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间硝基肉桂酸 | 555-68-0

中文名称
间硝基肉桂酸
中文别名
间-硝基肉桂酸;3-(3-硝基苯)丙烯酸;3-硝基肉桂酸;3-硝基桂皮酸;3-硝基苯乙烯酸
英文名称
m-Nitrocinnamic Acid
英文别名
2-Propenoic acid, 3-(3-nitrophenyl)-;3-(3-nitrophenyl)prop-2-enoic acid
间硝基肉桂酸化学式
CAS
555-68-0
化学式
C9H7NO4
mdl
MFCD00007277
分子量
193.159
InChiKey
WWXMVRYHLZMQI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0-202 °C(lit.)
  • 沸点:
    329.36°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4058 (rough estimate)
  • 稳定性/保质期:
    要避免的物料是氧化物。 需要分解的产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氧化氮。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63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GE0352000
  • 储存条件:
    密封包装,应避光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b1e27445fe96ed3428bde444d9a0652b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trans-3-Nitrocinnamic acid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trans-3-(3-Nitrophenyl)acrylic acid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trans-3-(3-Nitrophenyl)acrylic acid
别名
: C9H7NO4
分子式
: 193.16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m-Nitrocinnamic acid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555-68-0
EC-编号 209-104-2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200 - 202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GE0352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中,反式占多数。反式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在200-202℃之间。它溶于乙醇和热苯,微溶于水,并且能够升华,在蒸馏时会有轻微分解。

用途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并作为诊断药物碘普酸钙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
通过间硝基苯甲醛与乙酐缩合而制得。具体步骤为:将间硝基苯甲醛、乙酐及乙酸钠加入干燥反应锅内,搅拌并加热至170℃,回流6小时后冷却,析出结晶,过滤,并用清水洗涤结晶。随后在95%乙醇中进行重结晶,最终得到间硝基肉桂酸,收率为7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间硝基肉桂酸 在 ferulic acid decarboxylas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生成 3-硝基苯乙烯
    参考文献:
    名称:
    同位素效应和线性自由能关系探测新型含异戊酸基黄素的酶阿魏酸脱羧酶的机理
    摘要:
    来自酿酒酵母的阿魏酸脱羧酶使用新描述的异戊烯基黄素单核苷酸辅因子催化苯基丙烯酸的脱羧形成苯乙烯。已经提出了一种机制,涉及前所未有的将烯丙基黄素与底物的α═β键的1,3-偶极环加成,该底物的α3β键用于激活底物进行脱羧作用。我们测量了在苯基丙烯酸的α和β位置上的次级氘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与溶剂氘KIE的组合。溶剂KIE在V max / K M上为3.3,但在V max上接近于1,表明质子转移到产物发生在速率确定步骤之前。二次KIES是在α-和β-位置正常但在大小取决于反应是否H中进行变化2 O或d 2 O.在d 2 O,酶催化氘成苯乙烯的交换; 该反应取决于碳酸氢盐的存在。该观察结果暗示在产物质子化之后必须发生CO 2释放。通过使用一系列对位和间位取代的苯基丙烯酸,从反应的线性自由能分析中获得了更多信息。对数(k cat / K M)对于该反应与哈米特σ很好的相关性-参数用ρ= -0.39±0
    DOI:
    10.1021/acs.biochem.6b0017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Wollring, Chemische Berichte, 1914, vol. 47, p. 114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erminal Alkenes from Acrylic Acid Derivatives via Non-Oxidative Enzymatic Decarboxylation by Ferulic Acid Decarboxylases
    作者:Godwin A. Aleku、Christoph Prause、Ruth T. Bradshaw-Allen、Katharina Plasch、Silvia M. Glueck、Samuel S. Bailey、Karl A. P. Payne、David A. Parker、Kurt Faber、David Leys
    DOI:10.1002/cctc.201800643
    日期:2018.9.7
    Fungal ferulic acid decarboxylases (FDCs) belong to the UbiD‐family of enzymes and catalyse the reversible (de)carboxylation of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s through the use of a prenylated flavin cofactor. The latter is synthesised by the flavin prenyltransferase UbiX. Herein, we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FDC/UbiX expressing cells for both isolated enzyme and whole‐cell biocatalysis. FDCs exhibit
    真菌阿魏酸脱羧酶 (FDC) 属于 UbiD 酶家族,通过使用异戊二烯化黄素辅因子催化肉桂酸衍生物的可逆(脱)羧化。后者由黄素异戊烯基转移酶 UbiX 合成。在此,我们证明了 FDC/UbiX 表达细胞对于分离酶和全细胞生物催化的适用性。 FDC表现出高活性,总周转数(TTN)高达55000,周转频率(TOF)高达370 min -1 。共溶剂相容性研究表明,FDC 对某些有机溶剂的耐受性高达 20% v/v。利用 Holo-FDC 的体外(脱)羧酶活性以及全细胞生物催化剂,我们对三种 FDC 进行了底物分析研究,为活性的结构决定因素提供了见解。 FDC 对多种 C3 处带有(杂)环或烯属取代基的丙烯酸衍生物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耐受性,转化率高达 >99%。 FDC 的合成效用通过制备规模的脱羧得到了证明。
  • A novel method for bromodecarboxylation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using catalytic sodium nitrite
    作者:Vikas N. Telvekar、Balaram S. Takale
    DOI:10.1016/j.tetlet.2011.02.101
    日期:2011.5
    A first novel synthetic utility of catalytic sodium nitrite in combination with aqueous HBr, for bromo decarboxylation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is described.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compounds successfully converted into corresponding bromo com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protocol are shorter reaction time and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描述了催化亚硝酸钠与HBr水溶液结合用于α,β-不饱和羧酸的溴脱羧的第一个新颖的合成用途。α,β-不饱和羧酸化合物成功转化为相应的溴化合物。该方案的优点是反应时间更短,产率中等至良好。
  • Decarboxylative Bromination of Cinnamic Acids by 2-Iodoxybenzoic Acid with Tetrabutylammonium Bromide
    作者:Jianlei Han、Yuping Wei
    DOI:10.3184/174751912x13324352705972
    日期:2012.5
    The decarboxylative bromination of cinnamic acids using the hypervalent iodine reagent 2-iodoxybenzoic acid with tetrabutylammonium bromide is described, providing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of bromostyrenes. Bromostyrenes are useful coupling components in a wide range of transition metal-catalysed coupling reactions.
    描述了使用高价碘试剂 2-碘氧基苯甲酸与四丁基溴化铵对肉桂酸进行脱羧溴化,提供了良好到极好的溴苯乙烯收率。溴苯乙烯是各种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中有用的偶联组分。
  • A PdCl2-ionic liquid brush assembly: an efficient and reusable catalyst for Mizoroki-Heck reaction in neat water
    作者:Xianying Shi、Xiaoyan Han、Wenjuan Ma、Juan Fan、Junfa Wei
    DOI:10.1002/aoc.1857
    日期:2012.1
    An efficient and reus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assembly of PdCl2 held in ionic liquid brushes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a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for coupling aryl iodides with acrylic acid. These reactions were conducted in water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with water‐insoluble or even solid aryl iodides and they proceeded smoothly and cleanly without any organic co‐solvent
    合成了一种高效且可重复使用的离子液体刷中容纳的PdCl 2异质催化组件,并开发了一种环境友好的程序,用于将芳基碘化物与丙烯酸偶联。这些反应是在有氧条件下与水不溶性或什至固体芳基碘化物在水中进行的,反应平稳,清洁,无需任何有机助溶剂或其他添加剂。发现0.5摩尔%(基于Pd原子)剂量的催化剂足以进行Mizoroki-Heck反应。反应后,可通过简单过滤将催化剂轻松回收,并重复使用至少八次,而活性不会明显下降。该方案的优点是具有优异的产率,环境友好性和催化剂可回收性。版权所有©2011 John Wiley&Sons,Ltd.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ovel biological-based nano organo solid acids with urea moiety and thei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in the synthesis of 4,4′-(arylmethylene)bis(1H-pyrazol-5-ol), coumarin-3-carboxylic acid and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s under mild and green conditions
    作者:Mohammad Ali Zolfigol、Roya Ayazi-Nasrabadi、Saeed Baghery
    DOI:10.1039/c5ra14001c
    日期:——

    Green and straight-forward syntheses of 4,4′-(arylmethylene)bis(1H-pyrazol-5-ol) derivatives using nano structure organocatalysts, namely 2-carbamoylhydrazine-1-sulfonic acid and carbamoylsulfamic acid, have been developed.

    利用纳米结构有机催化剂,即2-氨基甲酰肼-1-磺酸和氨基甲酰磺酸,直接绿色合成4,4′-(芳基亚甲基)双(1H-吡唑-5-醇)衍生物的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

查看更多

相关功能分类