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素是由防己科植物黄藤的茎和根中提取的总生物碱,主要成分为掌叶防己碱,并含有小檗碱等成分。它对多种革兰阳性、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还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及外科和妇产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此外,还用于滴眼治疗结膜炎;冲洗或置入阴道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等。
黄藤为防己科植物黄藤 Fibraurea tinctoria Lour. 的根或茎。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秋后采收,洗净,切段,晒干。黄藤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
黄藤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其中巴马丁含量高达3%,因此利用黄藤为原料制取延胡索乙素。此外,还含有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黄藤素甲(Fibranine A)、黄藤素乙 (Fibranine B)、黄藤内酯(Fibralactone)、甾醇(C27H45OH)等成分。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黄藤生物碱对柯氏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藤素注射液能提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百分率和脾玫瑰花形成细胞百分率,促进白细胞移行抑制试验,降低移行抑制指数。
临床应用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和结膜炎等病症。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个别患者在服用黄藤素片后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不适、食欲减退和便秘,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若出现全身麻木、心悸、气促、胸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周身发热、皮肤瘙痒或红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寻求急诊室医师救治。
注意事项黄藤素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用途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等疾病。此外,还具有广谱抑菌抗病毒作用、显著增加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多重药理作用、良好的抗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