamine or (2<i>S</i>,9<i>S</i>)-4,7-Diphenyl-4,7-diphosphadecane-2,9-diamine, NH<sub>2</sub>CHRCH<sub>2</sub>P(C<sub>6</sub>H<sub>5</sub>)CH<sub>2</sub>CH<sub>2</sub>P(C<sub>6</sub>H<sub>5</sub>)CH<sub>2</sub>CHRNH<sub>2</sub>(R=H, CH<sub>3</sub>)
    作者:Masamichi Atoh、Hirofumi Sugiura、Yoji Seki、Kazuo Kashiwabara、Junnosuke Fujita
    DOI:10.1246/bcsj.60.1699
    日期:1987.5
    Nine new cobalt(III) complexes containing 3,6-diphenyl-3,6-diphosphaoctane-1,8-diamine (NPPN), trans-[CoCl2(rac(P)-NPPN)]+, cisα-[Co(L)(rac(P)-NPPN)]n+ (L=en, n=3; L=acac, n=2) and Δ- and Λ-cisα-[Co(L′)(rac(P)-NPPN)]n+ (L′=R-pn, n=3; L′=S-ala or S-pro, n=2), and five new cobalt(III) complexes containing (2S,9S)-4,7-diphenyl-4,7-diphosphadecane-2,9-diamine (SS(C)-NPPN), Δ- and Λ-cisα-[Co(L)(rac(P)SS(C)-NPPN)]n+
    九种新的钴 (III) 配合物,包含 3,6-diphenyl-3,6-diphosphaoctane-1,8-diamine (NPPN), trans-[CoCl2(rac(P)-NPPN)]+, cisα-[Co(L) )(rac(P)-NPPN)]n+(L=en,n=3;L=acac,n=2)和Δ-和Λ-顺α-[Co(L')(rac(P)-NPPN) ]n+ (L'=R-pn, n=3; L'=S-ala or S-pro, n=2), 以及含有 (2S,9S)-4,7-diphenyl 的五种新型钴 (III) 配合物-4,7-diphosphadecane-2,9-diamine (SS(C)-NPPN), Δ- 和 Λ-cisα-[Co(L)(rac(P)SS(C)-NPPN)]n+ (L= en, n=3; L=acac, n=2) 和 Δ-cisβ-[Co(acac)(meso(P)
  • Nonheme Iron Mediated Oxidation of Light Alkanes with Oxone: Characterization of Reactive Oxoiron(IV) Ligand Cation Radical Intermediates by Spectroscopic Studies and DFT Calculations
    作者:Chun-Wai Tse、Toby Wai-Shan Chow、Zhen Guo、Hung Kay Lee、Jie-Sheng Huang、Chi-Ming Che
    DOI:10.1002/anie.201305153
    日期:2014.1.13
    The oxidation of light alkanes that is catalyzed by heme and nonheme iron enzymes is widely proposed to involve highly reactive FeVO} species or FeIVO} ligand cation radical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high‐valent iron spe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ron‐catalyzed oxidation of light alka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Herein, a combination of tridentate and bidentate ligands
    的由血红素和非血红素铁酶催化轻烷烃氧化广泛提出了涉及高反应性的Fe V O}物种或的Fe IV O}配体的阳离子自由基。鉴定这些高价铁种类以及在温和条件下发展轻链烷烃的铁催化氧化至关重要。本文中,三齿和双齿配体的组合用于产生高反应性的非血红素Fe 3 O}物质。开发了一种在氧酮存在下使用[Fe III(Me 3 tacn)(Cl-acac)Cl] +作为催化剂的方法,用于氧化包括环己烷,丙烷和乙烷在内的烃类(Me 3tacn = 1,4,7-三甲基-1,4,7-三氮杂环壬烷; Clacac = 3-氯乙酰丙酮)。配合物[Fe III(Tp)2 ] +和oxone能够实现丙烷和乙烷的化学计量氧化。ESI-MS,EPR和UV / Vis光谱,18 O标记实验和DFT研究指出[Fe IV(Me 3 tacn)(Cl-acac} 。+)(O)] 2+是催化活性物质。
  • Electroluminescent iridium compounds with silylated, germanylated, and stannylated ligands, and devices made with such compounds
    申请人:Ionkin Alex Sergey
    公开号:US20080074033A1
    公开(公告)日:2008-03-27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electroluminescent complexes of iridium(III) with silylated, germanylated and stannylated ligands. The invention is further directed to electronic devices in which the active layer includes an electroluminescent Ir(III) complex with silylated, germanylated and stannylated ligands.
    本发明涉及铱(III)与硅基、锗基和锡基配体形成的电致发光配合物。该发明还涉及电子器件,其中活性层包括具有硅基、锗基和锡基配体的电致发光铱(III)配合物。
  • A Complete Series of [Co(acac)<i><sub>x</sub></i>(en)<i><sub>y</sub></i>(dmpe)<i><sub>z</sub></i>] Complexes
    作者:Tomoji Ohishi、Kazuo Kashiwabara、Junnosuke Fujita
    DOI:10.1246/bcsj.56.3441
    日期:1983.11
    A complete series of [Co(acac)x(en)y(dmpe)z] complexes was obtained by preparing four new complexes, [Co(acac)(dmpe)2]2+, [Co(en)2(dmpe)]3+, [Co(en)(dmpe)2]3+, and [Co(acac)(en)(dmpe)]2+, where acac, en, and dmpe denote an acetylacetonate ion, ethylenediamine, and 1,2-bis(dimethylphosphino)ethane, respectively. Except for [Co(acac)(dmpe)2]2+, the three new complexes were resolved into optical isomers by SP-Sephadex column chromatography. Absorption and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of all the complexe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with one another.
    获得了一系列完整的 [Co(acac)x(en)y(dmpe)z] 络合物,制备了四种新络合物,[Co(acac)(dmpe)2]2+、[Co(en)2(dmpe)]3+、[Co(en)(dmpe)2]3+ 和 [Co(acac)(en)(dmpe)]2+,其中 acac、en 和 dmpe 分别表示乙酰乙酮离子、乙二胺和 1,2-二(二甲基膦)乙烷。除了 [Co(acac)(dmpe)2]2+ 外,另外三种新络合物通过 SP-Sephadex 柱色谱法分离为光学异构体。记录了所有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和圆二色性光谱,并进行了相互比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