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小檗红碱 | 15401-69-1

中文名称
小檗红碱
中文别名
小檗红碱(标准品);巴马汀红碱
英文名称
berberrubine chloride
英文别名
berberrubine;berberrubine hydrochloride;9-hydroxy-10-methoxy-5,6-dihydro-[1,3]dioxolo[4,5-g]isoquinolino[3,2-a]isoquinolin-7-ium chloride;10-Methoxy-5,6-dihydro-2H,9H-[1,3]dioxolo[4,5-g]isoquinolino[3,2-a]isoquinolin-9-one--hydrogen chloride (1/1);17-methoxy-5,7-dioxa-13-azapentacyclo[11.8.0.02,10.04,8.015,20]henicosa-1(21),2,4(8),9,14,17,19-heptaen-16-one;hydrochloride
小檗红碱化学式
CAS
15401-69-1
化学式
C19H16NO4*Cl
mdl
——
分子量
357.793
InChiKey
GYFSYEVKFOOLF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5℃ (DEC.)
  • 溶解度:
    可溶于DMSO(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51.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2-8°C

SDS

SDS:9662b8e5e7778faed0cb0600741cc309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这篇文章涵盖了小檗红碱的多个方面,包括其化学性质、生物活性、毒理学和代谢特性。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总结:

化学性质
  • 小檗红碱可溶于酸性溶液。
  • 不溶于石油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
生物活性
  1. 抗菌活性
    •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菌。
    • 9位亲脂性取代基的存在显著增强了其体外抗菌活性。
  2. 抗肿瘤活性
    • 小檗红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9-羟基是抗肿瘤活性的必需结构。
  3. 心血管药理活性
    • 作为钙阻滞剂产生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 对Na+通道或K+通道也有影响。
毒理学
  1. 急性毒性
    • 小檗红碱的LD50值为154.02 mg/kg,比盐酸小檗碱(763.5 mg/kg)低得多。
    • 可能具有肾脏损害毒性。
  2. 日常行为变化
    • 给药初期无明显变化,但逐渐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
    • 实验后期有血尿现象,部分大鼠死亡。
  3. 脏体观察
    • 肾脏显著受损,肿胀并呈弥漫性黄色颗粒。
代谢特性
  • 盐酸黄连碱和小檗红碱皆为良好转运的化合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主要通过透细胞被动转运。
  • 小檗红碱从体循环侧返回肠腔侧的转运稍占优势,因此其净吸收低于盐酸黄连碱。
贮存方法
  • 2-8℃保存,避光。
来源与用途
  • 来源:毛茛科植物杂性唐松草Thalictrum polygamun Muhl.根。
  • 用途
    • 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 具有抗菌作用。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EN]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NASH, NAFLD, AND OBESITY
    [FR] COMPOSÉS, COMPOSITIONS ET MÉTHODES DE TRAITEMENT DE LA NASH, DE LA NAFLD ET DE L'OBÉSITÉ
    摘要:
    目前的技术涉及使用I、II、III、IV、V和/或VI式化合物治疗NASH、NAFLD和/或肥胖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向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或肥胖的受试者施用这种化合物的治疗有效剂量。
    公开号:
    WO2021067490A1
  • 作为产物:
    描述:
    胡椒环盐酸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10.83h, 生成 小檗红碱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全合成小檗红碱的方法
    摘要:
    一种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全合成小檗红碱的方法,涉及一种药物合成方法,以邻苯二酚为原料,邻苯二酚与2‑氯甲烷选择性甲基化反应得到邻甲氧基苯酚,继续选择性甲酰化反应得到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邻苯二酚与2‑氯甲烷亚甲基化反应得到胡椒环,继续与2‑氯乙胺催化加成反应得到胡椒乙胺;将胡椒乙胺与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在镍基催化剂条件下“一锅法”缩合加氢反应,反应产物加盐酸,冷却结晶物,过滤得到盐酸盐缩合物;将盐酸盐缩合物精制后,继续与乙二醛,在铜基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环合反应,反应产物经过精制过程后,加盐酸,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产物小檗红碱。本发明工业化全合成生产小檗红碱,开创了小檗红碱药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公开号:
    CN10970511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for Modulating Lipid Level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Same
    申请人:Liu Haiyan
    公开号:US20110009628A1
    公开(公告)日:2011-01-13
    The present technology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Formulas I-VI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uch compounds. Methods of use includ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hypercholesterolemia, hypertriglyceridemia, hepatic steatosi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Compounds disclosed herein also increase HDL-C, lower total cholesterol, LDL-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and increase hepatic LDL receptor expression, inhibit PCSK9 expression, and activat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目前的技术涉及到公式I-VI的化合物以及制备和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方法。使用方法包括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肝脂肪变性和代谢综合征。本文披露的化合物还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并增加肝LDL受体表达,抑制PCSK9表达,并激活AMP激活蛋白激酶。
  • 一种以愈创木酚为原料制备小檗红碱的方法
    申请人:沈阳化工大学
    公开号:CN109705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一种以愈创木酚为原料制备小檗红碱的方法,涉及一种药物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愈创木酚为原料,经过选择性甲酰化反应得到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以邻苯二酚为原料,亚甲基化反应得到胡椒环,催化加成一步发的到胡椒乙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胡椒乙胺在镍基催化剂条件下“一锅法”缩合加氢反应,反应产物加盐酸,冷却结晶物,将盐酸盐缩合物晶体精制后,继续与乙二醛,在铜基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环合反应,反应产物经过精制过程后,加盐酸,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产物小檗红碱。本发明以邻苯二酚为原料,亚甲基化反应制备胡椒环后,一步法催化加成反应得到胡椒乙胺,缩短了工艺过程,克服了有毒氰化物的使用,工艺绿色化;工艺过程溶剂回收循环利用。
  • Synthesis of Mannich base derivatives of berberine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cancer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作者:Bhupendra Mistry、Rahul V. Patel、Young Soo Keum、Rafi Noorzai、Enkhtaivan Gansukh、Doo Hwan Kim
    DOI:10.3184/174751916x14525986827769
    日期:2016.2
    The 9-demethylated derivative of the isoquinoline alkaloid berberine was derivatised in its isoquinoline moiety using enamines derived from formaldehyde and morpholine, piperidine, carbazole and six variously substituted piperazines to form Mannich base products which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 vitro biological effects. Standard tests determined their radical scavenging potential and their ferric
    异喹啉生物碱小檗碱的 9-脱甲基衍生物在其异喹啉部分中使用衍生自甲醛和吗啉的烯胺、哌啶、咔唑和六种不同取代的哌嗪衍生化,形成曼尼希碱产物,评估其体外生物学效应。标准测试确定了它们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它们的铁还原抗氧化能力 (FRAP)。使用宫颈癌细胞系 HeLa 和 CaSki 评估癌生长抑制功效,并使用 Madin-Darby 犬肾 (MDCK) 细胞系评估它们对正常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带有杂环氮取代基如吡啶基或嘧啶环的哌嗪衍生物是最活跃的抗氧化剂和抗癌剂。
  • Chemical and microbial semi-synthesis of tetrahydroprotoberberines as inhibitors on tissue factor procoagulant activity
    作者:Hai-Xia Ge、Jian Zhang、Ling Chen、Jun-Ping Kou、Bo-Yang Yu
    DOI:10.1016/j.bmc.2012.11.002
    日期:2013.1
    13273, whereas compounds 4a, 4b, 5h, and 5i were microbial glycosylation products by Gliocladium deliquescens NRRL1086. The bio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s 3 (tetrahydroberberine), 10 (tetrahydroberberrubine), and 5f (cinnamyl ester of 5) and 5i (glycosidic product of 5), exhibited the most potential effects, with IC50 values of 8.35, 6.75, 3.75, and 8.79 nM, respectively. The preliminary structure
    为了发现对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新抑制剂,在脂多糖刺激的人THP-1细胞模型上筛选了21种四氢小ber碱。化合物:在这些四氢原小檗碱,几个独特的化合物是通过微生物转化合成6(升-corydalmine)通过区域选择性脱甲基化,得到灰色链霉菌ATCC 13273,而化合物4A,4B,5H和5I由分别微生物糖基化产物粘帚deliquescens NRRL1086。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四氢小ber碱),10(四氢小rub碱)和5f(5的肉桂酸酯)和5i(5的糖苷产物)表现出最大的潜在作用,IC 50值分别为8.35、6.75、3.75和8.79 nM。初步的结构和活性关系分析表明,A环的2,3-亚甲基二氧基是强抑制作用所必需的,手性中心C-14的R构型比S型产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化合物5的脂肪酸或芳香酸酯的形成,除了肉桂酸酯,将削弱其作用。还有趣的是注意到四氢小ber碱的糖基化将保持甚至增强抑
  • Synthesis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 series of novel 9-O-substituted berberine derivatives
    作者:Zhenbao Liu、Xiaohong Wang、Hang Zhang、Shanshan Zhang、Yiqian Li、Yanfei Liu、Dongming Peng
    DOI:10.1007/s00044-017-1787-z
    日期:2017.3
    Berberine owns multipl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especially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o enhance the anti-inflammatory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berberine, a series of novel 9-O-substituted berberine derivatives (5a–5d)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13C-NMR, 1H-NMR, IR and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um (HRM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derivatives were
    小ber碱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抗炎活性。为了提高小ber碱的抗炎治疗效果,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9- O-取代的小ber碱衍生物(5a - 5d),并评估了它们的抗炎活性。13 C-NMR,11 H-NMR,IR和高分辨率质谱(HRMS)结果表明这些衍生物已成功合成。二甲苯诱导的炎症小鼠模型表明,这些衍生物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耳炎性肿胀抑制作用。与小ber碱相比,布洛芬和萘普生修饰的小ber碱衍生物增强了抗炎活性,而阿司匹林和烟酸修饰的小ber碱衍生物在相同剂量下显示出较低的抗炎作用。这可能归因于布洛芬和萘普生小ber碱衍生物对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强,而阿司匹林和烟酸小ber碱衍生物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作用比小ber碱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