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waihoensene | 193603-3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waihoensene
英文别名
(1S,4S,8R,9S,12R,15R)-4,8,12,15-tetramethyl-14-methylidenetetracyclo[7.6.0.01,12.04,9]pentadecane
(+)-waihoensene化学式
CAS
193603-32-6
化学式
C20H32
mdl
——
分子量
272.474
InChiKey
FCMUPMSHXJZJBX-NADOGSG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waihoensene 生成 (3aR,5aS,9R,9aS,11aR)-2-hydroxymethyl-3,5a,9,11a-tetramethyl-1,5,5a,6,7,8,9,10,11,11a-decahydro-4H-pentaleno[6a,1-c]indene
    参考文献:
    名称:
    Waihoensene。罗汉松罗汉松中与月桂烯有关的新二萜
    摘要:
    据报道,独特的玫瑰烯二萜(-)-月桂烯-1-烯(1)的新自然来源以及首个与月桂烯有关的植物代谢物的结构。该新化合物(4)分离自新西兰罗汉松罗汉松(Podocarpus totara var waihoensis),命名为waihoensene,具有全氢4H-戊烯[6a,1- c ]茚环体系。Waihoensene是化合物的双键位置异构体,该化合物先前已通过对月桂烯进行酸处理而形成。
    DOI:
    10.1016/s0040-4039(97)00884-8
  • 作为产物:
    描述:
    3-(4-trimethylsilyl-3-butynyl)-cyclohex-2-en-1-one甲醇platinum(IV) oxidebis(acetylacetonate)nickel(II)噻吩-2-甲酸亚铜(I) 、 (R,R)-(PhMeCH)2N-P(-2-O-3,5-diMe-C6H2-C6H2-3',5'-diMe-2'-O-) 、 三氟化硼乙醚potassium tert-butylate氢气potassium carbonate对甲苯磺酸臭氧溶剂黄146N-甲基吗啉氧化物间氯过氧苯甲酸 、 lithium bromide 、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甲苯 为溶剂, -78.0~76.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119.25h, 生成 (+)-waihoensene
    参考文献:
    名称:
    (+)-Waihoensene的不对称全合成
    摘要:
    (+)-waihoensene 的不对称全合成,其具有顺式稠合 [6,5,5,5] 四环核心,带有角三喹烷、顺式稠合六元环和四个连续的季碳原子, 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以立体化学上明确定义的方式实现的。总合成特点: 1)Cu催化不对称共轭1,4-加成;2) 非对映选择性的 Conia-ene 反应;3)非对映选择性分子内Pauson-Khand反应;4) Ni催化的非对映选择性共轭1,4-加成;5)自由基引发的分子内氢原子转移(HAT)。控制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支持提议的 HAT 过程。
    DOI:
    10.1021/jacs.0c021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cise Total Synthesis of (+)‐Waihoensene Guided by Quaternary Center Analysis
    作者:Cheng Peng、Piyush Arya、Zhiyao Zhou、Scott A. Snyder
    DOI:10.1002/anie.202004177
    日期:2020.8.3
    target among angular triquinane natural products. Here, we show that its polycyclic frame can be assembled concisely by using a strategically chosen quaternary center to guide the formation of the other three through judiciously selected C−C bond formation reactions. Those events, which included a unique Conia‐ene cyclization and a challenging Pauson–Khand reaction, afforded a 17‐step synthesis of the molecule
    外霍烯的四个连续的全碳四元中心,再加上除了单个烯烃之外不存在任何传统的反应性官能团,使其成为角三奎烷天然产物中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合成目标。在这里,我们表明,通过使用战略选择的四级中心,通过明智选择的 C−C 键形成反应引导其他三个中心的形成,可以简洁地组装其多环框架。这些事件包括独特的 Conia-ene 环化和具有挑战性的 Pauson-Khand 反应,提供了对映体富集形式的分子的 17 步合成。
  • Total Synthesis of the Diterpene Waihoensene
    作者:Lisa‐Catherine Rosenbaum、Maximilian Häfner、Tanja Gaich
    DOI:10.1002/anie.202011298
    日期:2021.2.8
    A racemic and scalable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waihoensene was accomplished. (+)‐Waihoensene belongs to the diterpene natural product family, and it features an angular triquinane substructure motif. Its tetracyclic [6.5.5.5]backbone is all‐cis‐fused, containing six contiguous stereocenters, four of which are quaternary. These structural features were efficiently installed by means
    完成了 (+)-waihoensene 的外消旋且可扩展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Waihoensene 属于二萜天然产物家族,其特征是有角的三奎烷亚结构图案。其四环[6.5.5.5]主链是全顺式稠合的,包含六个连续的立体中心,其中四个是四元的。这些结构特征是通过非对映选择性自由基环化、随后的分子内 Pauson-Khand 反应、非对映选择性 α-烷基化和非对映选择性 1,4-加成反应有效安装的。对映选择性是在早期通过不对称催化的克级脱羧烯丙基化反应引入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