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1,2-Di(pyridin-4-yl)diazene | 2632-9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1,2-Di(pyridin-4-yl)diazene
英文别名
dipyridin-4-yldiazene;trans-4,4'-azobis(pyridine);di-4-pyridyldiazene;4,4'-Azopyridin
(E)-1,2-Di(pyridin-4-yl)diazene化学式
CAS
2632-99-7;4253-82-1;54773-17-0;127062-85-5
化学式
C10H8N4
mdl
——
分子量
184.2
InChiKey
XUPMSLUFFIXCDA-BUHFOSP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6-101°C
  • 沸点:
    344.9±17.0 °C(Predicted)
  • 密度:
    1.1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9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0.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399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64,P270,P271,P280,P301+P310+P330,P302+P352,P304+P340+P312,P305+P351+P338,P332+P313,P337+P313,P403+P233,P405,P50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811
  • 危险性描述:
    H301,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环境中保存。

SDS

SDS:239d4aa235d74b5ef829246d1dea3852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4,4′-偶氮吡啶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2 + P352 如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0H8N4
分子式
: 184.20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Pyridine, 4,4'-azobis-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2632-99-7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操作和储存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99型(US)
或P2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96 - 101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954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1 国际海运危规: 2811 国际空运危规: 2811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Pyridine, 4,4'-azobis-)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Pyridine, 4,4'-azobis-)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solid, organic, n.o.s. (Pyridine, 4,4'-azobi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4,4'-偶氮吡啶可用于通过与Zn(NO₃)₂和1,4-苯二甲酸反应生产多孔配位聚合物(PCP);可作为在高温条件下将脂肪醇转化为二硫化物的试剂;还可用于制备4,4'-偶氮吡啶桥联双核锌(II)配合物。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1,2-Di(pyridin-4-yl)diazene双氧水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20.0h, 以64%的产率得到trans-4,4'-azopyridine di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Cyclic water pentamer in a tape-like structure
    摘要:
    在一种超分子化合物中观察到了由融合的环状水五聚体组成的新型水带。
    DOI:
    10.1039/b404364b
  • 作为产物:
    描述:
    4,4′-偶氮吡啶potassium tert-butylate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05h, 生成 (E)-1,2-Di(pyridin-4-yl)dia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液氨中叔丁醇钾触发的NH-NH键的脱氢
    摘要:
    在室温下在空气中使用叔丁醇钾(t BuOK)在液态氨(NH 3)中公开了NH-NH键脱氢的新策略。高效合成芳族偶氮化合物(最多100%,3分钟),杂环偶氮化合物和苯肼的脱酰作用已很好地证明了其合成价值。这种策略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化学生物学的益处已通过新颖,便捷,一锅合成的脂肪族二嗪胺得到了证明,后者是光亲和标记的重要光反应剂。
    DOI:
    10.1002/anie.201610371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少年激素类视黄醇类似物的合成
    摘要:
    作为旨在设计对蚊子幼虫具有活性的新化学物质的合作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寻求了可得的原材料以及用于制备大量活性物质的有效合成方法。为此,我们选择了视黄酸,它的功能与青少年激素相近。通过该分子,我们开发了酯和三氟甲基酮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合成快,收率高。
    DOI:
    10.1002/aoc.37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gineering of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trans-4,4′-azobis(pyridine) and trans-1,2-bis(pyridin-4-yl)ethene: a range of interpenetrated network motifs
    作者:Matthew A. Withersby、Alexander J. Blake、Neil R. Champness、Paul A. Cooke、Peter Hubberstey、Annabel L. Realf、Simon J. Teat、Martin Schröder
    DOI:10.1039/b006543i
    日期:——
    Crystallisation experiments involving cobalt(II), copper(I), copper(II) or cadmium(II) and trans-4,4′-azobis(pyridine) (4,4′-azpy) or trans-1,2-bis(pyridin-4-yl)ethene (bpe) yield M2(NO3)4(L)3(CH2Cl2)(H2O)x (M = Co, L = 4,4′-azpy, x = 0 1; M = Cd, L = 4,4′-azpy, x = 2 2; M = Co, L = bpe, x = 0 6), Cu(BF4)(L)2 (L = 4,4′-azpy 3; L = bpe 10), Cu(BF4)2(L)2(H2O)2 (L = 4,4′-azpy 4; L = bpe 9) and Cd(NO3)2(bpe) 8. Crystals suitable for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were obtained for the 4,4′-azpy complexes 1–3 and Cu(SiF6)(4,4′-azpy)2(H2O)35, prepared during recrystallisation of 4, but not for any of the complexes of bpe. The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of the 4,4′-azpy co-ordination polymer networks are metal centre dependent, the preferred co-ordination geometries of Co(NO3)2/Cd(NO3)2 (T-shaped connecting unit), Cu(I) (tetrahedral connecting unit) and Jahn–Teller distorted Cu(II) (square planar connecting unit) dictating the formation of herringbone, adamantoid and square grid constructions for [M2(NO3)4(μ-4,4′-azpy)3]·CH2Cl2·xH2O}∞ (M = Co, x = 0 1; M = Cd, x = 2 2), [Cu(μ-4,4′-azpy)2][BF4]}∞3 and [Cu(H2O)2}(μ-4,4′-azpy)2][SiF6]·H2O}∞5, respectively. All three networks display interpenetration; three-fold parallel interpenetration of novel herringbone sheets in 1 and 2, five-fold interpenetration of adamantoid networks in 3, and inclined perpendicular interpenetration of rhombically distorted sheets in 5. Despite the interpenetration, cavities are present in all three of the architectures and these are filled by anions and/or guest solvent molecules.
    含钴(II)、铜(I)、铜(II)或镉(II)和反式-4,4'-偶氮二(吡啶) (4,4'-偶氮吡啶)或反式-1,2-双(吡啶-4-基)乙烯 (bpe)的晶体化实验得到M2(NO3)4(L)3(CH2Cl2)(H2O)x (M = Co, L = 4,4'-偶氮吡啶, x = 0 1; M = Cd, L = 4,4'-偶氮吡啶, x = 2 2; M = Co, L = bpe, x = 0 6), Cu(BF4)(L)2 (L = 4,4'-偶氮吡啶 3; L = bpe 10), Cu(BF4)2(L)2(H2O)2 (L = 4,4'-偶氮吡啶 4; L = bpe 9)和Cd(NO3)2(bpe) 8。适合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的含4,4'-偶氮吡啶的晶体有1-3和Cu(SiF6)(4,4'-偶氮吡啶)2(H2O)3·5 (由4再结晶得到), 但没有发现含bpe的晶体。含4,4'-偶氮吡啶配位聚合物网络的分子结构依赖于金属中心, 钴(NO3)2/镉(NO3)2的T形连接单元、Cu(I)的四面体连接单元和Jahn-Teller变形Cu(II)的平面方形连接单元分别形成了人字形、金刚石和方形网格结构[M2(NO3)4(μ-4,4'-偶氮吡啶)3]·CH2Cl2·xH2O}˜ (M = Co, x = 0 1; M = Cd, x = 2 2), [Cu(μ-4,4'-偶氮吡啶)2][BF4]}˜3和[Cu(H2O)2}(μ-4,4'-偶氮吡啶)2][SiF6]·H2O}˜5。三种网络均发生互相穿插; 1和2为人字形片层的3重平行互相穿插, 3为金刚石网络的5重互相穿插, 5为菱形扭曲片层的倾斜正交互相穿插。尽管出现互相穿插, 但在三种结构中仍存在孔道并有阴离子或溶剂分子客体填充其中。
  • Cyclopentaneteracarboxy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un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Layers and Pore Structures with N-Ligands
    作者:Qingxiang Yang、ShuangShuang Ren、Ying Hao、Qianqian Zhao、Zhijun Chen、Hegen Zheng
    DOI:10.1021/acs.inorgchem.5b02340
    日期:2016.5.16
    show mirror coordination symmetry in 1, 2, and 4 while the clusters in 3 and 5 do not.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N-ligands can tune the distance between Co2L}n layers and change the pore structures of the framework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1–5 exhibit antiferromagnetic behavior.
    Co(II)离子的五个新的同构配位聚合物,即[Co 2 L(bpy)0.5(H 2 O)2 ]·2H 2 O} n(1),[Co 2 L(pbyb)0.5(H 2 O)2 ]·3H 2 O} n(2),[Co 2 L(dpe)0.5(H 2 O)2 ]·2H 2 O} n(3),[Co 2 L(dpa) )0.5(H 2 O)2]·2.5H 2 O} n(4)和[Co 2 L(dip)0.5(H 2 O)2 ]·3.5H 2 O} n(5)(H 4 L =顺式,顺式,顺式,顺式-1,2,3,4-环戊内酯羧酸,bpy = 4,4'-联吡啶,pbyb = 1,4-二(吡啶-4-基)苯,dpe = 1,2-二(吡啶-4-基)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dPA =(E)-1,2-二(吡啶-4-基)二氮杂,dip = 1,4-二(1 H-咪唑-1-基)苯)条件。L 4 –配体保留了其原有的构象SSRR在所有这些化合物中,但钴5
  • Reversing Chemoselectivity: Simultaneou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talysis by Chemically Equivalent Rims of a Cucurbit[7]uril Host
    作者:Nazar Rad、Oksana Danylyuk、Volodymyr Sashuk
    DOI:10.1002/anie.201905027
    日期:2019.8.12
    Enzyme catalysis has always been an inspiration and an unattainable goal for chemists due to features such as high specificity, selectivity, and efficiency. Here, we disclose a feature neither common in enzymes nor ever described for enzyme mimics, but one that could prove crucial for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latter, namely the ability to catalyze and inhibit two different reactions at the
    由于具有高特异性,选择性和高效率等特点,酶催化一直是化学家的灵感和无法实现的目标。在这里,我们公开了一种既不存在于酶中也未描述过的酶模拟物的特征,但是可以证明对后者的催化性能至关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同时催化和抑制两种不同反应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以通过两个相同的,空间分辨的催化位点来实现。将来,这种同步的催化剂作用不仅可以用于控制化学选择性,如目前的情况,还可以用于调节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性。
  • Bent tritopic carboxylates for coordination networks: clues to the origin of self-penetration
    作者:Jin-Xiang Chen、Hai-Qing Zhao、Huan-Huan Li、Sheng-Li Huang、Ni-Ni Ding、Wen-Hua Chen、David J. Young、Wen-Hua Zhang、T. S. Andy Hor
    DOI:10.1039/c4ce00830h
    日期:——

    We suggest in this paper that the combinative use of bent tritopic carboxylate, linear dipyridyl and adaptable Cu2+ ion leads to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self-penetrated polymeric networks.

    本文建议,弯折三齿状羧酸酯、线性二联吡啶和适应性的Cu2+离子的组合使用,会导致自穿透聚合物网络的高概率出现。
  • Assembly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of SiF<sub>6</sub><sup>2–</sup> in Situ Formed from Borosilicate Glass
    作者:Meng-Ying Sun、Xue-Zhi Wang、Zi-Ye Chen、Xiao-Ping Zhou、Dan Li
    DOI:10.1021/acs.inorgchem.9b01732
    日期:2019.10.7
    The SiF62– anions are in situ formed in the reactions of MF2 (M = Cu2+, Zn2+, Ni2+, and Co2+) salts and nitrogen-containing ligands in borosilicate glass tubes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and then used to further construct a family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This in situ reaction demonstrates a new and facile strategy for the fabrication of MOFs based on SiF62–.
    在溶剂热条件下,硼硅酸盐玻璃管中的MF 2(M = Cu 2 +,Zn 2 +,Ni 2+和Co 2+)盐和含氮配体的反应原位形成SiF 6 2-阴离子。然后用于进一步构建金属有机框架(MOF)系列。这种原位反应证明了一种基于SiF 6 2–的新型且简便的制备MOF的策略。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