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双-(4-异丙基-苯基)-胺 | 63451-41-2

中文名称
双-(4-异丙基-苯基)-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4-isopropylphenyl)amine
英文别名
4-propan-2-yl-N-(4-propan-2-ylphenyl)aniline
双-(4-异丙基-苯基)-胺化学式
CAS
63451-41-2
化学式
C18H23N
mdl
——
分子量
253.387
InChiKey
HFPMNRKCIPGSN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P312,P302+P352,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SDS

SDS:cf39fe1fab0dc79f3547298fd3d0e7e6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双-(4-异丙基-苯基)-胺 在 sodium azide 、 三乙胺 、 iron(II) chloride 、 1,3-双-(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鎓氯化物 作用下, 以 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8h, 生成 2-(5-isopropyl-2-oxo-2,3-dihydro-1H-azepin-1-yl)-N-(4-isopropylphenyl)-2-methylprop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α-叠氮基-N-苯基酰胺的铁催化苯扩环
    摘要:
    Nitrenoid 介导的 C-H 插入和环加成反应在现代有机合成中越来越重要。然而,氮烯介导的苯环扩张是破坏苯环的有效工具,但很少有人探索合成目的。在这里,我们报告了通过铁催化可以在分子内实现与苯环的氮烯环加成。以FeCl 2和N-杂环卡宾SIPr·HCl为催化剂,α-叠氮基-N-苯基酰胺可以转化为1,3-二氢-2 H-azepin-2-ones 通过新的骨架重排获得良好的产量。重排具有级联的氮烯环加成、C-N 裂解、水加成和电环开环。在N-苯环的间位或对位被甲氧基取代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azepin-2-one-稠合咪唑啉酮类。本反应为苯环扩展以及azepin-2-one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DOI:
    10.1055/a-1915-7916
  • 作为产物:
    描述:
    N-Acetyl-N,N-di(4-isopropylphenyl)amine二氯甲烷Sodium sulfate-III 、 silica gel 、 正己烷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双-(4-异丙基-苯基)-胺
    参考文献:
    名称:
    Use of an organic matrix material for producing an orga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 orga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用有机基质材料制备有机半导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基质材料至少部分由螺二芴化合物组成,且有机基质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至少为120℃,基质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为5.4电子伏特;以及有机半导体材料和电子元件。
    公开号:
    US07540978B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ersatile routes for synthesis of diarylamines through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ve aromatization catalysis over supported gold–palladium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作者:Kento Taniguchi、Xiongjie Jin、Kazuya Yamaguchi、Kyoko Nozaki、Noritaka Mizuno
    DOI:10.1039/c6sc04455g
    日期:——
    palladium nanoparticle catalyst (Pd/TiO2) gave the desired diarylamin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inferior to that of Au–Pd/TiO2. Moreover, the activity of Au–Pd/TiO2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a physical mixture of Au/TiO2 and Pd/TiO2. The present Au–Pd/TiO2-catalyzed transformation of cyclohexylamines proceeds through complex pathways comprising amine dehydrogenation, imine disproportionation, and condensation
    二芳胺是一类重要的广泛使用的化学品,开发其合成的多种方法非常重要。在此,我们成功开发了通过无受体脱氢芳构化合成二芳基胺的新型多功能催化程序。在金-钯合金纳米粒子催化剂(Au-Pd/TiO 2 )存在下,可以从环己胺开始合成各种对称取代的二芳基胺。观察到的Au-Pd/TiO 2催化本质上是非均相的,并且Au-Pd/TiO 2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而不会严重损失催化性能。这种转化不需要氧化剂,并产生分子氢(相对于环己胺而言是三当量)和氨作为副产物。这些特征凸显了当前转型的环境友好性。此外,在Au-Pd/TiO 2存在下,可以从各种底物组合开始成功地合成各种结构多样的不对称取代的二芳基胺,例如(i)苯胺和环己酮,(ii)环己胺和环己酮,以及(iii) )硝基苯和环己醇。详细研究了催化剂的作用和环己胺转化的反应途径。催化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在负载型金纳米粒子催化剂(Au/TiO 2 )的存在下,几乎不能产生所需的二芳基胺。
  •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용 발광 재료,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 및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용 재료
    申请人:CHOI,DON-SOO 최돈수(419990450773)
    公开号:KR102175379B1
    公开(公告)日:2020-11-09
    발광 파장 조절 및 발광 효율이 우수한 퓨즈드 화합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퓨즈드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자소자를 제시한다.
    发光波长调节和发光效率优异的融合化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所述融合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器件。
  • NOVEL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申请人:IDEMITSU KOSAN CO.,LTD.
    公开号:US20200377513A1
    公开(公告)日:2020-12-03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以下公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
  • 一种含杂蒽芘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申请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33764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杂蒽芘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光电材料发光效率低、驱动电压较高、使用寿命短等发光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含杂蒽芘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性能明显改善,是一种优异的OLED材料。
  • 一种多杂环化合物及应用
    申请人:北京燕化集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68997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杂环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同时还公开了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杂环化合物如通式(Ⅰ)所示,可以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作为发光层主体材料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该结构化合物应用于OLED器件中,能够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器件发光效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