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9-咔唑)基-4苯胺 | 52708-37-9

中文名称
4-(9-咔唑)基-4苯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9H-carbazol-9-yl)aniline
英文别名
N-(4-aminophenyl)carbazole;9-(4-aminophenyl)carbazole;4-(9H-carbazole-9-yl)aniline;4-(carbazol-9-yl)-phenyl-amine;4-carbazol-9-ylaniline
4-(9-咔唑)基-4苯胺化学式
CAS
52708-37-9
化学式
C18H14N2
mdl
——
分子量
258.323
InChiKey
DEVUXRBOPYDID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6 °C
  • 沸点:
    475.0±37.0 °C(Predicted)
  • 密度:
    1.19±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甲苯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80,P302+P352,P337+P313,P305+P351+P338,P362+P364,P332+P313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环境下使用。

SDS

SDS:f09c9b619f454a226cff2fbab05cb36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9-咔唑)基-4苯胺亚硝酸特丁酯三氟化硼乙醚碘甲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4.33h, 生成 9-(4-碘苯基)咔唑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9-苯基咔唑的单树枝状结构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已经通过钯催化的偶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9-苯基咔唑乙炔基单denrons,从而形成了组织良好的氧化还原中心阵列。连接至外围9-苯基咔唑单体的3,6-位的叔丁基可在有限的程度上提供足够的溶解度。使用在其焦点处带有3,3-二乙基三氮烯的单体制备三聚体和7-聚一聚体。然而,为了促进纯化,合成15聚体单枝二烯需要在其焦点处带有3-羟基-3-甲基-丁-1-炔基的单体作为末端乙炔官能团的掩蔽基团。尽管溶解度受到限制,但是发现高世代单树枝容易溶于高极化率的溶剂二硫化碳。
    DOI:
    10.1021/jo991167h
  • 作为产物:
    描述:
    N-(4-碘苯基)乙酰胺copper(I) oxide硫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6.0h, 生成 4-(9-咔唑)基-4苯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咔唑树枝状和苯基偶氮甲碱树枝状的不对称排列的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
    摘要:
    在四氯化钛存在下,通过Ullmann反应和脱水反应的结合,合成了具有咔唑树枝状和苯基偶氮甲碱树枝状的不对称树枝状聚合物。在这些树枝状聚合物和SnCl 2中的苯基偶氮甲碱树枝状分子中的逐步络合表明与亚胺基相关的电子密度的梯度。树枝状聚合物的络合物改变了树枝状聚合物的HOMO / LUMO能隙。我们显示出具有更高世代的树状聚合物具有更大的HOMO值。最富电子的分子Cz3-DPA3,具有最高的HOMO值5.35 eV,因此,对于OLED中的来自ITO电极的空穴注入(4.6 eV),预期具有最低的势垒。然而,对于咔唑树枝状聚合物与SnCl 2的HOMO能级,基于与树枝状聚合物本身几乎相同的氧化还原电势,咔唑的能级没有变化。使用Cz3-DPA3作为空穴传输层(HTL),仅在非优化条件下通过与SnCl 2的络合,仅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可将最大发光强度从4041 cd / m 2增强到10640 cd / m
    DOI:
    10.1021/ma04996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NOVE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br/>[FR] NOUVEAUX COMPOSÉS ORGANIQUES ÉLECTROLUMINESCENTS ET DISPOSITIF ORGANIQUE ÉLECTROLUMINESCENT LES UTILISANT
    申请人:ROHM & HAAS ELECT MAT
    公开号:WO2013122402A1
    公开(公告)日:2013-08-2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ve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and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better in luminous efficiency and lifespan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aterials. Using the compound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t is possible to manufacture an OLED device with a long operational lifespan. In addition, the compounds can improve the power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to reduce overall power consum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包括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发光效率和寿命特性方面优于传统材料。利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制造具有长寿命的OLED器件。此外,这些化合物可以提高器件的功率效率,从而降低整体功耗。
  • 以4-咔唑-苯胺为基体的新型希夫碱小分子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齐鲁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0546161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I式结构的一种以4-咔唑-苯胺为基体的希夫碱小分子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N,N-二羟基二乙基苯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氧磷通过甲酰基化反应制备N,N-二乙基对苯甲醛,最后通过乙醇作溶剂使4-咔唑-苯胺和N,N-二乙基对苯甲醛缩合制备希夫碱小分子I
  • Copper-coordination polymer-controlled Cu@N-rGO and CuO@C nanoparticle formation: reusable green catalyst for A<sup>3</sup>-coupling and nitroarene-reduction reactions
    作者:Vadivel Vinod Kumar、Rajamani Rajmohan、Pothiappan Vairaprakash、Mariappan Mariappan、Savarimuthu Philip Anthony
    DOI:10.1039/c7dt02119d
    日期:——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coordination polymers (COPs), together with the huge variety of metal ions and organic linkers to choose from, make COPs potential precursors for fabricating carbon-encapsulated metal an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NPs). Herein, we have studied the role of the COP structural assembly, prepared through making subtle changes to the ligand struc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NPs in
    配位聚合物(COP)令人着迷的结构特性,以及可供选择的多种属离子和有机连接剂,使COPs成为制造碳封装的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NP)的潜在前体。本文中,我们研究了通过对配体结构进行细微变化而制备的COP结构组装对碳基质中NP形成的作用。使用不同的基于氨基酸的还原席夫碱酚类螯合配体生成的-COP(Cu-COP-1–Cu-COP-7)在固态下显示出具有不同结构组织的晶体结构。有趣的是,在330°C下煅烧Cu-COP-1和Cu-COP-5可产生纯CuNP,而Cu-COP-2,Cu-COP-3,Cu-COP-4和Cu-COP-7生成了被碳基质包裹的CuONP。Cu-COP-6的煅烧在碳基质中同时产生了CuNPS和CuONPS。通过PXRD和XPS研究明确证实了碳基质中CuNP和CuONP的形成。使用HR-TEM和FE-SEM分析了Cu / CuONP的大小和形态。BET研究表明,碳包裹的C
  • 一种合成咔唑衍生物的方法
    申请人:湖南大学
    公开号:CN11346159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咔唑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氯化钯作为催化剂,有机化合物作为配体,2,2'‑双联苯作为亲电试剂,伯胺作为亲核试剂,在甲苯作为溶剂,空气氛围的条件下直接交叉偶联合成咔唑生物。该方法具有产率高,选择性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 Base-Mediated Borylsilylation/Silylation of Ammonium Salts with Silylborane
    作者:Wan-Ying Qi、Jing-Song Zhen、Xiao-hong Xu、Xian Du、Yi-hui Li、Han Yuan、Yun-Shi Guan、Xun Wei、Zi-Ying Wang、Guohai Liang、Yong Luo
    DOI:10.1021/acs.orglett.1c02066
    日期:2021.8.6
    This work describes a base-mediated borylsilylation of benzylic ammonium salts to synthesize geminal silylboronates bearing benzylic proton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Deaminative silylation of aryl ammonium salts was also achieved in the presence of LiOtBu. This strategy which is featured with high efficienc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provides efficient routes
    这项工作描述了碱介导的苄基盐的基甲硅烷基化,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带有苄基质子的孪晶甲硅烷硼酸酯。在 LiO t Bu存在下也实现了芳基盐的脱基甲硅烷基化。该策略具有高效、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好的特点,为胺类的后期官能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提取物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青二磺酸二钾盐 靛藍四磺酸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衍生物E804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靛噻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杂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