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己烯酸 | 1577-22-6

中文名称
5-己烯酸
中文别名
5-己酸;5-己酸,99%
英文名称
5-hexenoic acid
英文别名
hex-5-enoic acid;5-hexen-1-oic acid;hexenoic acid;hex‐5‐enoic acid
5-己烯酸化学式
CAS
1577-22-6
化学式
C6H10O2
mdl
MFCD00046558
分子量
114.144
InChiKey
XUDOZULIAWNMI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7°C
  • 沸点:
    105 °C/15 mmHg (lit.)
  • 密度:
    0.961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07°C/17mm
  • LogP:
    1.256 (est)
  • 保留指数:
    1885;1900.2
  • 稳定性/保质期:
    1.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应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2. 它存在于烤烟和香料烟的烟叶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27,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619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65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34,P260,P264,P280,P301+P330+P331,P303+P361+P353,P304+P340,P305+P351+P338,P310,P321,P363,P390,P405,P406,P501
  • 危险性描述:
    H290,H314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SDS

SDS:1345f45822c963dcd51303c5669c096c
查看
5-己烯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5-Hexenoic Acid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金属腐蚀性 第1级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1C类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第1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可能腐蚀金属
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 只可存放于原用的容器内。
切勿吸入。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被损坏。
[储存]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5-己烯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5-己烯酸
百分比: >98.0%(GC)(T)
CAS编码: 1577-22-6
分子式: C6H10O2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切勿引吐。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有可能扩大灾情。)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
紧急措施: 足够通风。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使用耐腐蚀设备。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只可存放在原用的容器內。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半面罩或全面罩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依据当地和政府法
规,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
5-己烯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几乎无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203 °C
闪点: 104°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0.96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5-己烯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8类 腐蚀品
UN编号: 3265
正式运输名称: 腐蚀性液体, 酸性的, 有机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5-己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偶联反应高选择性地制备δ-己内酯(相关文献包括Tetrahedron, 2009, 65(10), 3410334-341038;WO2007/007084A2)。

5-己烯酸是一种羧酸类衍生物,可以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制备癸二酸。癸二酸广泛应用于制造耐寒增塑剂、合成尼龙610和1010,以及合成高级润滑剂如癸二酸二辛酯和二丁酯。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己烯酸 在 PPA 作用下, 生成 甲基环戊烯醇酮
    参考文献:
    名称:
    某些六元,七元和八元酸的分子内酰化作用
    摘要:
    在100°下用多磷酸处理七种异构体己烯酸中的任何一种,得到的环己-2-烯酮,2-甲基环戊-2-烯酮和己烯-4-和5-烯化物基本上相同。用庚烯酸和辛烯酸可获得可比的结果。这些酸在三氟乙酸酐存在下的分子内酰化作用取决于酸的结构和立体化学。据报道,由庚6-烯酸形成环庚-2-烯酮。显示出乙酸酐中的浓硫酸分别将六烯酸和庚烯五烯酸转化为苯基乙酸酯和邻甲苯基乙酸酯。据报道,链烯酸的一些改进的合成。
    DOI:
    10.1039/j39680000217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氢吡喃-2-甲醇吡啶氯化亚砜sodium铬酸 作用下, 以 乙醚丙酮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5-己烯酸
    参考文献:
    名称:
    Single 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 in the reaction of 1,3-dithianyllithium and alkyl iodides
    摘要:
    The reaction between 2-lithio-1,3-dithiane and optically active (R)-2-iodooctane was found to proceed with complete inversion of configuration.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S(N)2 (rather than single electron transfer (SET) mechanism is the preferred pathway for reaction between dithianyllithium and unhindered alkyl halides. When the neopentyl-type radical probe 5,5-dimethyl-6-iodo-1-hexene was used as the substrate halide, 6-11% cyclized alkylated product was obtained.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when the S(N)2 pathway is blocked, SET mechanisms become operative to some extent, at least with iodide as the halogen. The reaction of dithianyllithium and (R)-2-iodooctane and 5,5-dimethyl-6-iodo-1-hexene, with hexane as the solvent, proceeds under heterogeneous conditions to bring about complete racemization or cyclization of the respective iodid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2-lithio-1,3-dithiane can act as electron donor in reactions initiated by electron transfer to alkyl iodides.
    DOI:
    10.1021/jo00004a051
  • 作为试剂:
    描述:
    5-己烯酸顺式-1,2-二羟甲基乙烯 、 在 5-己烯酸 、 silica gel 、 二氯甲烷甲醇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to afford A7h (12.8 mg, 0.0890 mmol, 70% yield) as pale yellow oil in 96:04 Z/E ratio的产率得到7-hydroxy-5-hept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CATALYSTS FOR EFFICIENT Z-SELECTIVE METATHESIS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化合物和用于交换反应的方法,其中提供的化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促进高效且高选择性的Z-选择性交换反应。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化合物和方法特别适用于生产烯丙醇。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化合物具有公式I的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化合物包括钌,并通过硫原子与钌键合的配体。
    公开号:
    US20140371454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QUINONE BASED NITRIC OXIDE DONATING COMPOUNDS<br/>[FR] COMPOSÉS DONNEURS D'OXYDE NITRIQUE À BASE DE QUINONE
    申请人:NICOX SA
    公开号:WO2013060673A1
    公开(公告)日:2013-05-0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nitric oxide donor compounds having a quinone based structure, to process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o thei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where a deficit of N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pathogenesis.
    本发明涉及具有喹诚基结构的一氧化氮供体化合物,涉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治疗病理状况中的应用,其中一氧化氮缺乏在它们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A Bioorthogonal Click Chemistry Toolbox for Targeted Synthesis of Branched and Well‐Defined Protein–Protein Conjugates
    作者:Mathis Baalmann、Laura Neises、Sebastian Bitsch、Hendrik Schneider、Lukas Deweid、Philipp Werther、Nadja Ilkenhans、Martin Wolfring、Michael J. Ziegler、Jonas Wilhelm、Harald Kolmar、Richard Wombacher
    DOI:10.1002/anie.201915079
    日期:2020.7.27
    Bioorthogonal chemistry holds great potential to generate difficult‐to‐access protein–protein conjugate architectures. Current applications are hampered by challenging protein expression systems, slow conjugation chemistry, use of undesirable catalysts, or often do not result in quantitative product formation. Here we present a highly efficient technology for protein functionalization with commonly
    生物正交化学具有产生难以获得的蛋白质-蛋白质缀合物结构的巨大潜力。挑战性的蛋白质表达系统,缓慢的缀合化学,使用不良的催化剂或通常不会导致定量的产物形成,从而阻碍了当前的应用。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蛋白质功能化技术,该技术具有常用的正交正交的Diels-Alder环加成和逆电子需求(DA inv)。为了精确生成支链蛋白质嵌合体,我们直接在蛋白质水平上系统地评估了各种生物正交化学的反应性,稳定性和副产物形成。我们展示了我们使用不同功能蛋白和治疗性抗体曲妥珠单抗的偶联平台的效率和多功能性。这项技术可以快速,常规地访问针对各种科学领域有用的定制和迄今无法获得的蛋白质嵌合体。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大大增强抗体的应用,例如免疫检测和基于蛋白质毒素的靶向癌症治疗。
  • Synthetic Application of PVP-stabilized Au Nanocluster Catalyst to Aerobic Oxidation of Alcohols in Aqueous Solution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作者:Hironori Tsunoyama、Tatsuya Tsukuda、Hidehiro Sakurai
    DOI:10.1246/cl.2007.212
    日期:2007.2
    Gold nanoclusters (φ = 1.3 nm) stabilized by poly(N-vinyl-2-pyrrolidone) (Au:PVP) were found to show a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the aerobic oxidation of alcohols. Various kind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alcohols were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arboxylic acids and ketones, respectively, in basic aqueous media at 300–360 K under air.
    研究发现,由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稳定的金纳米团簇(直径φ = 1.3 nm,即Au:PVP)显示出对于醇的空气氧化反应具有高催化活性。在空气存在下,温度为300至360 K的基本水介质中,各种一元和二元醇分别被转化为相应的羧酸和酮。
  • Palladium-Catalyzed Aerobic Anti-Markovnikov Oxidation of Aliphatic Alkenes to Terminal Acetals
    作者:Saki Komori、Yoshiko Yamaguchi、Yasutaka Kataoka、Yasuyuki Ura
    DOI:10.1021/acs.joc.8b02919
    日期:2019.3.15
    Terminal acetals were selectively synthesized from various unbiased aliphatic terminal alkenes and 1,2-, 1,3-, or 1,4-diols using a PdCl2(MeCN)2/CuCl catalyst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p-toluquinone under 1 atm of O2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slow addition of terminal alkenes suppressed the isomerization to internal alkenes successfully. Electron-deficient cyclic alkenes, such as p-toluquinone
    在1 atm下在对甲苯醌存在下,使用PdCl 2(MeCN)2 / CuCl催化剂体系,由各种无偏的脂族末端烯烃和1,2-,1,3-或1,4-二醇选择性合成末端缩醛。O 2和温和的反应条件。末端烯烃的缓慢添加成功地抑制了异构化为内部烯烃。缺电子的环状烯烃,例如对甲苯醌,是增强催化活性和抗马尔科夫尼科夫选择性的关键添加剂。发现烯烃中的卤素基团起导向基团的作用,抑制了异构化并有效地提高了选择性。
  • Aldehyde-Selective Wacker-Type Oxidation of Unbiased Alkenes Enabled by a Nitrite Co-Catalyst
    作者:Zachary K. Wickens、Bill Morandi、Robert H. Grubbs
    DOI:10.1002/anie.201306756
    日期:2013.10.18
    rules: Reversal of the high Markovnikov selectivity of Wacker‐type oxidations was accomplished using a nitrite co‐catalyst. Unbiased aliphatic alkenes can be oxidized with high yield and aldehyde selectivity, and several functional groups are tolerated. 18O‐label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aldehydic O atom is derived from the nitrite salt.
    违反规则:使用亚硝酸盐助催化剂逆转了Wacker型氧化的高Markovnikov选择性。可以高收率和醛选择性地氧化无偏的脂肪族烯烃,并且可以容忍多个官能团。18 O标记实验表明,醛O原子源自亚硝酸盐。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