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双甘肽 | 556-50-3

中文名称
双甘肽
中文别名
双甘氨肽;一缩二氨基乙酸;甘氨酰甘氨酸;双甘氨二肽;甘氨酰替基氨酸;N-甘氨酰甘氨酸
英文名称
glycylglycine
英文别名
Gly-Gly;diglycine;glycineglycine;[(Ammonioacetyl)amino]acetate;2-[(2-azaniumylacetyl)amino]acetate
双甘肽化学式
CAS
556-50-3
化学式
C4H8N2O3
mdl
MFCD00008130
分子量
132.119
InChiKey
YMAWOPBAYDPSL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20-240 °C (dec.)
  • 沸点:
    267.18°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5851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H2O:1 Mat 20 °C,透明,无色
  • 最大波长(λmax):
    λ: 260 nm Amax: 0.075λ: 280 nm Amax: 0.072
  • LogP:
    -0.92 at 25℃ and pH6
  • 物理描述:
    Solid
  • 稳定性/保质期:
    性质:白色叶状结晶。熔点为260-262℃(分解)。在25℃时,其水中溶解度为13.4g/100ml,易溶于热水,难溶于醇,不溶于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92.4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4/25,S26
  • 危险类别码:
    R36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419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9
  • 储存条件:
    -15°C

SDS

SDS:14833be61a763e8673935788edad5c89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双甘肽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Diglycine
Glycyl-glyci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眼睛刺激 (类别 2A)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Diglycine
别名
Glycyl-glycine
: C4H8N2O3
分子式
: 132.1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N-Glycylglyci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556-50-3
No.) 209-127-8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4.5 - 6.0 在 132.12 g/l 在 25 °C
e) 熔点/凝固点
255 - 260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132 g/l 在 20 °C - 完全溶解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性质

双甘肽(L-Glycylglycine)是一种白色叶状结晶,熔点在260~262℃时开始分解。其在25℃时的水中溶解度为13.4g/100mL,并且易溶于热水,难溶于醇,不溶于醚。

应用

双甘肽作为一种生化试剂,在生物研究和医药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它可用作血液保存剂以及蛋白质药物如细胞色素C水针剂的稳定剂。此外,双甘肽还可用于测定双甘氨肽二肽酶的底物,并参与多肽合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短肽之一,双甘肽与过渡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工程和药物化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价值。

化学性质

双甘肽为白色片状晶体,带有光泽。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用途

该品是一种生化试剂,在生物研究及医药上用作血液保存和蛋白质药物细胞色素C水针剂的稳定剂。同时,它可以作为生化试剂使用。

生产方法

双甘肽由甘氨酸缩合、分解而得。具体步骤如下:将甘氨酸与乙二胺按1:56的比例混合,在174-176℃下保温50分钟,然后在冰室中放置20小时,过滤后加水加热溶解甘氨酰酐,冷却后得到浅棕色结晶,过滤并用甲醇洗涤得粗品。最后通过水重结晶、灭菌干燥即为成品。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双甘肽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氨基乙酰氨基)乙酸钠盐
    参考文献:
    名称:
    甘氨酸甘氨酸离子的焓从水转移到水-乙醇溶剂中
    摘要:
    通过量热法在298.15 K下测量将甘氨酰甘氨酸钠水溶液与包含0.0至0.8摩尔分数乙醇的溶剂混合的热效应。甘氨酸甘氨酸钠和甘氨酰甘氨酸离子的焓从水转移到不同的水-乙醇溶液中计算组成。溶液中非水组分浓度的增加导致甘氨酰甘氨酸盐离子转移的更高的吸热性,导致较弱的溶剂化。评估了甘氨酸甘氨酸盐离子溶解的焓对其与过渡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热效应的贡献。
    DOI:
    10.1134/s0036024416050162
  • 作为产物:
    描述:
    Boc-甘氨酰甘氨酸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4.9%的产率得到双甘肽
    参考文献:
    名称:
    片段耦合法公斤级合成成骨生长肽(10-14)
    摘要:
    通过“ 3 + 2”片段偶联策略在溶液中公斤级合成生物活性五肽已在OGP(10–14)的开发中成功完成,OGP是最小的OGP衍生序列,保留了成骨生长的全部增殖活性肽。系统地研究了合成方案,偶联条件和工艺放大。还评估了三肽片段和五肽的差向异构化。
    DOI:
    10.1021/acs.oprd.5b00004
  • 作为试剂:
    描述:
    尿苷5-单磷酸双甘肽 、 orotidine 5'-monophosphate decarboxylase 、 重水 作用下, 生成 [6-(2)H]-uridine 5'-mono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Orotidine 5'-单磷酸脱羧酶活性位点乙烯基碳负离子的形成和稳定性:酶结合 UMP 的 C-6 质子的 pKa
    摘要:
    我们报告说,乳清酸 5'-单磷酸脱羧酶 (OMPDC) 催化尿苷 5'-单磷酸 (UMP) 的 C-6 质子从 D2O 中的溶剂在 25°C 和 pD 7.0-9.3 中交换氘。氘交换的动力学分析给出酶结合 UMP 的碳去质子化的 pKa ≤ 22,这比 UMP 类似物在水中的去质子化至少低 10 个单位。通过稳定的碳负离子对酶催化的氘交换的观察为 OMPDC 将乳清酸 5'-单磷酸 (OMP) 脱羧生成相同的碳负离子中间体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数据显示酵母 OMPDC 使结合的乙烯基碳负离子稳定至少 14 kcal/mol。我们得出结论,OMPDC 还为 OMP 的脱羧作用提供了后期类碳负离子过渡态的实质性稳定性,
    DOI:
    10.1021/ja710384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ase-transfer reagents as C-terminal protecting groups; facile incorpor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or peptides into peptide sequences
    作者:Shui-Tein Chen、Kung-Tsung Wang
    DOI:10.1039/c39900001045
    日期:——
    Phase-transfer reagents (basic, neutral, and acidic) can effect temporary protection of carboxy groups by salt formation in C-terminal free amino acids or peptides during peptide synthesis; the use of acidic or neutral phase-transfer reagents as the C-terminal protecting group will not affect the nucleophilicity of the amino group of the salts thus prepared in an organic solvent.
    相转移试剂(碱性,中性和酸性)可通过在肽合成过程中在C端游离氨基酸或肽中形成盐来暂时保护羧基。使用酸性或中性相转移试剂作为C-末端保护基不会影响在有机溶剂中如此制得的盐的氨基的亲核性。
  • Benzotriazole-Mediated Synthesis of Aza-peptides: En Route to an Aza-Leuenkephalin Analogue
    作者:Nader E. Abo-Dya、Suvendu Biswas、Akash Basak、Ilker Avan、Khalid A. Alamry、Alan R. Katritzky
    DOI:10.1021/jo302251e
    日期:2013.4.19
    with an ester bond 26b, and a hybrid azatripeptide with an ester bond 28. A new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N-Pg-azatripeptides 33a,b and 35a,b, each containing a natural amino acid at the N-terminus, avoids the low coupling rates of the aza-amino acid residue and enables the solution-phase synthesis of an azaphenylalanine analogue of Leu-enkephalin 40.
    新颖ñ - (Ñ -Pg-azadipeptidoyl)苯并三唑20A - ë与α氨基酸有效耦合21A - ë,二肽22A - Ç,氨基羟乙酸23A,depsidipeptide 23B,和α羟基β苯基丙酸27屈服,分别,三氮杂肽24a – g,氮杂三肽25a,b,具有氧酰胺键的杂合氮杂三肽26a,具有酯键的杂合氮杂四肽26b杂化的带有酯键的氮杂三肽28。用于合成N -Pg-氮杂三肽33a,b和35a,b的新方案,每个肽在N-末端均包含天然氨基酸,避免了氮杂氨基酸残基的低偶联率并使溶液相成为可能。亮脑啡肽40的氮杂苯丙氨酸类似物的合成。
  • Aminolysis of X-Substituted Phenyl Diphenylphosphinates: Effect of Amine Nature on Reactivity and Transition-State Structure
    作者:Ik-Hwan Um、Jeong-Yoon Han、Young-Hee Shin
    DOI:10.1021/jo900219t
    日期:2009.4.17
    the reactions of 1a with secondary amines (βnuc = 0.38) and for those of 1a−i with piperidine (βlg = −0.66) but typical for reactions that proceed through a concerted mechanism.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aminolysis of 1a−i proceed through a concerted mechanism and the nature of amines does not affect the reaction mechanism. However, the reactions with primary amine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proceed through
    据报道,动力学研究表明,在25.0±0.1℃下,将80摩尔%H 2 O / 20摩尔%二甲基亚砜中的X-取代苯基二苯基次膦酸酯(1a-i)进行氨解。2,4-二硝基苯基二苯基次膦酸酯(1a)与伯胺反应的布朗斯台德图与βnuc = 0.53呈线性关系。的反应中1A-I与乙胺也导致与β的线性布朗斯台德型情节LG = -0.81。这些βnuc和βlg值比先前报道的1a与仲胺的反应(βnuc = 0.38)和1a−i的值稍大。与哌啶(βlg = -0.66),但通常用于通过协调机制进行的反应。已经得出的结论是1a-i的氨解通过协同机制进行,并且胺的性质不影响反应机理。然而,已经建议在较大的βnuc和βlg值的基础上,与伯胺的反应通过较晚的过渡态(即,过渡态中更多的键形成和键断裂)进行。1a-i与乙胺的反应的Yukawa-Tsuno图在ρ= 2.24和r时表现出极好的线性相关性,这进一步支持了这种协调的机理。=
  • Coupling-Reagent-Free Synthesis of Dipeptides and Tripeptides Using Amino Acid Ionic Liquids
    作者:Shinya Furukawa、Takahide Fukuyama、Akihiro Matsui、Mai Kuratsu、Ryotaro Nakaya、Takashi Ineyama、Hiroshi Ueda、Ilhyong Ryu
    DOI:10.1002/chem.201501783
    日期:2015.8.17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dipeptides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does not require any coupling reagents.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readily available HCl salts of amino acid methyl esters with tetrabutylphosphonium amino acid ionic liquids. The isolation procedure of stepwise treatment with AcOH is easy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was extended to the synthesis of tripeptide, tyrosyl‐glycyl‐glycine
    已经开发了合成二肽的通用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偶联剂。该方法基于容易获得的氨基酸甲酯的HCl盐与四丁基phosph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反应。用AcOH逐步处理的分离过程很容易进行。该方法还扩展到IMREG-1中也存在的三肽酪氨酰甘氨酰甘氨酸的合成。
  • Use of the 4-methoxy-2,6-dimethylbenzenesulfonyl (Mds) group to synthesize dynorphin (1-13) and related peptides.
    作者:MITSUHIRO WAKIMASU、CHIEKO KITADA、MASAHIKO FUJINO
    DOI:10.1248/cpb.29.2592
    日期:——
    The syntheses of a tridecapeptide corresponding to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dynorphin [1-13], H-Tyr-Gly-Gly-Phe-Leu-Arg-Arg-Ile-Arg-Pro-Lys-Leu-Lys-OH, and related truncated peptides, [4-13], [8-11], and [8-13], using the 4-methoxy-2, 6-dimethylbenzenesulfonyl (Mds) group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guanidino function of arginine, are described. To synthesize dynorphin [1-13], three fragments, 1-3, 4-10, and 11-13, were prepared and used as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final construction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is peptide. Final deprotection of the fully protected peptide was achieved by treatment with trifluoroacetic acid-thioanisole at 50°C for 2 h and the purification of this synthetic peptide was effec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CM-cellulose. Other truncated peptides, [4-13], [8-11], and [8-13],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same manner as described for dynorphin [1-13].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ds protecting group for the synthesis of arginine-containing peptides was confirmed.
    报道了采用4-甲氧基-2,6-二甲基苯磺酰基(Mds)保护精氨酸胍基功能合成与强啡肽[1-13]氨基酸序列相对应的十三肽H-Tyr-Gly-Gly-Phe-Leu-Arg-Arg-Ile-Arg-Pro-Lys-Leu-Lys-OH及相关截短肽[4-13]、[8-11]和[8-13]的方法。为合成强啡肽[1-13],制备了三个片段1-3、4-10和11-13,并将其作为构建该肽氨基酸序列的模块。通过在50°C下用三氟乙酸-硫代茴香醚处理2小时来实现完全保护肽的最终脱保护,并且通过CM-纤维素柱色谱纯化这种合成肽。其他截短肽[4-13]、[8-11]和[8-13]以与强啡肽[1-13]相同的方式合成。Mds保护基团适用于含有精氨酸的肽的合成这一应用得到了确认。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