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波脲又叫甲磺冰脲,商品名为克糖利(Glutril),属于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其作用强度为中等,是D860的40倍,同时具有降低血小板黏附和聚积、抗脂肪分解的作用,有利于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格列波脲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合40岁以上成年型糖尿病患者。对于其他磺脲类药物失效者,仍可选用此药。另外,磺胺、水杨酸、保泰松、双香豆素等药物可能增强其作用效果。
近年来,一些不法厂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在降糖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各种化学降糖药物以增强疗效。但造假者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甚至加入国内未上市的化学药物如格列波脲。格列波脲是一种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与其他几种格列类药物(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共同作用于胰腺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启动胰岛素的分泌以达到降糖目的。这些药物虽然降糖效果各异,但毒副作用相似,只是程度不同;此外,在结构上它们都具有苯磺酰脲为主要官能团,其中格列波脲主要区别在于其包含一个带四个手性分子桥环化合物。
另一类降糖药是含苄基噻唑烷二酮的药品,如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盐酸吡格列酮等。
药理作用本品为第二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其效果比甲苯磺丁脲强20~40倍。除了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外,还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力、血液黏度下降,并使前列环素升高和血栓素A2 降低,有利于维持血小板和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正常。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半小时起效,2~4小时达到血浆峰值浓度,持续8~12小时,可达24小时。半衰期为10~12小时,在肝脏氧化代谢后产生6种代谢物,均无降血糖活性。约60%~72%的代谢物通过肾脏排泄,23%~33%则由胆汁从粪便中排出。
药物相互作用与双胍类药物合用效果更好;另外,磺胺、水杨酸、保泰松和双香豆素等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效果。
用法与用量口服:开始剂量为每次12.5毫克,每日1~2次,在早餐前或早餐及午餐前服用。也可分三次服药,即每次6.25毫克,每日3次,在三餐前服用。一周后可按需调整剂量,并逐渐增加至常用量(每日25~50毫克),分2~3次服用;最大剂量不超过75毫克/日。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其效果比甲苯磺丁脲强20倍。除了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外,还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力、血液黏度下降,并使前列环素升高和血栓素A2 降低,有利于维持血小板和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正常。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皮肤反应。低血糖现象少见。
注意事项对本品或其他磺酰脲类和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糖尿病昏迷及昏迷前期青年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及孕妇禁用。长期使用该药应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玉莲编辑整理(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