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氨基-2-甲基-4(3H)喹唑啉酮 | 1898-06-2

中文名称
3-氨基-2-甲基-4(3H)喹唑啉酮
中文别名
3-氨基-2-甲基-4(3H)-喹唑酮
英文名称
3-amino-2-methyl-4-oxoquinazoline
英文别名
3-amino-2-methylquinazolin-4(3H)-one;3-amino-2-methyl-3H-quinazolin-4-one;3-amino-2-methyl-4(3H)-quinazolinone;3-amino-2-methylquinazolin-4-one;3-amino-2-methylquinazoline-4(3H)-one
3-氨基-2-甲基-4(3H)喹唑啉酮化学式
CAS
1898-06-2
化学式
C9H9N3O
mdl
MFCD00114253
分子量
175.19
InChiKey
IQOUPYQSZBDNA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9-152 °C(lit.)
  • 沸点:
    348.1±25.0 °C(Predicted)
  • 密度:
    1.3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1
  • 拓扑面积:
    5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储存条件:
    常温下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SDS

SDS:52aea1fdb131e73fbb474bd69e7d385b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3-氨基-2-甲基-4(3H)-喹唑啉酮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9H9N3O
分子式
: 175.1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3-Amino-2-methyl-4(3H)quinazolinon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898-06-2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49 - 152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tassium Channel Modulators
    申请人:Perez-Medrano Arturo
    公开号:US20120122890A1
    公开(公告)日:2012-05-17
    Disclosed herein are KCNQ potassium channels modulators of formula (I) wherein G 1 , R 2 , R 1a , R 1b , X, X 1 , X 2 , X 3 , R x , J, k, n, q, and t are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uch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onditions and disorders using such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are also described.
    本文披露了式(I)的KCNQ钾通道调节剂,其中G 1 ,R 2 ,R 1a ,R 1b ,X,X 1 ,X 2 ,X 3 ,R x ,J,k,n,q和t如规范中所定义。还描述了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和组合物治疗疾病和疾病的方法。
  • A definitive synthesis of 2-[(5-methyl-<i>s</i>-triazolo[4,3-<i>c</i>]quinazolin-3-yl)thio]-<i>N</i>-benzylacetanilide and other reactions of its precursors
    作者:Elli Smakula Hand、David C. Baker
    DOI:10.1139/v84-439
    日期:1984.11.1

    Treatment of 2-methyl-4-chloroquinazoline 2 with hydrazine gave 2-methyl-4-hydrazinoquinazoline 3 which was converted to 5-methyl-3-mercapto-s-triazolo[4,3-c]quinazoline 4, followed by S-alkylation with chloro-N-benzylacetanilide to give 6. The hydrazine 3 was converted to the hydrazone 9 with acetone, to 3,5-dimethyltriazolo[4,3-c]-quinazoline 10 with acetic anhydride, and to 5-methyl-s-tetrazolo[1,5-c]-quinazoline 12 via a nitroso intermediate 11 with nitrous acid. Compound 3 and its derivatives 4, 6, 10, and 12 differed from those alleged to have these structures.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compounds cannot have these structures since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establish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mon precursor is 3. The mercaptotriazole 4 was air oxidized to the disulfide 20 and hydrolyzed to 2-methyl-3-hydrazinothiocarbony]-4(3H)-quinazolinone 19. The reaction of 4 with carbon disulfide gave a side-product for which the 5-methylquinazolino[3,4-c]-1,2,4-thiadiazol-2-thione 21 is suggested. The 1H nmr chemical shifts of the quinazoline methyl substituent are near δ 3 ppm in the fully aromatic compounds and at higher field when the heterocycle is non-aromatic.

    2-甲基-4-氯喹唑啉(2)与肼的反应生成了2-甲基-4-肼基喹唑啉(3),后者转化为5-甲基-3-巯基-s-三唑[4,3-c]喹唑啉(4),接着与氯代-N-苄基乙酰苯胺进行S-烷基化反应得到6。肼(3)与丙酮反应转化为腙(9),与乙酸酐反应转化为3,5-二甲基三唑[4,3-c]喹唑啉(10),并通过与亚硝酸的硝化中间体(11)反应转化为5-甲基-s-四唑[1,5-c]喹唑啉(12)。化合物3及其衍生物4、6、10和12与据称具有这些结构的化合物不同。由于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共同前驱体的结构是3,因此先前报道的化合物不可能是这些结构。巯基三唑(4)被空气氧化成二硫化合物20并水解为2-甲基-3-肼基硫酰基-4(3H)-喹唑啉酮19。4与二硫化碳的反应生成了一个副产品,建议为5-甲基喹唑啉[3,4-c]-1,2,4-硫二唑-2-硫酮21。在完全芳香化合物中,喹唑啉甲基取代基的1H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接近δ 3 ppm,当杂环非芳香性时,则出现在更高的场中。
  • Heterocyclic Compound
    申请人:Amasaki Ichiro
    公开号:US20100004439A1
    公开(公告)日:2010-01-07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wherein, Het 1 represents a bivalent five- or six-membered aromatic heterocyclic residue and may further be substituted; X a to X d each independently represent a heteroatom and may further be substituted; Y a to Y f each independently represent a heteroatom or a carbon atom and may further be substituted; the ring bound to Het 1 may have a double bond at any position
    以下是您提供的化学公式(1)的中文翻译: 其中,Het1代表一个二价的五元或六元芳香杂环基团,且可以进一步被取代;Xa至Xd每个独立地代表一个杂原子,且可以进一步被取代;Ya至Yf每个独立地代表一个杂原子或一个碳原子,且可以进一步被取代;与Het1相连的环可以在任何位置有一个双键。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nt Studies of Quinazolin Derivatives
    作者:Khalida Al-Azawi
    DOI:10.13005/ojc/320166
    日期:2016.3.25
    3-((4-(dimethylamino)benzylidene)amino)-2-methylquinazolin-4(3H)-one (3), 3-((4-hydroxybenzylidene)amino)-2-methylquinazolin-4(3H)-one (4), 2-methyl-3-(pyrrolidin-2-ylideneamino)quinazolin-4(3H)-one (5) and 3,3'-((1,4-phenylenebis(methanylylidene))bis(azanylylidene))bis(2-methylquinazolin-4(3H)-one) (6) derived from 3-amino-2-methylquinazolin-4(3H)-o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NMR techniques and screened to establish their potential as antioxidants against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and Nitric oxide (NO) radical scavenger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synthesized compounds (5 and 6) are much higher than common antioxidants ascorbic acid and they showed excellent scavenging capacity against DPPH and Nitric oxide (NO).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3 and 4) demonstrated encouraging results comparable with ascorbic acid.
    3-((4-(二甲氨基)苄叉氨基)-2-甲基喹唑啉-4(3H)-酮 (3)、3-((4-羟基苄叉氨基)-2-甲基喹唑啉-4(3H)-酮 (4)、2-甲基-3-(吡咯烷-2-叉氨基)喹唑啉-4(3H)-酮 (5) 和 3,3'-((1,4-苯ylene双(甲烷叉))双(氮烷叉))双(2-甲基喹唑啉-4(3H)-酮) (6) 来源于 3-氨基-2-甲基喹唑啉-4(3H)-酮,已被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NMR 技术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筛选以确定它们作为抗氧化剂对抗 1,1-二苯基-2-苦基肼 (DPPH) 和一氧化氮 (NO) 自由基清除剂的潜力。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 (5 和 6) 比常见抗氧化剂抗坏血酸高出许多,并且它们对 DPPH 和一氧化氮 (NO) 显示出出色的清除能力。合成的化合物 (3 和 4) 显示了与抗坏血酸相当令人鼓舞的结果。
  • Expeditious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2-Methyl-3-substituted-quinazolin-4(3H)-one Derivatives
    作者:OLAYINKA O. AJANI、OLUWATOSIN Y. AUDU、MARKUS W. GERMANN、BABATUNDE L. BELLO
    DOI:10.13005/ojc/330203
    日期:2017.4.28
    Quinazoline and quinazolinone derivatives are well-known bioactive heterocycles owing to their therapeutic diversity and extensive medicinal application in drug design and pharmaceutics. A series of 2-methyl-3-substituted quinazolin-4(3H)-one derivatives 8a-q was herein synthesized from synthetic conversion of anthranilic acid to 2-methyl-4H-3,1-benzoxazi-4-one, 7 which was subsequently transformed to the targeted 2,3-disubstituted quinazolin-4(3H)-one derivatives 8a-q by reacting with some notable amino-containing moieties via an ameliorable pathway. The catalyst-free synthesis was successful achieved by careful reaction optimization study using solvent choice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s key parameters.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IR, UV, 1H-NMR, 13C-NMR and DEPT-135 as well as analytical data.
    喹唉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因其治疗多样性和在药物设计和制药中的广泛应用而著名的生物活性杂环化合物。本研究通过将邻氨基苯甲酸转化为2-甲基-4H-3,1-苯并恶嗪-4-酮7,进而与一系列含有氨基的基团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甲基-3-取代喹唑啉-4(3H)-酮衍生物8a-q。通过选择溶剂和反应温度作为关键参数的精细反应优化研究,实现了无催化剂的合成路线。合成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IR、UV、1H-NMR、13C-NMR、DEPT-135以及分析数据进行了确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