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苷是从金丝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贯叶金丝桃(属于藤黄科)中提取的一种中药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镇痛、保护心脑肝脏功能、抗心肌缺氧损伤和保护脑缺血损伤等作用。近年来,将金丝桃苷用于治疗抑郁、乙肝等疾病的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柯仲成等人通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回归拟合,采用效应面法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11.0倍量77.6%乙醇,提取2次,每次2.7小时。
李卓恒等则以乙醇浓度、乙醇加入倍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20倍量的60%乙醇,在90℃下提取4次,每次2小时。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且重复性好。
金丝桃苷是从锦葵科植物黄蜀葵干燥花中提取的一种重要天然产物,为淡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乙醇、甲醇、丙酮和吡啶,并在通常条件下稳定。与盐酸-镁粉反应生成樱红色。
金丝桃苷属于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解痉、利尿、止咳、降压、降低胆固醇、蛋白同化及局部和中枢镇痛等多种生理活性,并且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此外,它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眼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可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
合成方法金丝桃苷可以作为天然提取物,亦可通过合成获得。以芦丁为原料,经过苄基化、酸水解、相转移催化糖苷缩合、脱乙酰基和脱苄基五步反应即可得到金丝桃苷。
金丝桃苷具有保肝、心脑血管保护、神经系统保护、抗炎、解痉镇痛、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及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局部镇痛效果显著,镇痛强度低于吗啡但高于阿司匹林,并且没有依赖性;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和脑梗塞等方面显示良好的保护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有较强的止咳作用以及对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有利。
金丝桃苷易溶于乙醇、甲醇、丙酮及吡啶,来源于金丝桃科植物的果实与全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槲皮素 3-O-alpha-吡喃鼠李糖基-(1-2)-beta-吡喃半乳糖苷 | quercetin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 | 117611-67-3 | C27H30O16 | 610.526 |
—— | 3-O-(2'',3'',4'',6''-tetra-O-acetyl-β-D-galactopyranosyl)-3',4',5,7-tetrahydroxyflavonol | 161126-00-7 | C29H28O16 | 632.532 |
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 | quercetin-3-O-(6-O-galloyl)-β-gallcopyranoside | 56508-10-2 | C28H24O16 | 616.489 |
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 | quercetin 3-O-β-(2″-O-galloyl)-D-galactopyranoside | 53209-27-1 | C28H24O16 | 616.489 |
槲皮素 | quercetol | 117-39-5 | C15H10O7 | 302.24 |
—— | 2-(2,2-diphenylbenzo[1,3]dioxol-5-yl)-3,5,7-trihydroxychromen-4-one | 357194-03-7 | C28H18O7 | 466.447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hyperoside octaacetate | 73489-99-3 | C37H36O20 | 800.681 |
槲皮素 | quercetol | 117-39-5 | C15H10O7 | 3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