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rey aldehyde | 62961-7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rey aldehyde
英文别名
(3aR,4R,5R,6aS)-5-hydroxy-2-oxo-3,3a,4,5,6,6a-hexahydrocyclopenta[b]furan-4-carbaldehyde
Corey aldehyde化学式
CAS
62961-72-2
化学式
C8H10O4
mdl
——
分子量
170.165
InChiKey
CWBGHEZZFMFXCQ-GBNDHIK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2.7±42.0 °C(Predicted)
  • 密度:
    1.49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6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rey aldehyde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potassium tert-butylate二异丁基氢化铝 、 sodium thiosulf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5h, 生成 地诺前列素氨丁三醇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的合成方法,以化合物(‑)‑Corey内酯二醇为原料,经氧化反应后制得内酯醛,内酯醛与下侧链经维蒂希‑霍纳尔反应拼接得到烯烃,所述烯烃中的双羰基经还原后得到醇类,再与上侧链经叶立德‑维蒂希反应得到前列腺素F2α,再将前列腺素F2α溶解于氨基丁三醇后析晶得到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该合成方法,无需贵金属催化剂,副反应少,收率高,成本低,污染少,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公开号:
    CN106810484B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立体控制的有机催化拜耳-维利格氧化法获得前列腺素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
    开发了一种新的协议,该协议使用立体控制的有机催化Baeyer-Villiger(B-V)氧化来构建前列腺素的关键双环内酯。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对外消旋环丁酮衍生物进行关键的B-V氧化,可以早期构建对映体过量(最高95%)的双环内酯骨架。产生的双环内酯完全充满两个所需的立体中心,并能够根据Corey的路线合成整个前列腺素家族。此外,还评估了外消旋双环环丁酮的B-V氧化反应的反应性和对映选择性,且ee值为90–99%获得了代表手性内酯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这项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前列腺素和手性内酯天然产物的合成,从而促进了药物的发现。
    DOI:
    10.1002/anie.2019023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栖云高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7775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前列腺素类似物为如式9所示化合物,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能耗和成本低,产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一种光学纯的右旋氯前列醇钠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宁波第二激素厂
    公开号:CN104513186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一种光学纯的右旋前列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酮酸和S‑苯乙胺拆分剂结合并进行手性拆分得到结构式为R‑酮酸的S‑苯乙胺盐;然后在分离得到R‑氯酮制备得到R‑前列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的光学纯的右旋前列醇,简称D‑前列醇,用量只需现在市场上消旋体前列醇的三分之一,而药效反而显著强于三倍用量的前列醇
  • 一种简便高效合成地诺前列素的方法
    申请人:厦门欧瑞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08407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合成地诺前列素的方法,具体合成步骤如下:将左旋科里内酯二醇选择性氧化为含醛基的科里内酯单醇——化合物I;化合物I与2‑氧代庚基膦酸二甲酯发生霍纳尔-沃兹沃思-埃蒙斯反应,生成反式产物化合物II;将内酯还原为醇,得中间体——化合物III;将中间体III选择性氧化伯醇,得中间体——化合物IV;将化合物IV经过Witting反应,生成地诺前列素。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高效合成地诺前列素的方法,原料简单易得,设备要求简单;步骤简短,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整个过程中没有使用到重属或者其他强致癌物;中间体纯化方法简单、杂质容易控制。
  • 2-Decarboxy-2-phosphinico prostaglandin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申请人:DeLong Mitchell Anthony
    公开号:US06894175B1
    公开(公告)日:2005-05-17
    2-Decarboxy-2-phosphinico prostaglandin derivatives are disclosed. These derivatives comprise a modified α-chain and an Ω-chain bonded to a ring structure. The modified α-chain has a 2-decarboxy-2-phosphinico group. The derivatives can be used to treat a variety of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conditions.
    本文披露了2-脱羧-2-膦基前列腺素生物。这些衍生物包括一个改性的α链和一个与环结构相结合的Ω链。改性的α链具有2-脱羧-2-膦基基团。这些衍生物可用于治疗各种药物和化妆品状况。
  • 贝美前列素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栖云高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7775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美前列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溶剂中,在氧化体系中,将化合物1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化合物2;(2)第二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化合物2与化合物7混合反应,生成化合物3;(3)第三溶剂中,在第一还原剂的作用下,将化合物3进行还原反应,生成化合物4;(4)第四溶剂中,在第二还原剂的作用下,将化合物4进行还原反应,生成化合物5;(5)第五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将化合物5和化合物8进行如下的反应,生化合物6的贝美前列素,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显著简化了操作步骤,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原料便宜易得,降低了成本;产品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双(2,2,2-三氯乙基))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氨氯地平-d4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S)-六氢-3H-1,2,3-苯并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卡洛芬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R)-3-甲基哌啶盐酸盐; (R)-2-苄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E)-2-氰基-3-[5-(2,5-二氯苯基)呋喃-2-基]-N-喹啉-8-基丙-2-烯酰胺 (8α,9S)-(+)-9-氨基-七氢呋喃-6''-醇,值90% (6R,7R)-7-苯基乙酰胺基-3-[(Z)-2-(4-甲基噻唑-5-基)乙烯基]-3-头孢唑啉-4-羧酸二苯甲基酯 (6-羟基嘧啶-4-基)乙酸 (6,7-二甲氧基-4-(3,4,5-三甲氧基苯基)喹啉) (6,6-二甲基-3-(甲硫基)-1,6-二氢-1,2,4-三嗪-5(2H)-硫酮)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R,Z)-3-(羟基((1R,2S,6S,8aS)-1,3,6-三甲基-2-((E)-prop-1-en-1-yl)-1,2,4a,5,6,7,8,8a-八氢萘-1-基)亚甲基)-5-(羟甲基)-1-甲基吡咯烷-2,4-二酮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氯-2,1,3-苯并噻二唑-4-基)-氨基甲氨基硫代甲酸甲酯一氢碘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4-(4-氯苯基)硫代)-10-甲基-7H-benzimidazo(2,1-A)奔驰(德)isoquinolin-7一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甲基环戊-1-烯-1-基)(吗啉-4-基)甲酮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5-二甲氧基-1,2,3,6-四氢哒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